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昌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剪力墙填充砌体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55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剪力墙填充砌体框架结构,属于剪力墙技术领域。该剪力墙填充砌体框架结构的连接结构,数量为多个,各连接结构均包括X构件,所述X构件由两个相互交叉的支撑件铰接而成,且X构件位于所述容纳单元内,其同侧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填充砌体连接;所述X构件的两个上端通过第一阻尼器连接;所述X构件的两个下端通过第二阻尼器连接,所述X构件远离填充砌体一侧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容纳单元固定连接,各X构件同侧的上端和下端与同一填充砌体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剪力墙填充砌体框架结构能避免在荷载作用下对剪力墙产生较大的破坏,明显提高了剪力墙的抗荷载能力。提高了剪力墙的抗荷载能力。提高了剪力墙的抗荷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填充砌体框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剪力墙
,具体涉及一种剪力墙填充砌体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土地资源越来越珍贵,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设计的首选,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不同于其他建筑设计,其对建筑结构的持久性,耐用性都有更高的要求,而剪力墙结构正好满足高层建筑的墙体结构要求,因此剪力墙机构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被广泛采用,这也是由剪力墙结构的实用性和耐久性所决定的。
[0003]剪力墙是指在建筑中,主要用来承受风荷载或者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因此剪力墙又被称为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也就是说,剪力墙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建筑结构遭到剪切破坏。目前现有的剪力墙框架结构与填充砌体连接薄弱,抗外部荷载的能力差,需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剪力墙填充砌体框架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剪力墙填充砌体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为钢制构件,且其内部设置多个容纳单元;
[0006]填充砌体,填充于框架内,且与框架之间通过拉筋连接;
[0007]连接结构,数量为多个,各连接结构一一对应的置于所述容纳单元内,各连接结构均包括X构件,所述X构件由两个相互交叉的支撑件铰接而成,且X构件位于所述容纳单元内,其同侧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填充砌体连接;所述X构件的两个上端通过第一阻尼器连接;所述X构件的两个下端通过第二阻尼器连接,所述X构件远离填充砌体一侧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容纳单元固定连接,各X构件同侧的上端和下端与同一填充砌体相对应。
[0008]较佳地,填充砌体还通过传力组件与X构件连接,所述传力组件包括沿框架的边长方向铰接的多个板体,且相邻板体之间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传力组件的各板体均固定在填充砌体与框架的连接侧,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板体分别与X构件同侧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0009]较佳地,板体与X构件同侧的上端和下端之间还均通过第一减震单元连接。
[0010]较佳地,X构件远离填充砌体一侧的上端和下端还均通过第二减震单元与容纳单元固定连接。
[0011]较佳地,相邻板体之间的铰接轴上还设有用于使两个板体共平面的扭簧。
[0012]较佳地,框架内还设有多个纵横设置的肋板,所述填充砌体嵌设在由肋板分隔成的子单元内。
[0013]较佳地,填充砌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还均设有限位钢板。
[0014]较佳地,前侧面和后侧面的限位钢板还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0015]较佳地,限位钢板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
交叉设置,且其端部分别固定于框架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剪力墙填充砌体框架结构与填充砌体之间通过特殊的连接结构连接,该连接结构的X构件能够将砌体承受的外力传递于X构件,X构件的阻尼器能够对传递过来的外力抵御耗能,当荷载较大,大于阻尼器的阻力极限时,X构件两个铰接的支撑件会发生相对位移再次耗能,且于此同时会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对与X构件连接的砌体施加反向力抵抗其所受的外力,避免在荷载作用下对剪力墙产生较大的破坏,明显提高了剪力墙的抗荷载能力。
