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09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池和双层金属网,所述集液池设置在地下,所述双层金属网设置在所述集液池上方的地面上并且完全覆盖集液池上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隔离外部火源,有效阻隔火焰传播。隔火焰传播。隔火焰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

技术介绍

[0002]LNG液化厂或接收站中集液池是收集泄漏LNG的重要设施,但集液池一旦发生LNG池火,燃烧火焰迅速蔓延,对周围人和环境的热辐射危害十分严重。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高倍数泡沫和干粉等灭火剂对LNG池火进行控制。然而,高倍数泡沫因其含有水不能有效压制池火,初期反而使火焰明显增大,直接威胁现场消防灭火人员的生命安全。干粉仅可短暂压制且无法保持清洁,抑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0003]因此,有必要根据LNG池火的特点设置一种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该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集液池发生LNG池火,燃烧火焰迅速蔓延,对周围人和环境的热辐射危害严重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池和双层金属网,所述集液池设置在地下,所述双层金属网设置在所述集液池上方的地面上并且完全覆盖集液池上缘。
[0007]进一步,所述双层金属网包括框架结构和连接所述框架结构的不锈钢编织网。
[0008]进一步,所述框架结构由多个方管焊接而成的矩形方框。
[0009]进一步,所述不锈钢编织网包括上不锈钢编织网和下不锈钢编织网,所述上不锈钢编织网平铺设置在所述方管上端面,所述下不锈钢编织网设置在所述方管的下端面。
[0010]进一步,所述上不锈钢编织网的规格为8目,所述下不锈钢编织网的规格为30目。
[0011]进一步,所述上不锈钢编织网和所述下不锈钢编织网之间的间距为15mm ~40mm。
[0012]进一步,还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方管沿其中心轴线设置有单排螺孔,所述方管下端面对应螺孔处均固定安装有所述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上不锈钢编织网、所述方管和所述下不锈钢编织网后旋拧所述螺母。
[0013]进一步,所述螺孔直径为M6~M12。
[0014]进一步,相邻所述螺孔之间的间距为300mm。
[0015]进一步,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与上不锈钢编织网、螺母与下不锈钢编织网之间均设有固定压紧用垫片。
[001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该用于LNG液化厂或接收站的集液池,通过设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推广使用;操作简便,便于维护;隔离外部火源,直接抑制LNG集液池发生池火;有效阻隔火焰传播、减缓LNG蒸发速率以及促进稳定燃烧,从而抑制池火严重升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的双层金属网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的双层金属网结构局部示意图。
[0020]其中,1

集液池;2

双层金属网;3

方管;4

螺孔;5

上不锈钢编织网;6
‑ꢀ
下不锈钢编织网;7

螺栓;8

垫片;9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包括集液池1和双层金属网2,集液池1设置在地下,双层金属网2设置在集液池1 上方的地面上并且完全覆盖集液池1上缘。
[0023]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该用于LNG液化厂或接收站的集液池,通过设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推广使用;操作简便,便于维护;双层金属网 2隔离外部火源,直接抑制LNG集液池发生池火;有效阻隔火焰传播、减缓 LNG蒸发速率以及促进稳定燃烧,从而抑制池火严重升级。
[0024]具体的,双层金属网2包括框架结构和连接框架结构的不锈钢编织网,阻断火焰传播效果好。
[0025]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框架结构由多个方管3焊接而成的矩形方框,稳定性强。
[0026]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不锈钢编织网包括上不锈钢编织网5和下不锈钢编织网6,上不锈钢编织网5平铺设置在方管3上端面,下不锈钢编织网6设置在方管3的下端面。
[0027]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上不锈钢编织网5的规格为8目,下不锈钢编织网6的规格为30目。
[0028]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上不锈钢编织网5和下不锈钢编织网6之间的间距为15mm~40mm。
[0029]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还包括螺栓7和螺母9,方管3沿其中心轴线设置有单排螺孔4,方管3下端面对应螺孔4处均固定安装有螺母9,螺栓 7穿过上不锈钢编织网、方管3和下不锈钢编织网后旋拧螺母9。
[0030]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螺孔4直径为M6~M12。
[0031]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相邻螺孔4之间的间距为300mm。
[0032]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螺栓7的螺栓头与上不锈钢编织网5、螺母9与下不锈钢编织网6之间均设有固定压紧用垫片8。
[00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
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池和双层金属网,所述双层金属网包括框架结构和连接所述框架结构的不锈钢编织网,所述集液池设置在地下,所述双层金属网设置在所述集液池上方的地面上并且完全覆盖集液池上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由多个方管焊接而成的矩形方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编织网包括上不锈钢编织网和下不锈钢编织网,所述上不锈钢编织网平铺设置在所述方管上端面,所述下不锈钢编织网设置在所述方管的下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抑制LNG池火效能的集液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不锈钢编织网的规格为8目,所述下不锈钢编织网的规格为30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抑制LNG池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好许晓丽李凌方周爽毛伟志李小鹏王毅蒋薇覃柳莎符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