一种房车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38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车空调,包括有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所述的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之间连接有软管连接束,所述的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与窗沿相适配的挂装部,所述的挂装部上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的安装支架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的空调内机固定于所述延伸部上。其优点在于:结构合理,其通过在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之间设置安装支架,并在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与窗沿相适配的挂装部,利用该挂装部能够将安装支架挂于窗沿上,从而将空调外机安装于房车外,而将空调内机安装于房车内,挂装部上设置有紧固件,在安装支架初步安装到位后,利用紧固件锁紧固定,能够保证安装的可靠性,且拆装十分方便。十分方便。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车空调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制造
,具体地说是一种房车空调。

技术介绍

[0002]空调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者生产环境的要求。而房车空调是指专用于房车的空调。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餐、露营等户外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房车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我们的家庭,现有的房车空调多安装于车辆的顶部,如ZL201820584838.3、ZL202120377827.X等公开的房车空调结构,它们都是固定于车辆的顶部。
[0004]另外,还有一类房车空调与常用的家用空调结构相似,包括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如ZL201921802159.X中所公开的壁挂式房车空调内机和房车空调器便采用了这种结构,但是这类房车空调的安装麻烦,一直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之目的是弥补上述之不足,向社会公开结构合理,拆装方便的一种房车空调。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房车空调,包括有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所述的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之间连接有软管连接束,所述的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与窗沿相适配的挂装部,所述的挂装部上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的安装支架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的空调内机固定于所述延伸部上。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措施是:
[0009]作为改进,所述的安装支架包括有相固定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的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的第二支架的上端内侧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使第二支架的上部形成挂装部。安装支架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而成,制作方便。
[0010]作为改进,所述的弯折部竖向设置有调节槽,所述的紧固件设置所述调节槽内。调节槽的设置,使紧固件在调节槽内做上下位置的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固定的需求。
[0011]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二支架的底部向空调外机方向延伸形成外延部。外延部的设置,避免空调外机直接接触房车,能够减少空调外机运行时的震动向房车的传递。
[0012]作为改进,所述的空调外机的下部设置有抵靠柱。抵靠柱的设置,从下部给予空调外机以支撑,能够使空调外机的挂装更为稳定。
[0013]作为改进,所述的软管连接束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头,所述的卡接头上设置有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所述的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之间形成有卡接槽。各个连接管集成于软管连接束上,并在软管连接束的两端分别设置卡接头,使软管连接束的连接变
得方便。
[0014]作为改进,所述的软管连接束包括五根连接软管,其中一根为电源连接线管,一根为冷凝水连接管,其余三根为冷媒连接管。
[0015]作为改进,所述的空调外机上铰接有提手。提手的设置,方便了空调外机的提拎,方便空调外机的移动和安装。
[0016]作为改进,所述的空调外机上设置有与所述提手相适配的容纳槽,所述的提手放倒置于该容纳槽内时,所述的提手的表面与所述空调外机的表面相平齐。
[0017]作为改进,所述的空调内机上设置有提手槽。提手槽的设置方便了空调内机的移动和安装。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0019]本技术的一种房车空调,结构合理,其通过在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之间设置安装支架,并在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与窗沿相适配的挂装部,利用该挂装部能够将安装支架挂于窗沿上,从而将空调外机安装于房车外,而将空调内机安装于房车内,挂装部上设置有紧固件,在安装支架初步安装到位后,利用紧固件锁紧固定,能够保证安装的可靠性,且拆装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0022]图3是图1中B部放大图;
[0023]图4是图1的左视图;
[0024]图5是图1中空调内机去掉外壳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5中C部放大图。
[0026]本技术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名称是:
[0027]空调外机1、提手11、空调内机2、提手槽2a、软管连接束3、卡接头31、第一卡接板31a、第二卡接板31b、卡接槽31c、安装支架4、挂装部4a、延伸部4b、第一支架41、第二支架42、弯折部42a、调节槽42b、外延部42c、紧固件5、抵靠柱6。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
[0029]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房车空调,包括有空调外机1和空调内机2,所述的空调外机1和空调内机2之间连接有软管连接束3,所述的空调外机1和空调内机2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的安装支架4上设置有与窗沿相适配的挂装部4a,所述的挂装部4a上设置有紧固件5,所述的安装支架4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4b,所述的空调内机2固定于所述延伸部4b上。
[0030]所述的安装支架4包括有相固定的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所述的延伸部4b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41上,所述的第二支架42的上端内侧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42a,使第二支架42的上部形成挂装部4a。
[0031]本技术的房车空调,其在空调外机1和空调内机2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4,并在安装支架4上设置有与窗沿相适配的挂装部4a,利用该挂装部4a能够将安装支架4挂于窗沿
上,再用紧固件5进行固定以保证安装的稳定性;空调外机1固定于安装支架4的外侧,空调内机2固定于安装支架4内侧的延伸部4b上,从而使空调外机1安装于房车外,空调内机2安装于房车内。通过延伸部4b的设置,使空调内机2的安装位置升高,更符合空调内机2的安装习惯。
[0032]本实施例中,由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固定形成安装支架4,第一支架41呈L形结构,第二支架42呈倒“J”形结构,第二支架42的勾状部即为挂装部4a。
[0033]所述的弯折部42a竖向设置有调节槽42b,所述的紧固件5设置所述调节槽42b内。调节槽42b的设置,使紧固件5具有一定的可调节度,紧固件5在未锁紧前能够在调节槽42b内上下滑动,以更好地满足固定的需求。
[0034]所述的第二支架42的底部向空调外机方向延伸形成外延部42c。
[0035]所述的空调外机1的下部设置有抵靠柱6。
[0036]空调运行时,空调外机1会产生一定的震动,设置外延部42c能够使空调外机1安装后不与房车外壁相贴,这样能够减少震动向房车的传递,提高使用的舒适性;由于外延部42c的设置,空调外机1的下部会出现悬空,设置抵靠柱6在空调外机1与房车之间形成支撑,能够提高安装的可靠性,抵靠柱6可采用橡胶柱,利用橡胶的弹性吸收一部分震动能量,同样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
[0037]所述的软管连接束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头31,所述的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车空调,包括有空调外机(1)和空调内机(2),其特征是:所述的空调外机(1)和空调内机(2)之间连接有软管连接束(3),所述的空调外机(1)和空调内机(2)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的安装支架(4)上设置有与窗沿相适配的挂装部(4a),所述的挂装部(4a)上设置有紧固件(5),所述的安装支架(4)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4b),所述的空调内机(2)固定于所述延伸部(4b)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车空调,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支架(4)包括有相固定的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所述的延伸部(4b)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41)上,所述的第二支架(42)的上端内侧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42a),使第二支架(42)的上部形成挂装部(4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车空调,其特征是:所述的弯折部(42a)竖向设置有调节槽(42b),所述的紧固件(5)设置所述调节槽(42b)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房车空调,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支架(42)的底部向空调外机方向延伸形成外延部(42c)。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琦浩阮孝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庆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