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坡道模板支模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26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浇坡道模板支模体系,第一梁底模板结构设置在坡面支撑模板左右两侧,第一梁底模板结构与第三梁底模板结构之间及相邻第三梁底模板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梁底模板结构;第一可调支撑柱、第二可调支撑柱和第三可调支撑柱顶部分别与第一梁底模板结构、第二梁底模板结构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的底部卡设连接,第四可调支撑柱与坡面支撑模板连接;底部支撑框架两侧上方设置有悬挑操作平台;坡面支撑模板、第一梁底模板结构、第二梁底模板结构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形成的空腔均贯通;坡面支撑模板的坡度不大于2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梁及坡面一体浇筑,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使得结构更加稳定。同时使得结构更加稳定。同时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坡道模板支模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一种现浇坡道模板支模体系。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中,对于跨度较大的坡道,通常需要现场浇筑混凝土。而随着坡道的跨度的增大,坡道的厚度势必也要跟着增加,同时也增加了钢筋混凝土的用量,而且坡道的重量也变大,所需承重梁和柱也增多,增加了施工成本。此外,梁与坡道分开浇筑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的水泥,梁使用的水泥比楼板的标号要高,进一步增加了施工成本。此外坡道均为斜向设置,其倾斜度较难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浇坡道模板支模体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梁和坡道的施工成本,同时提高结构的稳固性,提高施工效率;如何解决坡道的坡度不易施工,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现浇坡道模板支模体系,包括底部支撑框架、第一可调支撑柱、第二可调支撑柱、第三可调支撑柱、第四可调支撑柱、第一梁底模板结构、第二梁底模板结构、第三梁底模板结构、悬挑操作平台和坡面支撑模板。
[0005]坡面支撑模板上设置有第一梁底模板结构、第二梁底模板结构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第一梁底模板结构、第二梁底模板结构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均与竖向柱连接;其中第一梁底模板结构设置在坡面支撑模板左右两侧,第一梁底模板结构与第三梁底模板结构之间及相邻第三梁底模板结构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梁底模板结构;底部支撑框架顶部分别与第一可调支撑柱、第二可调支撑柱、第三可调支撑柱和第四可调支撑柱可拆卸连接;第一可调支撑柱、第二可调支撑柱和第三可调支撑柱顶部分别与第一梁底模板结构、第二梁底模板结构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的底部卡设连接,第四可调支撑柱顶部与坡面支撑模板底部连接;底部支撑框架两侧上方设置有悬挑操作平台;坡面支撑模板、第一梁底模板结构、第二梁底模板结构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形成的空腔均贯通;坡面支撑模板的坡度不大于20%,其坡度是通过第一梁底模板结构、第二梁底模板结构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及第一可调支撑柱、第二可调支撑柱和第三可调支撑柱的摆放及高度进行调整,先确定第一梁底模板结构、第二梁底模板结构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的位置及高度,上述三者的高度可通过预制进行控制,搭设完成后,再搭设坡面支撑模板,从而使得坡度更好确定。
[0006]第一梁底模板结构包括第一底部支撑模板、第一侧向模板结构、第二侧向模板结构和对拉螺栓;第一底部支撑模板上方竖向设置有第一侧向模板结构和第二侧向模板结构,第一侧向模板结构和第二侧向模板结构之间通过对拉螺栓拉结固定;靠近坡面支撑模板一侧的第二侧向模板结构的上端面与坡面支撑模板的下端面共面。
[0007]第二梁底模板结构包括第二底部支撑模板、一对第三侧向模板结构和对拉螺栓;
第二底部支撑模板上方竖向设置有一对第三侧向模板结构,一对第三侧向模板结构之间通过对拉螺栓拉结固定。
[0008]第三梁底模板结构包括第三底部支撑模板、一对第四侧向模板结构和对拉螺栓;第三底部支撑模板上方竖向设置有一对第四侧向模板结构,一对第四侧向模板结构之间通过对拉螺栓拉结固定。
[0009]第一可调支撑柱、第二可调支撑柱、第四可调支撑柱和第三可调支撑柱均包括可调托座、支撑螺杆和调节螺母;可调托座底部与支撑螺杆顶部固定连接,支撑螺杆下方通过调节螺母与底部支撑框架连接。
[0010]进一步,底部支撑框架包括竖向支撑管、水平支撑杆、斜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竖向支撑管与水平支撑杆连接呈竖向框架结构,相邻竖向框架结构之间通过纵向支撑杆连接,竖向支撑管与水平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斜向支撑杆。底部支撑框架底部设置在硬化垫层上。竖向支撑管与水平支撑杆、竖向框架结构与纵向支撑杆、斜向支撑杆与竖向支撑管和水平支撑杆的连接均通过盘扣连接,拆卸方便,且结构稳定,施工完成后可拆除再次周转使用。
[0011]进一步,第一底部支撑模板和第三底部支撑模板均包括托梁、高度可调支撑单元和次梁,多个托梁上方设置有纵向设置的高度可调支撑单元,高度可调支撑单元上方设置有多个次梁。
[0012]进一步,第二底部支撑模板包括主龙骨、分布梁和次龙骨,多个主龙骨上方设置有两个纵向设置的分布梁,分布梁上方设置有次龙骨。
[0013]进一步,第一侧向模板结构比第二侧向模板结构高至少20cm。
[0014]进一步,第一侧向模板结构、第二侧向模板结构、第三侧向模板结构和第四侧向模板结构均包括竖向撑板、纵向设置的木方和边部固定板,竖向撑板与边部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木方。
[0015]进一步,悬挑操作平台包括平台支撑板、边部围栏、密目网和底部支撑单元;平台支撑板外侧设置有边部围挡,边部围挡上方设置有密目网,平台支撑板通过底部支撑单元与底部支撑框架连接。
[0016]进一步,底部支撑单元包括横向撑杆、纵向撑杆和斜向撑杆,一对横向撑杆通过纵向撑杆连接,横向撑杆和纵向撑杆与底部支撑框架通过盘扣连接,竖向支撑管与横向撑杆之间设置有斜向撑杆。
[0017]进一步,支撑螺杆的直径不小于48mm,其插入竖向支撑管的深度不少于200mm。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现浇坡道模板支模体系,坡面支撑模板、第一梁底模板结构、第二梁底模板结构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形成的空腔均贯通,使得浇筑过程更加通畅,便利,并且可确保结构的稳固性,且第一梁底模板结构、第二梁底模板结构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中的各部件均可由工厂预制,可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坡道及梁的成形时间。
[0020]坡面支撑模板的坡度不大于20%,其坡度是通过第一梁底模板结构、第二梁底模板结构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及第一可调支撑柱、第二可调支撑柱和第三可调支撑柱的摆放及高度进行调整,先确定第一梁底模板结构、第二梁底模板结构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的位置及高度,上述三者的高度可通过预制进行控制,搭设完成后,再搭设坡面支撑模板,从而使
得坡度更好确定。
[0021]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中第一可调支撑柱与底部支撑框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

