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535044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包括:依据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车辆仿真模型,在各扭振模态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能量分析,获得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能量分析结果;根据各所述能量分析结果,优化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车辆部件的力学参数。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的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确度低的技术问题。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对于前置后驱车辆的振动问题,例如,由低转速到高转速的加速以及滑行过程中,由发动机燃烧激励和传动系统的固有振动模态耦合所引起的振动,经过变速箱、传动轴、差速器、后桥传递至车身,引起的车内噪声、座椅振动等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问题,现有技术在进行传动系统NVH性能优化时普遍采取实车试验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于依赖技术人员的经验作出主观判断来优化车辆部件力学参数,导致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的准确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所述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包括:
[0005]依据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车辆仿真模型,在各扭振模态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能量分析,获得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能量分析结果;
[0006]根据各所述能量分析结果,优化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车辆部件的力学参数。
[000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装置,所述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装置应用于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设备,所述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装置包括:
[0008]能量分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车辆仿真模型,在各扭振模态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能量分析,获得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能量分析结果;
[0009]参数优化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能量分析结果,优化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车辆部件的力学参数。
[001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实体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所述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的程序,所述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述的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的步骤。
[00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的程序,所述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的步骤。
[00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的步骤。
[001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相比现有技术采用实车试验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本申请首先依据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车辆仿真模型,在各扭振模态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能量分析,获得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能量分析结果,实现了在设计阶段根据能量分析的客观结果定位引起问题的主要部件,再根据各所述能量分析结果,优化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车辆部件的力学参数,通过能量分析结果实现了精准对引起振动问题的主要车辆部件的力学参数进行优化,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依赖技术人员主观判断精准性低的缺陷,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的准确度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申请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25的流程示意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0019]本申请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一
[0022]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发动机燃烧激励和传动系统的固有振动模态耦合所引起的振动,经过变速箱、传动轴、差速器、后桥传递至车身,引起的车内噪声、座椅振动等问题,目前普遍采用实车试验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车辆部件力学参数进行优化,但这种方式依赖技术人员的经验作出主观判断,导致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的准确度不高。
[00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在本申请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包括:
[0024]步骤S10,依据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车辆仿真模型,在各扭振模态下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能量分析,获得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能量分析结果;
[0025]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依据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车辆仿真模型可以为车辆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模型,用于模拟所述目标车辆的运行过程。所述能量分析结果包括能量感度排序统计图,所述能量感度排序统计图
为各所述目标车辆中部件的能量在总能量中的占比信息可视化结果,能量感度表征各所述主要部件对所述系统扭振响应结果的影响程度。
[0026]作为一种示例,步骤S10包括:获取目标车辆对应的车辆CAE仿真模型以及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工作参数,通过将所述工作参数输入所述车辆CAE仿真模型,模拟所述目标车辆的运行过程,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系统扭振频率;根据所述系统扭振频率进行模态参与因子分析,获得能量感度排序统计图,其中,所述工作参数可以为惯量、尺寸、档位等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0027]其中,所述依据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车辆仿真模型,在各扭振模态下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能量分析,获得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能量分析结果的步骤包括:
[0028]步骤S11,获取车辆运行参数,通过将所述车辆运行参数输入所述目标车辆仿真模型中模拟所述目标车辆的运行过程,检测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扭振响应,得到系统扭振响应结果;
[0029]作为一种示例,步骤S11包括:获取车辆运行参数,所述车辆运行参数可以为实际工况,所述实际工况包括惯量、尺寸、档位等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通过将所述实际工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包括:依据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车辆仿真模型,在各扭振模态下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能量分析,获得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能量分析结果;根据各所述能量分析结果,优化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车辆部件的力学参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车辆仿真模型,在各扭振模态下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能量分析,获得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能量分析结果的步骤之前,所述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车辆中各车辆部件对应的车辆部件参数,依据所述车辆部件参数建立网格模型,其中,所述网格模型用于表征各所述车辆部件的部件力学参数和各所述车辆部件之间的部件位置关系;基于各所述部件力学参数和所述部件位置关系,将各所述车辆部件对应的仿真车辆部件进行连接,获得初始车辆仿真模型;对所述初始车辆仿真模型进行校准,获得目标车辆仿真模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分析结果包括能量感度排序统计图,所述依据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车辆仿真模型,在各扭振模态下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能量分析,获得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能量分析结果的步骤包括:获取车辆运行参数,通过将所述车辆运行参数输入所述目标车辆仿真模型中模拟所述目标车辆的运行过程,检测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扭振响应,得到系统扭振响应结果;确定所述系统扭振响应结果对应的系统扭振频率和对应的系统扭振传递函数;获取各模式车辆运行参数,通过将各所述模式车辆运行参数输入所述目标车辆仿真模型中模拟所述目标车辆的运行过程,检测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扭振响应,得到各模式系统扭振响应结果;根据所述系统扭振频率,对所述各模式系统扭振响应结果进行模态参与因子分析,得到各扭振模态;根据所述车辆运行参数和所述系统扭振传递函数,计算所述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动能和对应的应变能,得到各所述扭振模态对应的动能分析结果和对应的应变能分析结果;对各所述动能分析结果和各所述应变能分析结果进行感度排序统计,得到所述能量感度排序统计图。4.如权利要求3所述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扭振响应结果中至少包括一激励信号和一系统扭振响应信号,所述确定所述系统扭振响应结果对应的系统扭振频率和对应的系统扭振传递函数的步骤包括:对所述系统扭振响应信号进行频谱特性分析识别,得到频谱特性分析识别结果;在所述频谱特性分析识别结果各振幅中筛选目标振幅,将所述目标振幅对应的振动频率作为所述系统扭振频率;根据所述激励信号和所述系统扭振响应信号,计算得到所述系统扭振传递函数。5.如权利要求3所述车辆部件力学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系统扭振频率,对所述各模式系统扭振响应结果进行模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庚王田修倪小波常光宝黄金旺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