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599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化搅拌器,属于搅拌领域,包括乳化搅拌装置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机壳和电机,机壳包括依次连接的顶盖、机壳主体和底盖,顶盖的后侧壁向内凹陷以形成功能凹槽,功能凹槽的上侧壁配置为提手、下侧壁设置有多个散热孔;乳化搅拌装置包括支架、罩壳、转轴和叶轮,支架固定安装在底盖的底面,罩壳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罩壳的底壁敞开、顶壁设置有第二通孔,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架且顶端与电机连接,转轴的底端从罩壳的顶壁上的通孔伸入至罩壳内并与叶轮连接,罩壳的顶壁设置有多个透水孔,叶轮朝向罩壳顶壁的一侧为剪切平面,剪切平面与罩壳的顶壁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不但拓展了乳化功能,还便于提拿和防尘。提拿和防尘。提拿和防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化搅拌器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
,特别涉及一种乳化搅拌器。

技术介绍

[0002]搅拌器是液体混和搅拌的实验设备,是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器件,适用于生物、理化、化妆品、保健品、食品、试剂等实验领域。
[0003]但是现有的搅拌器的功能较为单一,只具有搅拌功能,而实验常用的溶液在配置时,除了要求充分混合外,通常还有其他方面的要求,例如乳化。
[0004]另外,现有的电动搅拌器,其用于保护电机的机壳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例如不方便提拿,需要专门设计外凸的提手,导致整体外形不够美观协调,另外,散热结构的设计也不够隐蔽,容易进入灰尘、液体等,从而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搅拌器功能单一、不便于提拿以及防尘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化搅拌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乳化搅拌器,包括乳化搅拌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所述机壳内的电机,所述机壳包括机壳主体、顶盖和底盖,所述机壳主体周向封闭且顶端和底端均敞开,所述顶盖的底部敞开且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机壳主体的顶端,所述底盖的顶部敞开且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机壳主体的底端,且所述底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其中,所述顶盖的后侧壁向内凹陷以形成功能凹槽,且所述功能凹槽的上侧壁配置为提手,所述功能凹槽的下侧壁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0008]所述乳化搅拌装置包括支架、罩壳、转轴和叶轮,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盖的底面,所述罩壳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罩壳的底壁敞开、顶壁设置有第二通孔以使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且所述转轴的顶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机械连接,所述转轴的底端从所述罩壳的顶壁上的通孔伸入至所述罩壳内,所述叶轮位于所述罩壳内,且所述叶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的底端,所述叶轮为轴流式叶轮以将溶液从所述罩壳的底部吸入至所述罩壳内,且所述罩壳的顶壁设置有多个透水孔,其中,所述叶轮朝向所述罩壳顶壁的一侧为剪切平面,且所述剪切平面与所述罩壳的顶壁之间具有间隙。
[0009]优选的,所述叶轮包括轮体和多个叶片,所述轮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轴向孔,多个所述叶片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轮体的周向侧壁上;所述叶片的顶面为垂直于所述轮体轴线的平面,所述叶片的底面为相对于所述轮体轴线倾斜设置的斜面,且多个所述叶片的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以构成所述剪切平面,多个所述叶片的斜面向同一方向倾斜。
[0010]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连接杆和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顶端敞开且设置有连接法兰以连接所述底盖,所述连接套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轴孔;所述连接杆的两
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套以及所述罩壳上。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挡水板正对所述罩壳顶壁上的透水孔。
[0012]优选的,所述挡水板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转轴以及连接杆相适配的转轴穿孔和连接杆穿孔,以使所述挡水板相对所述支架可活动;且所述挡水板上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机壳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以固定所述调节杆的位置。
[0013]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定柱和锁紧螺钉,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盖上,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杆相适配的调节杆穿孔,所述固定柱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杆穿孔连通的锁紧螺孔,所述锁紧螺钉旋拧在所述锁紧螺钉内以压紧所述调节杆。
[0014]优选的,所述功能凹槽向上延伸至所述顶盖的顶部以使所述功能凹槽的上侧壁与所述顶盖的顶壁重合,所述功能凹槽向下延伸至所述顶盖的下端以使所述功能凹槽的下侧壁与所述顶盖的下端齐平。
[0015]优选的,所述功能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顶盖的左侧端面以及右侧端面,其中,所述功能凹槽的槽底上开设有开关安装孔、电连接器安装孔以及数据接头安装孔,所述开关安装孔上安装有开关,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孔上安装有电连接器,所述数据接头安装孔上安装有数据接头。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或者所述机壳主体内,且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与无刷电机电连接的电机接口,以及与开关、电连接器和数据接头电连接的接口。
[0017]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左侧壁或者右侧壁向内凹陷以成型有侧面凹槽,且所述侧面凹槽的槽底上设置有旋钮安装孔,所述旋拧安装孔上安装有调控旋钮;所述机壳主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有显示板安装槽,所述显示板安装槽上安装有显示面板,且显示板安装槽上开设有穿线孔以使所述显示面板的连接线缆穿过;所述顶盖的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上设置有保险丝安装孔,所述保险丝安装孔上安装有保险丝;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调控旋钮以及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的接口。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由于叶轮顶部的剪切平面、剪切平面与罩壳顶壁之间的间隙以及罩壳顶壁上透水孔的设置,使得叶轮在转动时,能够将溶液吸入罩壳内并通过透水孔向外吐出,从而使溶液翻腾,形成搅拌效果,还能够利用由叶片顶面构成的剪切平面与透水孔之间的位置关系,形成对溶液的剪切效果,从而具备乳化能力,使得搅拌和乳化相结合,提高装置的多功能性和实用性;其次由于在顶盖的后侧壁成型向内凹陷的功能凹槽,以及配置在该功能凹槽的上侧壁为提手、下侧壁设置有多个散热孔的设置,使得在不增加和改变机壳整体外形结构和造型的基础上,既能够方便提拿机壳,又能够使散热孔隐蔽以防止灰尘和液体等进入。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乳化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中乳化搅拌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

