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689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组分配比按重量计具体为:亚马逊固氮菌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肥料
,特别涉及一种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所分泌的生物酶及有机酸对植物具有促长的效果,它可:(1)将适量的化肥转化为有机肥,以免流失;(2)分解土壤中的不溶性盐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物质,免除土壤的酸化与板结,有利千植物生根与吸收;(3)重组利用有害的硫化氢和氨气等有害物质为硫酸氨等化肥成分;(4)维生素、天然生长激素有助植物生长,以及无数种类的生长促进素,总称为PGPR,可促进植物出芽、生根、生长、开花、结果。
[0003]有益植物生长的菌类有如“光合成菌”则可将硫化氢转换为硫酸与硫安并合成葡萄糖,解毒又造肥。“赤霉菌”分泌赤霉素有助植物生长。“固氮菌”可利用空气中的游离氮作为植物可吸收的氮肥。“硝酸菌”可转化氨及有毒的亚硝酸盐为无毒的硝酸态氮肥。“乳酸菌”分泌有机酸分解土壤中不溶性盐基,解除土壤板结酸化问题。“枯草杆菌”分泌各种分解酌降解有机质为植物可利用之营养成分。微生物分泌各种分解酶、合成酶等操纵大自然中营养物质的转化作用。有机物质不外乎多醋类(Polysaccharides)、蛋白质(Proteins)、脂肪(Fats)、核酸(Nuceic acids)等四大类。这些多元体(Polymer)经分解酶的分解后,可形成单元体(Monomer),即葡萄糖(Glucose)、胺基酸(Aminoacids)、脂肪酸(Fatty acids)、核疽酸(Nuceotides)等。单元体可再分解为元素,主要元素成分除了碳、氢、氧之外,即为氮、磷、钾和次要及微量元素。上述分解作用为可逆反应,反过来,元素或单元体又可经“合成酵素”来重新排列组合成多元体。例如:蛋白质经过微生物的分解,最后变成氨基酸或比它更简单的元素而为植物所吸收,生物合成酶又可将元素合成为单元体及多元体。
[0004]在生物体内这四大类物质间,又可经由酶的作用互相转移。只要有足够种类的酶的作用,四大类有机质与化学肥料中的各种元素,在大自然中就可互相転换成不同种类,不同分子量的营养成分。因此培养此类土壤微生物,以提供适当的酶,将有助于有机营养分解吸收的效果,并充分发挥化肥成分的缓效、高效、不流失、不破坏土壤等目标,成为促进植物生长的生物科技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实现促进农作物生长的目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组分配比按重量计具体为:亚马逊固氮菌10

15%、荚膜红细菌10

15%、酿酒酵母菌10

20%、植物乳杆菌20

30%、枯草芽袍杆菌20

30%、氨基酸8%

12%,总量满足100%。
[000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的促
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包括以下步骤:
[0009]A、制作菌种源:在实验室中,将亚马逊固氮菌、荚膜红细菌、酿酒酵母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袍杆菌5种菌种筛选、纯化后,分别投入已消毒的一公升培养基中培养熟化,做成量产用菌种源;
[0010]B、单种量产:以吨级反应釜制作大量无菌培养基,以50倍放大上限,渐次放大到所需容量,每次放大需维持充氧、搅拌及控制其温度于25℃

30℃之间,每次培养时间为5

10天(依菌种而定);单种量产所用培养基按重量计含磷酸二氢钾0.5%

0.8%,综合氨基酸1.5%

2.5%,砂糖0.8

1.5%,酸碱度为pH 6.8

7.2;
[0011]C、混合秸抗培养:将菌种亚马逊固氮菌、荚膜红细菌、酿酒酵母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袍杆菌按用量配比同时倒入混合容器的培养基里,混合培养采用高温杀菌后的天然培养基,主要成分为糖蜜(砂糖厂废弃物Molases)18%

25%,鸡蛋4%

6%、黄豆粉0.8%

1.5%、鲜奶0.8%

1.5%、杂鱼4%

5%、尿素0.8%

1.5%、磷酸二氢钾1.5%

2.5%;酸碱度缓冲调整为pH6.8

7.2;操作控制温度25℃

30℃,维待搅拌、充氧,确认二次熟化完成后,再将氨基酸组分加入,继续维持打气搅拌条件,72小时后,倒入储存槽存放与包装成产品。
[0012]本专利技术所用菌种源自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菌种来源资料如下:
[0013]亚马逊固氮菌(Azosprillium amazonense)CRCC14279 ATCC35119B;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capsulatus)GIMI.168ATCCI 1166;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GIM2.40AS2.399;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hantarum)GIMl.191ACCC11095;枯草芽袍杆菌(Bacillussubtilis)GIMl.185ACCC10627。
[001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包括以下步骤:
[0015]A、种子浸泡:
[0016](1)浸泡:用所述的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加水,制成250

350倍的稀释液,再将种子浸泡其中,并搅拌20

40分钟;然后将种子晾干;
[0017](2)浸泡浓度及时间:依种子大小及皮层厚度而调整其浸泡浓度及时间,可以采用少量种子试泡观察结果;
[0018]B、育苗:
[0019](1)苗床前期作业:培养土种无需过多肥分,可只加松土材料;播种前先用所述的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500倍稀释液浇湿,每天代水浇灌;
[0020](2)种植或播种后:苗圃上幼苗的子叶长出二片后,使用所述的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350

450稀释液,每天代水浇灌;十天后,用所述的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200

300倍稀释液每天灌浇;
[0021]C、成株:
[0022](1)包括叶菜、果菜类在内的短期作物:每亩每次使用1千克,稀释200

250倍,喷施茎、叶、并浇灌根部,或冲施;每10

14天施用一次;其他化肥减半使用;
[0023](2)包括树、水稻、玉米、小麦在内的长期作物:从发芽期至开花期间,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其特征在于,组分配比按重量计具体为:亚马逊固氮菌10

15%、荚膜红细菌10

15%、酿酒酵母菌10

20%、植物乳杆菌20

30%、枯草芽袍杆菌20

30%、氨基酸8%

12%,总量满足100%。2.一种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的制备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生长用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菌种源:在实验室中,将亚马逊固氮菌、荚膜红细菌、酿酒酵母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袍杆菌5种菌种筛选、纯化后,分别投入已消毒的一公升培养基中培养熟化,做成量产用菌种源;B、单种量产:以吨级反应釜制作大量无菌培养基,以50倍放大上限,渐次放大到所需容量,每次放大需维持充氧、搅拌及控制其温度于25℃

30℃之间,每次培养时间为5

10天;单种量产所用培养基按重量计含磷酸二氢钾0.5%

0.8%,综合氨基酸1.5%

2.5%,砂糖0.8

1.5%,酸碱度为pH 6.8

7.2;C、混合秸抗培养:将菌种亚马逊固氮菌、荚膜红细菌、酿酒酵母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袍杆菌按用量配比同时倒入混合容器的培养基里,混合培养采用高温杀菌后的天然培养基,主要成分为糖蜜18%

25%,鸡蛋4%

6%、黄豆粉0.8%

1.5%、鲜奶0.8%

1.5%、杂鱼4%

5%、尿素0.8%

1.5%、磷酸二氢钾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华李远丰刘建华李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微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