底部支撑框架、2

第一可调支撑柱、3

第二可调支撑柱、4

对拉螺栓、5

第一梁底模板结构、6

第二梁底模板结构、7...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坡道模板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框架(1)、第一可调支撑柱(2)、第二可调支撑柱(3)、第三可调支撑柱(25)、第一梁底模板结构(5)、第四可调支撑柱(30)、第二梁底模板结构(6)、第三梁底模板结构(7)、悬挑操作平台(26)和坡面支撑模板(21);坡面支撑模板(21)上设置有第一梁底模板结构(5)、第二梁底模板结构(6)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7),第一梁底模板结构(5)、第二梁底模板结构(6)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7)均与竖向柱连接;其中第一梁底模板结构(5)设置在坡面支撑模板(21)左右两侧,第一梁底模板结构(5)与第三梁底模板结构(7)之间及相邻第三梁底模板结构(7)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梁底模板结构(6);底部支撑框架(1)顶部分别与第一可调支撑柱(2)、第二可调支撑柱(3)、第三可调支撑柱(25)和第四可调支撑柱(30)可拆卸连接;第一可调支撑柱(2)、第二可调支撑柱(3)和第三可调支撑柱(25)顶部分别与第一梁底模板结构(5)、第二梁底模板结构(6)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7)的底部卡设连接,第四可调支撑柱(30)顶部与坡面支撑模板(21)底部连接;底部支撑框架(1)两侧上方设置有悬挑操作平台(26);坡面支撑模板(21)、第一梁底模板结构(5)、第二梁底模板结构(6)和第三梁底模板结构(7)形成的空腔均贯通;坡面支撑模板(21)的坡度不大于20%;第一梁底模板结构(5)包括第一底部支撑模板、第一侧向模板结构(11)、第二侧向模板结构(12)和对拉螺栓(4);第一底部支撑模板上方竖向设置有第一侧向模板结构(11)和第二侧向模板结构(12),第一侧向模板结构(11)和第二侧向模板结构(12)之间通过对拉螺栓(4)拉结固定;靠近坡面支撑模板(21)一侧的第二侧向模板结构(12)的上端面与坡面支撑模板(21)的下端面共面;第二梁底模板结构(6)包括第二底部支撑模板、一对第三侧向模板结构(13)和对拉螺栓(4);第二底部支撑模板上方竖向设置有一对第三侧向模板结构(13),一对第三侧向模板结构(13)之间通过对拉螺栓(4)拉结固定;第三梁底模板结构(7)包括第三底部支撑模板、一对第四侧向模板结构(20)和对拉螺栓(4);第三底部支撑模板上方竖向设置有一对第四侧向模板结构(20),一对第四侧向模板结构(20)之间通过对拉螺栓(4)拉结固定;第一可调支撑柱(2)、第二可调支撑柱(3)、第四可调支撑柱(30)和第三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迪唐运胜郭炜赵华颖姚元朝胡琼静陈文光郭志赟沈一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