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调节机构和具有它的座椅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35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部调节机构和具有它的座椅和车辆,所述肩部调节机构包括:肩板、导引件和移动组件。所述肩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肩板的第一端适于与座椅靠背的第一部分可枢转地连接。所述导引件具有在其延伸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引件的第一端适于与所述座椅靠背的第二部分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肩板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移动组件相对所述导引件可沿导引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以驱动所述肩板相对所述座椅靠背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肩部调节机构,能够实现肩板的调节功能,同时在座椅的前后方向占用空间小。后方向占用空间小。后方向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肩部调节机构和具有它的座椅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肩部调节机构和具有它的座椅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为提高座椅的舒适性,座椅通常会提供肩部调节机构,例如,文献CN205930400U公开了一种肩部调节机构,该肩部调节机构包括肩部骨架,肩部骨架可枢转地连接在座椅靠背上;肩部骨架驱动,肩部骨架驱动包括电机和丝杠,电机设置在座椅靠背上,电机通过丝杠驱动肩部骨架绕座椅靠背转动,来实现肩部骨架的前后调节,但该肩部调节机构的电机固定在座椅靠背上且需要通过丝杠驱动肩部骨架绕座椅靠背转动,所以丝杠需要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伸缩,这使得该肩部调节机构占用座椅空间大,并影响其它机构在座椅上的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肩部调节机构,该肩部调节机构能够实现肩板的调节功能,同时在座椅的前后方向占用空间小。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肩部调节机构,包括肩板,所述肩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肩板的第一端适于与座椅靠背的第一部分可枢转地连接;导引件,所述导引件具有在其延伸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引件的第一端适于与所述座椅靠背的第二部分可枢转地连接;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肩板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移动组件相对所述导引件可沿导引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以驱动所述肩板相对所述座椅靠背转动。
[0006]本技术实施例的肩部调节机构,能够实现肩板的调节功能,同时在座椅的前后方向占用空间小。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引件为丝杠,所述丝杠的第一端与所述座椅靠背的第二部分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螺母和驱动件,所述螺母配合在所述丝杠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螺母沿所述丝杠往复移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肩板的第二端可枢转地相连。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引件的第二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移动组件脱离所述导引件的限位件。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肩部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适于与所述座椅靠背连接,所述连接座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连接座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座椅靠背的第一部分对应,所述连接座的第二部分与所述座椅靠背的第二部分对应,所述肩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的第一部分可枢转连接,所述导引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的第二部分可枢转地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肩部调节机构还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轴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中的一者与导引件的第一端可枢转连接,所述固定轴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中的另一者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设有可转动的蜗杆,所述螺母的外周面设有蜗轮齿,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齿啮合以便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螺母沿所述丝杠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肩板可枢转地连接,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螺母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所述壳体随所述螺母沿所述导引件的轴线方向移动时避让导引件。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肩部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壳体可枢转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部分与所述肩板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部分具有支撑面,所述肩板靠近所述移动组件的一侧具有受力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受力面相接。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和肩部调节机构,所述肩部调节机构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肩部调节机构。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座椅,所述座椅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肩部调节机构与座椅靠背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肩部调节机构与座椅靠背连接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的肩部调节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的固定轴与连接座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肩部调节机构与座椅靠背连接的原理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肩部调节机构100;
[0023]肩板1;移动组件2;导引件3;固定轴4;限位件5;连接座6;连接件7;
[0024]座椅靠背200;
[0025]座椅靠背的第一部分201;
[0026]座椅靠背的第二部分2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肩部调节机构100包括肩板1,肩板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肩板1的第一端适于与座椅靠背200的第一部分可枢转地连接;导引件3,导引件3具有在其延伸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引件3的第一端适于与座椅靠背200的第二部分可枢转地连接;移动组件2,移动组件2与肩板1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移动
组件2相对导引件3可沿导引件3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以驱动肩板1相对座椅靠背200转动。
[0029]具体地,如图1至图5所示,肩板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肩板1的第一端与座椅靠背200的第一部分201可枢转连接,肩板1相对座椅靠背200的转动方向为前后方向,导引件3的第一端与座椅靠背200的第二部分202可枢转连接,导引件3相对座椅靠背200的转动方向为前后方向,肩板1整体位于座椅靠背200前侧,导引件3位于肩板1后侧,移动组件2与肩板1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移动组件2相对肩板1的转动方向为前后方向,移动组件2与导引件3配合,移动组件2可相对导引件3沿导引件3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以驱动肩板1前后摆动。
[0030]本技术实施例的肩部调节机构100通过将座椅靠背200、肩板1、导引件3和移动组件2组成曲柄滑块机构,并使移动组件2在导引件3上往复移动,可实现肩板1的摆动调节功能,同时,移动组件2是在导引件3上往复移动来牵连肩板1的摆动,而不是将相关技术中的丝杠沿着前后方向伸长和缩短来实现肩板1的调节,因此本技术在座椅的前后方向占用空间小。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引件3为丝杠,丝杠的第一端与座椅靠背200的第二部分202可枢转地相连,移动组件2包括螺母(未在图中示出)和驱动件(未在图中示出),螺母配合在丝杠上,驱动件用于驱动螺母沿丝杠往复移动,驱动件与肩板1的第二端可枢转地相连。
[0032]具体地,如图5所示,导引件3为丝杠,丝杠整体沿上下方向延伸,丝杠的下端与座椅靠背200的第二部分202可枢转连接,移动组件2包括螺母和驱动件,驱动件与肩板1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螺母配合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肩板,所述肩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肩板的第一端适于与座椅靠背的第一部分可枢转地连接;导引件,所述导引件具有在其延伸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引件的第一端适于与所述座椅靠背的第二部分可枢转地连接;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肩板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移动组件相对所述导引件可沿导引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以驱动所述肩板相对所述座椅靠背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为丝杠,所述丝杠的第一端与所述座椅靠背的第二部分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螺母和驱动件,所述螺母配合在所述丝杠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螺母沿所述丝杠往复移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肩板的第二端可枢转地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的第二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移动组件脱离所述导引件的限位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适于与所述座椅靠背连接,所述连接座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连接座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座椅靠背的第一部分对应,所述连接座的第二部分与所述座椅靠背的第二部分对应,所述肩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的第一部分可枢转连接,所述导引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的第二部分可枢转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飞刘骋远马建良林方王高磊刘佳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