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泡茶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29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泡茶壶,壶体,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玻璃容器和设于玻璃容器内部的茶篮组件,所述茶篮组件上设于第一磁性件;升降组件,设于所述玻璃容器与手柄之间的安装腔内,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以及设于容纳腔内的第二磁性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茶篮组件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力连接;蠕动泵组件,所述蠕动泵组件通过水管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蠕动泵组件驱动水管内的液体向容纳腔内抽或送以驱动第二磁性件在容纳腔内的运动,用于控制茶篮组件在所述玻璃容器内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升降组件设计一种新的驱动方式,简化结构,减少成本且易于维护,运行噪声小,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泡茶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泡茶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自动泡茶壶为了实现茶水分离,一般都设置了升降组件以实现茶篮的自动升降,升级组件一般采用机械驱动的方式实现升降运动,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511327U,授权公告日为2020.09.18,名称为“一种智能泡茶壶”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茶壶,包括茶壶体、设置在所述茶壶体上的茶壶盖,所述茶壶盖中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主控电路板和电池,所述茶壶盖向所述茶壶体内延伸设置有金属管体,所述金属管体上套设有升降茶漏,所述金属管体内设置有升降丝杆,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与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所述升降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带动所述升降茶漏在所述金属管体上下移动。
[0003]但是上述技术中升降组件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存在一些缺点,传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易维护,因此,升降组件需要另外的驱动方式来克服以上缺点。
[0004]又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463662U,授权公告日为2019.02.05,名称为“一种饮料冲泡装置”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饮料冲泡装置,包括壶体以及位于壶体内的加热盘和茶叶篮,所述壶体内固定有气缸机构装置,所述气缸机构装置的内腔中具有运动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连接于茶叶篮;所述机构上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用于向所述气缸机构装置输送驱动气体以驱使所述第二磁性件带动所述茶叶篮在壶体内移动。
[0005]但是在自动泡茶壶中应用气动方式驱动升降组件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如噪声较大,需要经常维护,使用寿命短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自动泡茶壶上升降组件存在驱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易维护、噪声较大、需要经常维护、使用寿命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泡茶壶,为升降组件设计一种新的驱动方式,简化结构,减少成本且易于维护,运行噪声小,使用寿命长。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泡茶壶,壶体,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玻璃容器和设于玻璃容器内部的茶篮组件,所述茶篮组件上设于第一磁性件;升降组件,设于所述玻璃容器与手柄之间的安装腔内,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以及设于容纳腔内的第二磁性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茶篮组件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力连接;蠕动泵组件,所述蠕动泵组件通过水管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蠕动泵组件驱动水管内的液体向容纳腔内抽或送以驱动第二磁性件在容纳腔内的运动,用于控制茶篮组件在所述玻璃容器内移动。
[0008]通过本设置,升降组件采取液压的方式驱动,由蠕动泵组件驱动水管中的流体流动,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二磁性件在容纳腔运动,通过蠕动泵组件正向或反向驱动来
