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铝导线绕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99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1
一种陶瓷铝导线绕组,包括预制铝绕组,预制铝绕组包括绝缘筒、齿形绝缘垫条和铝导线,铝导线在绝缘筒上缠绕若干层,各层铝导线间及铝导线与绝缘筒之间具有齿形绝缘垫条使各层铝导线间及铝导线与绝缘筒之间形成层间空隙,各层铝导线中的线匝分别卡在齿形绝缘垫条的齿间槽内使各层铝导线中的线匝间形成匝间空隙;预制铝绕组经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形成陶瓷铝导线绕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陶瓷铝导线绕组,先将裸铝线缠绕在绝缘筒上,然后再对预制好的铝绕组进行氧化处理,一次成型完整的陶瓷铝导线绕组,从根本上避免了以陶瓷铝导线制作绕组由于弯曲导线而掉渣的问题。绕组由于弯曲导线而掉渣的问题。绕组由于弯曲导线而掉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铝导线绕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绕组,具体涉及一种以陶瓷铝导线制备的绕组。

技术介绍

[0002]具有陶瓷膜层的铝导线是一种新型的绝缘导线,但是这种陶瓷铝导线非常不耐大曲率的弯折(CN2022107568886),使用这种陶瓷铝导线以常规绕制方法生成绕组,会导致陶瓷铝导线表层的陶瓷膜层因大幅度弯曲而脱落,造成导线报废,这就限制了这种新型导线在绕组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弯曲陶瓷铝导线的前提下制备的陶瓷铝导线绕组,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5]一种陶瓷铝导线绕组,包括预制铝绕组,预制铝绕组包括绝缘筒、齿形绝缘垫条和铝导线,铝导线在绝缘筒上缠绕若干层,各层铝导线间及铝导线与绝缘筒之间具有齿形绝缘垫条使各层铝导线间及铝导线与绝缘筒之间形成层间空隙,各层铝导线中的线匝分别卡在齿形绝缘垫条的齿间槽内使各层铝导线中的线匝间形成匝间空隙;预制铝绕组经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形成陶瓷铝导线绕组。
[0006]进一步的,所述齿形绝缘垫条是齿形铝条或齿形铝合金条经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形成的齿形绝缘垫条。
[0007]进一步的,所述齿形绝缘垫条是齿形有机绝缘垫条,所述齿间槽内缘嵌有经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后的U型铝垫片或U型铝合金垫片。
[0008]进一步的,所述铝导线为扁裸铝线,所述齿间槽的形状为矩形。
[0009]进一步的,各层间空隙中的齿形绝缘垫条等间距分布。
[0010]进一步的,相邻层间空隙中的齿形绝缘垫条交错分布。
[0011]进一步的,齿形绝缘垫条上的齿间槽等间距分布。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的陶瓷铝导线绕组,先将裸铝线缠绕在绝缘筒上,然后再对预制好的铝绕组进行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一次成型完整的陶瓷铝导线绕组,从根本上避免了以陶瓷铝导线制作绕组由于弯曲导线而掉渣(表层陶瓷膜层脱落现象)的问题;由于铝导线在进行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时,表层的瞬时高温放电会破坏有机绝缘材料,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以经过微弧氧化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的铝质垫条或垫片隔开铝导线与有机绝缘材料(绝缘垫条和/或绝缘筒),避免了预制铝绕组在进行氧化处理时对有机绝缘材料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陶瓷铝导线绕组的俯视图;
[0015]图2是图1中A处截面上的铝导线、齿形绝缘垫条和绝缘筒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中B处截面上的铝导线、齿形绝缘垫条和绝缘筒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齿形绝缘垫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齿形有机绝缘垫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U型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陶瓷铝导线绕组,包括预制铝绕组,预制铝绕组包括绝缘筒1、齿形绝缘垫条2和铝导线3,齿形绝缘垫条2上的齿间槽201等间距分布。铝导线3在绝缘筒1上缠绕5层,各层铝导线间及铝导线与绝缘筒之间具有齿形绝缘垫条2使各层铝导线间及铝导线与绝缘筒之间形成层间空隙。各层铝导线中的线匝分别卡在齿形绝缘垫条2的齿间槽201内使各层铝导线中的线匝间形成匝间空隙。各层间空隙中的齿形绝缘垫条2等间距分布,相邻层间空隙中的齿形绝缘垫条2交错分布。
[0023]本实施例所使用的铝导线3为扁裸铝线,相应的齿间槽201的形状为矩形,若使用圆铝线,则齿间槽201的形状为半圆形。
[0024]预制铝绕组经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形成陶瓷铝导线绕组。这种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方法为现有的常规技术,具体可参考专利CN2022104775920,将预制铝绕组整体浸入盛有电解液的不锈钢桶中,预制铝绕组上的线头接电源,不锈钢桶作为阴极,接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电源后,使预制铝绕组上的铝导线氧化成陶瓷铝导线。这种方式可以使陶瓷铝导线绕组一次完整成型,从根本上避免了以陶瓷铝导线制作绕组由于弯曲导线而掉渣(表层陶瓷膜层脱落现象)的问题。
[0025]本实施例中,齿形绝缘垫条2是齿形铝条或齿形铝合金条经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形成的。制作绕组时常用的有机绝缘材料包括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玻璃布、玻璃纤维、浸渍纸等,这些有机绝缘材料耐高温性能有限,通常仅可耐受几百℃的高温。由于铝导线在进行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时,表层的瞬时高温放电(瞬时高温可达5000

8000℃)会破坏有机绝缘材料,以经过微弧氧化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的铝质齿形垫条隔开铝导线3与绝缘筒1,避免了预制铝绕组在进行氧化处理时对绝缘筒1的烧蚀。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齿形绝缘垫条2是齿形有机绝缘垫条,其齿间槽201内缘嵌有经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后的U型垫片202,U型垫片202是经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后的铝垫片或铝合金垫片。
[0028]实施例3
[002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在预制铝绕组经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形成陶瓷铝导线绕组后再继续涂覆有机绝缘材料(如环氧树脂、聚亚酰胺等),层
间空隙和匝间空隙作为散热通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铝导线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铝绕组,预制铝绕组包括绝缘筒、齿形绝缘垫条和铝导线,铝导线在绝缘筒上缠绕若干层,各层铝导线间及铝导线与绝缘筒之间具有齿形绝缘垫条使各层铝导线间及铝导线与绝缘筒之间形成层间空隙,各层铝导线中的线匝分别卡在齿形绝缘垫条的齿间槽内使各层铝导线中的线匝间形成匝间空隙;预制铝绕组经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形成陶瓷铝导线绕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铝导线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绝缘垫条是齿形铝条或齿形铝合金条经微弧氧化/热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形成的齿形绝缘垫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旻王连可雷厉张鸣鹤
申请(专利权)人:西比里电机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