[0017]本专利技术的X构件还能将砌体所承受的水平荷载通过X构件转变为倾斜向上的力,其分力能够对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的受力进行抵抗,提高剪力墙抵御荷载的能力,提高剪力墙的耐久性。本专利技术的传力组件在实现对砌体边缘进行约束的基础上,对X构件与填充砌体之间的力进行有效的传递。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框架,2.容纳单元,3.填充砌体,4.连接结构,41.X构件,411.支撑件,42.第一阻尼器,43.第二阻尼器,44.第一减震单元,45.第二减震单元,5.传力组件,51.板体,52.铰接轴,6.肋板,7.子单元,8.限位钢板,9.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1

3,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剪力墙填充砌体框架结构,包括:框架1,为钢制构件,且其内部设置多个容纳单元2;
[0025]填充砌体3,填充于框架1内,且与框架1之间通过拉筋连接;
[0026]连接结构4,数量为多个,各连接结构4一一对应的置于所述容纳单元2内,各连接结构4均包括X构件41,所述X构件41由两个相互交叉的支撑件411铰接而成,且X构件41位于所述容纳单元2内,其同侧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填充砌体3连接;所述X构件41的两个上端通过第一阻尼器42连接;所述X构件41的两个下端通过第二阻尼器43连接,所述X构件41远离填充砌体3一侧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容纳单元2固定连接,各X构件41同侧的上端和下端与同一填充砌体3相对应。
[0027]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4一一对应的置于所述容纳单元2内,且连接结构4的X构件41由相互交叉的支承件411铰接,当X构件41与砌体3连接的一端受到来自砌体3的压力后,X构件41会产生形变抵御外部应力,由于X构件41的两个上端和两个下端之间还分别设置了第一阻尼器42和第二阻尼器43,因此阻尼器会再次消耗应力,阻止X构件产生变形,在X构件41自身以及第一阻尼器42和第二阻尼器43的功能作用下能够有效抵御砌体3施加给框架1
的应力,确保砌体3和框架1连接可靠,整体稳定性好。
[0028]进一步地,填充砌体3还通过传力组件5与X构件41连接,所述传力组件5包括沿框架1的边长方向铰接的多个板体51,且相邻板体51之间通过铰接轴52铰接;所述传力组件5的各板体51均固定在填充砌体3与框架1的连接侧,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板体51分别与X构件41同侧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0029]传力组件5设置在砌体3和X构件41之间,能够将砌体3和X构件41的点连接转化为面连接,避免连接节点应力集中造成破坏,同时本实施例的传力组件5的多个板体51之间铰接,避免砌体3某一层发生位移变化而对其他层造成影响,X构件41以及板体51均为钢构板,既能提高刚度又能产生适量形变,提高墙体的抗剪切以及抗震能力。
[0030]进一步地,板体51与X构件41同侧的上端和下端之间还均通过第一减震单元44连接。板体51与X构件41的上端以及板体51与X构件41的下端还均设置第一减震单元44,目的在于在板体51将应力传递给X构件41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减震单元44耗能,降低X构件41的应力荷载,提高X构件41的寿命。
[0031]进一步地,X构件41远离填充砌体3一侧的上端和下端还均通过第二减震单元45与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填充砌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为钢制构件,且其内部设置多个容纳单元(2);砌体(3),填充于框架(1)内,且与框架(1)之间通过拉筋连接;连接结构(4),数量为多个,各连接结构(4)一一对应的置于所述容纳单元(2)内,各连接结构(4)均包括X构件(41),所述X构件(41)由两个相互交叉的支撑件(411)铰接而成,且X构件(41)位于所述容纳单元(2)内,其同侧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填充砌体(3)连接;所述X构件(41)的两个上端通过第一阻尼器(42)连接;所述X构件(41)的两个下端通过第二阻尼器(43)连接,所述X构件(41)远离填充砌体(3)一侧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容纳单元(2)固定连接,各X构件(41)同侧的上端和下端与同一填充砌体(3)相对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填充砌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砌体(3)还通过传力组件(5)与X构件(41)连接,所述传力组件(5)包括多个板体(51),相邻的板体(51)通过铰接轴(52)铰接;所述传力组件(5)的各板体(51)均固定在填充砌体(3)与框架(1)的连接侧,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板体(51)分别与X构件(41)同侧的上端和下端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俊杜书廷徐可王寿康李营营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