实现第二磁性件的升或降,从而使得茶篮随第二磁性件自动升降,这种驱动方式相对电机驱动方式结构更为简单,零件减少,成本更低,相比气动方式不需要经常添加润滑油更易维护、使用寿命更长,同时流体会降低第二磁性件升降时所产生的噪音,升降过程中更静音。另外,所述升降组件设在壶体外,壶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手柄,手柄内具有安装腔,升降组件设在安装腔中。通过本设置,升降组件安装在壶体外侧,这样可以增加壶体的有效容积,壶体内只有茶篮,整洁美观,同时减少壶体内死角,方便清洗。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蠕动泵组件的一端通过所述水管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出口连通,所述蠕动泵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的第二出口连通,所述蠕动泵组件与升降组件之间通过水管形成循环水路。即,所述容纳腔的两端分别具有出口,水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出口与容纳腔连通,蠕动泵组件设在两个出口之间的水管上。通过本设置,容纳腔上设有两个出口,水管是一个循环水路,流体可在水管中循环流动,蠕动泵组件正向工作时,流体从一侧出口向上流入容纳腔,在流体的压力下推动第二磁性件往上运动,到达上极限点停止;蠕动泵组件反向工作时,流体从另一侧出口向下流入容纳腔,在流体的压力下推动第二磁性件往下运动,到达下极限点停止。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包括两端开口的导向件、分别与两端开口密封安装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二盖体上设有第二出口。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用于收纳液体储水箱,所述储水箱、蠕动泵组件和升降组件依次通过水管连通。即:容纳腔的一端具有出口,水管的一端与储水箱连通,水管的另一端通过该出口与容纳腔连通,蠕动泵组件设在储水箱与出口之间的水管上。通过本设置,容纳腔上只设有一个出口,同时配备一个可盛装流体的储水箱,蠕动泵组件正向工作时,流体从储水箱中通过水管抽到出口一侧的容纳腔中,推动其内部的第二磁性件往上运动,到达上极限点停止;当蠕动泵组件反向工作时,此时会把出口一侧的容纳腔中的流体倒吸回储水箱内,当流体抽向储水箱时,流体与第二磁性件之间会形成一段密闭空气柱,借助空气柱的吸力,第二磁性件会向下运动,到达下极限点停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至少包括一端具有开口的导向件、与开口密封安装的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第一出口,所述蠕动泵组件通过水管与第一出口连通。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箱设于所述手柄内或者玻璃容器的下方。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隔离件。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盖体或者第二盖体通过扣合结构与所述导向件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管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或者,所述手柄包括握手部,所述水管设于所述握手部内;或者,所述升降组件竖直设置于所述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水管包括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连接且沿着所述壳体的外侧并排向下延伸。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蠕动泵组件设于玻璃容器的下方;或者,还包括电源底座,所述蠕动泵组件设于所述电源底座内。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升降组件采取液压的方式驱动,由蠕动泵组件驱动水管中的流体流动,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二磁性件在容纳腔运动,通过蠕动泵组件正向或反向驱动来实现第二磁性件的升或降,从而使得茶篮随第二磁性件自动升降,这种驱动方式相对电机驱动方式结构更为简单,零件减少,成本更低,相比气动方式不需要经常添加润滑油
更易维护、使用寿命更长,同时流体会降低第二磁性件升降时所产生的噪音,降低运行噪音;2)提供了两者液压驱动方式,一种容纳腔上具有单侧出口,第二磁性件在液压力或空气柱吸力的驱动下可沿壳体上下滑动,从而带动茶篮在壶体中升降,这种驱动方式可以布置较少的水管,简化结构;另一种容纳腔上具有双侧出口,第二磁性件在上下两侧的液压力驱动下可沿壳体上下滑动,从而带动茶篮在壶体中升降,这种驱动方式双侧的液压驱动力均衡,茶篮升降速度能够保持一致,稳定性较高;3)升降组件可以设置在壶体外的手柄中,可以增加壶体的有效容积,壶体内只有茶篮,整洁美观,同时减少壶体内死角,方便清洗;升降组件也可以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泡茶壶,其特征在于:壶体,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玻璃容器和设于玻璃容器内部的茶篮组件,所述茶篮组件上设有第一磁性件;升降组件,设于所述玻璃容器与手柄之间的安装腔内,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以及设于容纳腔内的第二磁性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茶篮组件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力连接;蠕动泵组件,所述蠕动泵组件通过水管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蠕动泵组件驱动水管内的液体向容纳腔内抽或送以驱动第二磁性件在容纳腔内的运动,用于控制茶篮组件在所述玻璃容器内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泡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组件的一端通过所述水管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出口连通,所述蠕动泵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的第二出口连通,所述蠕动泵组件与升降组件之间通过水管形成循环水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泡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两端开口的导向件、分别与两端开口密封安装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二盖体上设有第二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泡茶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收纳液体储水箱,所述储水箱、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周凯徐春辉郭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