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657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得第一用户的医患沟通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为问诊用户;将所述第一用户的医患沟通信息输入关键词匹配数据库,获得第一关键词匹配集;对所述第一关键词匹配集进行特征分析,获得第一敏感点列表和第一描述词集合;设定第一评估属性和第二评估属性,其中,所述第一评估属性表征病症可疑类型,第二评估属性表征预测严重等级;通过第一评估属性和第二评估属性,构建第一分析模型;将第一敏感点列表和第一描述词集合依次输入所述第一分析模型,获得第一输出结果;将第一输出结果设为第一参考数据。第一输出结果设为第一参考数据。第一输出结果设为第一参考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医患沟通是确定患者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阶段主要依赖专业医师的主观判断,依赖沟通内容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并进行后步检查。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者效率较低,二者由于医师的经验判断对专业程度要求较高,稳定性较差。如何协助医师进行更高效率和更加科学的医患沟通成为一大发展趋势。
[0003]现有技术由于依赖于医师的专业经验进行判断,导致缺乏有效的协助医师进行医患沟通方案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依赖于医师的专业经验进行判断,导致缺乏有效的协助医师进行医患沟通方案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方法及系统。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用户的医患沟通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为问诊用户;将所述第一用户的医患沟通信息输入关键词匹配数据库,获得第一关键词匹配集;对所述第一关键词匹配集进行特征分析,获得第一敏感点列表和第一描述词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敏感点和所述第一描述词一一对应;设定第一评估属性和第二评估属性,其中,所述第一评估属性表征病症可疑类型,所述第二评估属性表征预测严重等级;通过所述第一评估属性和所述第二评估属性,构建第一分析模型;将所述第一敏感点列表和所述第一描述词集合依次输入所述第一分析模型,获得第一输出结果,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结果包括第一评估属性值和第二评估属性值;将所述第一输出结果设为第一参考数据。
[0007]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用户的医患沟通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为问诊用户;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的医患沟通信息输入关键词匹配数据库,获得第一关键词匹配集第三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关键词匹配集进行特征分析,获得第一敏感点列表和第一描述词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敏感点和所述第一描述词一一对应第一设定单元,用于设定第一评估属性和第二评估属性,其中,所述第一评估属性表征病症可疑类型,所述第二评估属性表征预测严重等级;第一构建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评估属性和所述第二评估属性,构建第一分析模型;第四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敏感点列表和所述第一描述词集合依次输入所述第一分析模型,获得第一输出结果,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结果
包括第一评估属性值和第二评估属性值;第二设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出结果设为第一参考数据。
[0008]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0009]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0010]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采用了通过采集医患实时沟通信息,将沟通信息输入关键词匹配数据库得到沟通信息中的关键词,进一步对关键词进行特征分析,得到用户敏感点列表和描述词集合;设定病症可疑类型评估属性和相应的预测严重等级评估属性,基于两个评估属性构建智能分析模型;将用户敏感点列表和描述词集合输入分析模型得到的输出结果包括病症可疑类型和预测严重等级的具体结果,将病症可疑类型和预测严重等级的具体结果作为参考数据发送至工作人员使用的技术方案,达到了基于智能化模型为医师提供医患沟通主要的参考数据,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0011]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方法中第一分析模型的构建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方法中第一分析模型训练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二获得单元12,第三获得单元13,第一设定单元14,第一构建单元15,第四获得单元16,第二设定单元17,电子设备300,存储器301,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3,总线架构304。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依赖于医师的专业经验进行判断,导致缺乏有效的协助医师进行医患沟通方案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基于智能化模型为医师提供医患沟通主要的参考数据,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0015]申请概述
医患沟通是确定患者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阶段主要依赖专业医师的主观判断,依赖沟通内容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并进行后步检查。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者效率较低,二者由于医师的经验判断对专业程度要求较高,稳定性较差。如何协助医师进行更高效率和更加科学的医患沟通成为一大发展趋势。但现有技术由于依赖于医师的专业经验进行判断,导致缺乏有效的协助医师进行医患沟通方案的技术问题。
[0016]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方法及系统,由于采用了通过采集医患实时沟通信息,将沟通信息输入关键词匹配数据库得到沟通信息中的关键词,进一步对关键词进行特征分析,得到用户敏感点列表和描述词集合;设定病症可疑类型评估属性和相应的预测严重等级评估属性,基于两个评估属性构建智能分析模型;将用户敏感点列表和描述词集合输入分析模型得到的输出结果包括病症可疑类型和预测严重等级的具体结果,将病症可疑类型和预测严重等级的具体结果作为参考数据发送至工作人员使用的技术方案,达到了基于智能化模型为医师提供医患沟通主要的参考数据,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0017]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S100:获得第一用户的医患沟通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为问诊用户;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用户为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的问诊用户,示例性地如:门诊用户、就诊患者、诊后回访用户等,其中,工作人员指的是和第一用户进行沟通采集医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门诊医患沟通的智能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用户的医患沟通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为问诊用户;将所述第一用户的医患沟通信息输入关键词匹配数据库,获得第一关键词匹配集;对所述第一关键词匹配集进行特征分析,获得第一敏感点列表和第一描述词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敏感点和所述第一描述词一一对应;设定第一评估属性和第二评估属性,其中,所述第一评估属性表征病症可疑类型,所述第二评估属性表征预测严重等级;通过所述第一评估属性和所述第二评估属性,构建第一分析模型;将所述第一敏感点列表和所述第一描述词集合依次输入所述第一分析模型,获得第一输出结果,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结果包括第一评估属性值和第二评估属性值;将所述第一输出结果设为第一参考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输出结果设为第一参考数据,还包括:当所述第一评估属性值满足预设类型,获得第一标识信息;当所述第二评估属性值满足预设等级,获得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添加进所述第一参考数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满足第一预设更新周期,获得第一参与方,第二参与方直到第N参与方;获得第一上传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上传数据为所述第一参与方剔除用户隐私数据的关键词数据集;获得第N上传数据,其中,所述第N上传数据为所述第N参与方剔除用户隐私数据的关键词数据集;使用所述第一上传数据直到所述第N上传数据对所述关键词匹配数据库进行更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得第一匹配落选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匹配落选信息为未匹配上关键词的信息;对所述第一匹配落选信息进行词性分割,获得第一分割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分割结果包括第一名词集和第一形容词集;对所述第一名词集进行同义替换,获得第二名词集;对所述第一形容词集进行同义替换,获得第二形容词集;将所述第一名词集、所述第一形容词集、所述第二名词集和所述第二形容词集输入所述关键词匹配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得第二关键词匹配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名词集、所述第一形容词集、所述第二名词集和所述第二形容词集输入所述关键词匹配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得第二关键词匹配集,包括:将所述第一名词集和所述第二形容词集组合,构成第一输入数据;将所述第二名词集和所述第一形容词集组合,构成第二输入数据;将所述第二名词集和所述第二形容词集组合,构成第三输入数据;依次将所述第一输入数据、所述第二输入数据和所述第三输入数据输入所述关键词匹配数据库进行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如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