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支架用矩形风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737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支架用矩形风管固定装置,涉及管道安装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组第一中空杆、一组第二中空杆,一组第二中空杆内均固定安装有中空块,中空块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和一组丝杆,转动杆周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一组丝杆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第二中空杆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延伸杆,一组第一中空杆表面均开设有滑槽,一组第一中空杆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延伸杆,一组第二锥齿均和第一锥齿垂直设置,一组第二锥齿均和第一锥齿相互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调整高度和宽度,且调节机构体积小、对空间要求较小,从而利于安装调整。而利于安装调整。而利于安装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支架用矩形风管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管道安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震支架用矩形风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管,是用于空气输送和分布的管道系统。有复合风管和无机风管两种。复合风管以风管为代表。可按截面形状和材质分类。风管制作不锈钢风管制作是在咬口缝、铆钉缝、法兰翻边四角等缝隙处涂上密封胶。涂密封胶前应清除表面尘土和油污。按截面形状,风管可分为圆形风管,矩形风管,扁圆风管等多种,抗震支吊架主要用来固定电气桥架、风管等管道的。目前市场上存在一种能够适配不同宽度高度的矩形风管用抗震支架固定装置,但其在调整高度和宽度时,调节机构体积较大,不利于安装,并对空间要求较大,因此,提出一种抗震支架用矩形风管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支架用矩形风管固定装置,解决现有的一些矩形风管固定装置在调整高度和宽度时,因调节机构体积较大,不利于安装以及对空间要求较大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为一种抗震支架用矩形风管固定装置,包括一组第一中空杆、一组第二中空杆,一组所述第二中空杆内均固定安装有中空块,所述中空块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和一组丝杆,所述转动杆周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一组所述丝杆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所述第二中空杆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延伸杆,一组所述第一中空杆表面均开设有滑槽,一组所述第一中空杆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延伸杆。
[0006]一组所述第二锥齿均和第一锥齿垂直设置,一组所述第二锥齿均和第一锥齿相互啮合,通过一组第二锥齿均和第一锥齿相互啮合,从而在第一锥齿转动时,带动一组第二锥齿转动,进而带动一组丝杆旋转,转动杆外端固定安装有旋钮,通过旋钮可使转动杆转动,同时转动杆带动第一锥齿转动,所述转动杆外端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第二延伸杆内包括有适应槽,所述适应槽和丝杆尺寸相适应,所述适应槽和丝杆螺纹连接。
[0007]所述第一延伸杆外端和第二延伸杆外端相连接,第一延伸杆外端和第二延伸杆外端通过常用锁扣机构进行安装,一组第一中空杆和一组第二中空杆相互配合组成矩形框。
[0008]所述第一延伸杆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滑槽内滑动,所述限位块内端和第一延伸杆表面相抵,当第一延伸杆在第一中空杆内滑动时,限位块会在滑槽内滑动,限位块可限制第一延伸杆滑动距离。
[000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通过调整矩形框上的旋钮可使转动杆旋转,转动杆带动第一锥齿转动,第一锥齿通过第二锥齿带动丝杆转动,在丝杆旋转时使第二延伸杆进行移动,从而调整
矩形框宽度和高度,本技术便于调整高度和宽度,且调节机构体积小、对空间要求较小,从而利于安装调整。
[0011]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抗震支架用矩形风管固定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抗震支架用矩形风管固定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的A

A剖面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
[0017]图5为图3的B部分局部放大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第一中空杆;2、第二中空杆;3、滑槽;4、第一延伸杆;5、限位块;7、中空块;8、转动杆;9、旋钮;10、第一锥齿;11、丝杆;12、第二锥齿;13、适应槽;14、第二延伸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请参阅图1

图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抗震支架用矩形风管固定装置,包括一组第一中空杆1、一组第二中空杆2,一组第二中空杆2内均固定安装有中空块7,中空块7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和一组丝杆11,转动杆8周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10,一组丝杆11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12,第二中空杆2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延伸杆14,一组第一中空杆1表面均开设有滑槽3,一组第一中空杆1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延伸杆4。
[0023]一组第二锥齿12均和第一锥齿10垂直设置,一组第二锥齿12均和第一锥齿10相互啮合,通过一组第二锥齿12均和第一锥齿10相互啮合,从而在第一锥齿10转动时,带动一组第二锥齿12转动,进而带动一组丝杆11旋转,转动杆8外端固定安装有旋钮9,通过旋钮9可使转动杆8转动,同时转动杆8带动第一锥齿10转动。
[0024]第一延伸杆4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块5,限位块5位于滑槽3内滑动,限位块5内端和第一延伸杆4表面相抵,当第一延伸杆4在第一中空杆1内滑动时,限位块5会在滑槽3内滑动,限位块5可限制第一延伸杆4滑动距离。
[0025]第二延伸杆14内包括有适应槽13,适应槽13和丝杆11尺寸相适应,适应槽13和丝
杆11螺纹连接,第一延伸杆4外端和第二延伸杆14外端相连接,第一延伸杆4外端和第二延伸杆14外端通过常用锁扣机构进行安装,一组第一中空杆1和一组第二中空杆2相互配合组成矩形框。
[0026]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抗震支架用矩形风管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安装时,首先将本技术通过螺丝固定到抗震支架底部,再通过打开锁扣机构使第一延伸杆4外端和第二延伸杆14外端连接处,并使矩形风管放置于矩形框内,然后再将第一延伸杆4外端和第二延伸杆14外端固定,接着调整矩形框侧面的旋钮9使转动杆8旋转,转动杆8带动第一锥齿10转动,第一锥齿10通过第二锥齿12带动丝杆11转动,由于第二延伸杆14通过适应槽13和丝杆11螺纹连接,从而在丝杆11旋转时使第二延伸杆14内外移动,从而调整矩形框宽度,通过调整矩形框上另一旋钮9可调整矩形框高度。
[00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支架用矩形风管固定装置,包括一组第一中空杆(1)、一组第二中空杆(2),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第二中空杆(2)内均固定安装有中空块(7),所述中空块(7)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和一组丝杆(11),所述转动杆(8)周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10),一组所述丝杆(11)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12),所述第二中空杆(2)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延伸杆(14),一组所述第一中空杆(1)表面均开设有滑槽(3),一组所述第一中空杆(1)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延伸杆(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支架用矩形风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第二锥齿(12)均和第一锥齿(10)垂直设置,一组所述第二锥齿(12)均和第一锥齿(10)相互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支架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跃刚任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美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