乳化搅拌装置、11

支架、111

连接套、112

连接杆、113

连接法兰、12

罩壳、 13

转轴、14

叶轮、141

轮体、142

叶片、15

透水孔、2

动力装置、21

顶盖、22

机壳主体、 23

底盖、24

功能凹槽、241

提手、242

散热孔、25

开关、26

电连接器、27

数据接头、28
‑ꢀ
侧面凹槽、29

调节旋钮、3

显示面板、4

保险丝、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化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乳化搅拌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所述机壳内的电机,所述机壳包括机壳主体、顶盖和底盖,所述机壳主体周向封闭且顶端和底端均敞开,所述顶盖的底部敞开且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机壳主体的顶端,所述底盖的顶部敞开且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机壳主体的底端,且所述底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其中,所述顶盖的后侧壁向内凹陷以形成功能凹槽,且所述功能凹槽的上侧壁配置为提手,所述功能凹槽的下侧壁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乳化搅拌装置包括支架、罩壳、转轴和叶轮,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盖的底面,所述罩壳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罩壳的底壁敞开、顶壁设置有第二通孔以使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且所述转轴的顶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机械连接,所述转轴的底端从所述罩壳的顶壁上的通孔伸入至所述罩壳内,所述叶轮位于所述罩壳内,且所述叶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的底端,所述叶轮为轴流式叶轮以将溶液从所述罩壳的底部吸入至所述罩壳内,且所述罩壳的顶壁设置有多个透水孔,其中,所述叶轮朝向所述罩壳顶壁的一侧为剪切平面,且所述剪切平面与所述罩壳的顶壁之间具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轮体和多个叶片,所述轮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轴向孔,多个所述叶片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轮体的周向侧壁上;所述叶片的顶面为垂直于所述轮体轴线的平面,所述叶片的底面为相对于所述轮体轴线倾斜设置的斜面,且多个所述叶片的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以构成所述剪切平面,多个所述叶片的斜面向同一方向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连接杆和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顶端敞开且设置有连接法兰以连接所述底盖,所述连接套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轴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套以及所述罩壳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化搅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挡水板正对所述罩壳顶壁上的透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岚誉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