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535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南极磷虾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料蒸煮;S2固液分离,将磷虾分离为固相和液相;S3干燥处理;S4制取磷虾干;S5制取磷虾粉;S6制取磷虾油,将S5中的颗粒二次粉碎后加入有机溶剂溶解,与S2中分离出的液相分别送入蝶式离心机中分离出油脂,将油脂送入闪蒸干燥机浓缩提纯制成含水量≤0.1%的磷虾油;S7成品打包。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船载技术提供资源并进行集成开发,能在保留最大营养成分地生产磷虾干、磷虾粉及磷虾油,同时能利用生产出的磷虾粉进一步制取磷虾油,提高磷虾油的得油率,且在保证食品的鲜度的同时缩短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南极磷虾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南极磷虾含有丰富的磷脂、虾青素和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很高。
[0003]由于南极磷虾体内含有多酚酶、蛋白酶、脂肪酶等活性很强的酶,死后其体内脂肪组织和肌肉会在酶的作用下快速分解。陆用加工厂通常取用的冷冻的南极磷虾,其有益的营养含量减少,无益的氧化物及氟含量逐步增多,因此为了保证其体内营养成分的完整性,需要在捕获后立刻进行加工,通常船载磷虾加工厂在1~3小时内迅速加工,采用冷冻、加热、酶灭、提取、防氧、防腐等手段将南极磷虾加工成不同的产品,并配备食品装置加以检测。
[0004]目前,船载南极磷虾加工固液分离后固相纯用于制成磷虾粉、磷虾干,磷虾油仅从液相中提取,得油率十分低下,未能形成产业化生产线。由液相提取磷虾油的得油率仅为0.12%(按液相的油脂含量为 1.5%),若采用磷虾粉为原料(油脂含量14.3%)有机溶剂技术提油,得油率能达到4.5

6.1%,相比液相提取增多40

50倍。由于船载磷虾生产线尚未开发多肽磷虾粉食品,含油的磷虾粉整体经济效益不高。
[0005]本技术预开发一种利用磷虾粉与液相结合的提油技术,用于提升船载南极磷虾加工生产线的整体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提升生产线整体经济效益的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装置及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装置及方法一种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配料蒸煮,将捕获的磷虾处理后送入蒸煮器中蒸煮;
[0009]S2固液分离,将蒸煮后的磷虾送入分离机中,将磷虾分离为固相和液相;
[0010]S3干燥处理,将S2分离出的固相送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降低其含水量;
[0011]S4制取磷虾干,将干燥处理至含水量≤25%的固相加工制成磷虾干;
[0012]S5制取磷虾粉,将干燥处理至含水量≤10%的固相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直径6~8mm的颗粒后加工制成磷虾粉;
[0013]S6制取磷虾油,将S5中的颗粒二次粉碎后加入有机溶剂溶解,与 S2中分离出的液相分别送入蝶式离心机中分离出油脂,将油脂送入闪蒸干燥机浓缩提纯制成含水量≤0.1%的磷虾油;
[0014]S7成品打包,将制取的磷虾干、磷虾粉及磷虾油分别打包入库。
[0015]优选的,所述将捕获的磷虾处理后送入蒸煮器中蒸煮具体步骤为:将磷虾分级加热蒸煮,先将磷虾送入一级蒸煮机中加热2~3mins至 45~55℃,然后送入二级蒸煮机中加热2~3mins至80~90℃。
[0016]优选的,所述将S5中的颗粒二次粉碎后加入有机溶剂溶解具体步骤为:将S4中的颗粒二次粉碎为3~5mm的颗粒,加入有机溶剂混合搅拌溶解后静置1~2h。
[0017]优选的,所述S2固液分离的具体步骤为:将蒸煮后的磷虾送入缓冲罐储存,将缓冲罐内的磷虾泵送至分离机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液相及含水量为30%~40%的固相。
[0018]优选的,所述S3干燥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S2分离出的固相送至干燥机进行热烘干燥,热烘干燥的温度为75~85℃,干燥后送入冷却机进行冷却。
[0019]优选的,所述S3干燥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S2分离出的固相送至干燥机进行冷冻干燥,预先将温度降至

35~

30℃,压力调节至 600~620PA,然后在真空条件下使水蒸气升华。
[0020]优选的,所述S4制取磷虾干的具体步骤为:将干燥处理至含水量≤25%的固相送至分离罐,通过分离罐将粉尘分离出来后添加抗氧化剂制成磷虾干。
[0021]优选的,所述S7成品打包的具体步骤为:检测制取的磷虾干、磷虾粉及磷虾油内的粉尘含量及有机溶剂浓度后,将磷虾干、磷虾粉及磷虾油分别打包后放入冷库。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装置,包括:原料罐、蒸煮器、缓冲罐、分离机、干燥机、冷却机、分离罐、粉碎机、均料罐、过滤器、蝶式离心机、闪蒸干燥机及打包系统;
[0023]所述原料罐、所述蒸煮器、所述缓冲罐及所述分离机依次连接,所述分离机具有液相出口及固相出口;
[0024]所述液相出口与所述过滤器、所述蝶式离心机、所述闪蒸干燥机及所述打包系统依次连接;
[0025]所述固相出口与所述干燥机、所述冷却机、所述分离罐依次连接;所述分离罐包括位于上端的粉尘排出口、位于中部的粉料排出口及位于下端的磷虾干排出口;所述磷虾干排出口连接至所述打包系统,所述粉料排出口连接至所述粉碎机;所述粉碎机具有磷虾粉排出口及二次粉碎排出口,所述磷虾粉排出口连接至所述打包系统,所述二次粉碎出口通过所述均料罐连接至所述过滤器。
[0026]优选的,所述打包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打包机、封口机、金属探测仪及冷藏舱;所述封口机配置有用于填充氮气的加氮机构,所述金属探测仪用于探测封口后的产品,若检测到金属则能够进行报警并停止装置运行。
[0027]优选的,所述蒸煮器包括加热板及清洁刮刀,所述清洁刮刀贴合设于所述加热板的加热表面上,且所述清洁刮刀与所述加热板滑动连接。
[0028]优选的,所述蒸煮器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于所述加热板的上方,所述搅拌机构能够将蒸煮器内的磷虾混合均匀。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装置及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装置及方法利用船载技术提供资源并进行集成开发,首先配料蒸煮,刚捕捞上船的磷虾原料,送入原料罐,泵入蒸煮
设备实现分级蒸煮、固液分离、固相部分干燥粉碎、液相离心分离、打包线把磷虾油、磷虾粉及磷虾干产品按规格包装并入库,能制取磷虾干、磷虾粉及磷虾油产品,同时还能利用生产出的磷虾粉进一步制取磷虾油,提高磷虾油的得油率。本专利技术在保证食品的鲜度的同时缩短生产流程,将极大的提升船载加工线的产值。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取方法的流程框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1、原料罐;12、蒸煮器;13、缓冲罐;14、分离机;141、液相出口;142、固相出口;15、进料泵;21、干燥机;22、冷却机; 23、分离罐;231、粉尘排出口;232、粉料排出口;233、磷虾干排出口;24、粉碎机;241、磷虾粉排出口;242、二次粉碎排出口;25、卸料螺旋输送机;31、均料罐;32、过滤器;33、蝶式离心机;34、闪蒸干燥机;51、打包机;52、封口机;53、金属探测仪;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配料蒸煮,将捕获的磷虾处理后送入蒸煮器中蒸煮;S2固液分离,将蒸煮后的磷虾送入分离机中,将磷虾分离为固相和液相;S3干燥处理,将S2分离出的固相送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降低其含水量;S4制取磷虾干,将干燥处理至含水量≤25%的固相加工制成磷虾干;S5制取磷虾粉,将干燥处理至含水量≤10%的固相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直径6~8mm的颗粒后加工制成磷虾粉;S6制取磷虾油,将S5中的颗粒二次粉碎后加入有机溶剂溶解,与S2中分离出的液相分别送入蝶式离心机中分离出油脂,将油脂送入闪蒸干燥机浓缩提纯制成含水量≤0.1%的磷虾油;S7成品打包,将制取的磷虾干、磷虾粉及磷虾油分别打包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捕获的磷虾处理后送入蒸煮器中蒸煮具体步骤为:将磷虾分级加热蒸煮,先将磷虾送入一级蒸煮机中加热2~3mins至45~55℃,然后送入二级蒸煮机中加热2~3mins至80~9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S5中的颗粒二次粉碎后加入有机溶剂溶解具体步骤为:将S4中的颗粒二次粉碎为3~5mm的颗粒,加入有机溶剂混合搅拌溶解后静置1~2h。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固液分离的具体步骤为:将蒸煮后的磷虾送入缓冲罐储存,将缓冲罐内的磷虾泵送至分离机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液相及含水量为30%~40%的固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干燥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S2分离出的固相送至干燥机进行热烘干燥,热烘干燥的温度为75~85℃,干燥后送入冷却机进行冷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载的磷虾粉、磷虾干及磷虾油的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干燥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S2分离出的固相送至干燥机进行冷冻干燥,预先将温度降至

35~

30℃,压力调节至600~620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晓斌向功顺张骥伟郭锐张俊江高楚芝周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