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充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483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充气泵,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泵体,泵体包括电机和与电机机轴连接的叶轮,叶轮位于封闭空间内,封闭空间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延伸至壳体,便携式充气泵设有用于将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封闭的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与在壳体上将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密封时,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外侧面与壳体外侧面齐平,通过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可以将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与外界分隔开,提高充气泵的防水性能,且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安装之后,与充气泵的表面齐平,具有一定的隐藏效果,不会破坏充气泵的整体性,从而使得充气泵整体更为美观。观。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充气泵


[0001]本技术涉及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充气泵。

技术介绍

[0002]充气泵,是通过电机的工作来控制叶轮的转动,从而达到充气或抽气的工具,为了实现抽气与充气,需要将叶轮与外界连通,因此需要在充气泵的上设置对应的开口,用于气体的流动,同时,开口位置也是用于连接气嘴,进行充气或抽气,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连接气嘴、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一般都是将在壳体设置有凸出的开口,这样机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性,同时也会影响充气泵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充气泵。
[0004]一种便携式充气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泵体,所述泵体包括电机和与电机机轴连接的叶轮,所述叶轮位于封闭空间内,所述封闭空间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延伸至壳体,所述便携式充气泵设有用于将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封闭的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与在壳体上将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密封时,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外侧面与壳体外侧面齐平。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充气泵还包括气嘴,所述气嘴通过第一连通口和/或第二连通孔与封闭空间内连通。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为硅胶材质制作。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分隔层,所述电机机体固定在分隔层下侧位置,电机机轴穿过分隔层至分隔层上侧,所述叶轮位于分隔层上侧,所述叶轮上侧设有密封盖,所述分隔层与密封盖形成封闭空间。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外侧设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延伸至壳体顶部;
[0009]所述分隔层侧壁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外侧设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延伸至壳体侧壁。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源,所述电源位于分隔层下侧。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电源输入端子和电源输出端子,用于给电源充电,以及用于电源对外部供电。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用于容纳电源输入端子和电源输出端子的开口,所述开口位置设有下密封圈。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顶部设有透光盖,所述透光盖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透光盖下侧设有灯珠。
[0014]上述便携式充气泵,在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位置连接气嘴,在电机启动之后,在叶轮的作用下,外界空气经过第一连通口至叶轮,然后至第二连通口排出,从而形成充气
泵的充气或抽气功能,在此时,由于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因此,可以将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与外界分隔开,提高充气泵的防水性能,且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安装之后,与充气泵的表面齐平,具有一定的隐藏效果,不会破坏充气泵的整体性,从而使得充气泵整体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便携式充气泵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便携式充气泵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便携式充气泵部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便携式充气泵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便携式充气泵叶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便携式充气泵第一连通口安装气嘴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便携式充气泵第二连通口安装气嘴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壳体;11、分隔层;21、电机;22、叶轮;23、封闭空间;24、第一连通口;25、第二连通口;26、密封盖; 261、第一开口;262、第一连通管;271、第二开口;272、第二连通管;31、第一密封垫;32、第二密封垫;4、气嘴;51、透光盖;52、灯珠;6、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便携式充气泵,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泵体,所述泵体包括电机21和与电机21机轴连接的叶轮22,所述叶轮22位于封闭空间23内,所述封闭空间23设有第一连通口24和第二连通口25,所述第一连通口24和第二连通口25延伸至壳体1,所述便携式充气泵设有用于将第一连通口24和第二连通口25封闭的第一密封垫31和第二密封垫32,所述第一密封垫31和第二密封垫32与在壳体1上将第一连通口24和第二连通口25密封时,所述第一密封垫31和第二密封垫32外侧面与壳体1外侧面齐平。
[0027]由于第一连通口24和第二连通口25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垫31和第二密封垫32,因
此,可以将第一连通口24和第二连通口25与外界分隔开,提高充气泵的防水性能,且第一密封垫31和第二密封垫32安装之后,与充气泵的表面齐平,具有一定的隐藏效果,不会破坏充气泵的整体性,从而使得充气泵整体更为美观。
[0028]对于壳体1的整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在将壳体1设置为圆柱形(如图中圆柱形不同位置直径不同)时,由于壳体1的侧面为弧面,因此,此时将对应的第二密封垫32外表面设置为弧面,这样在将第二密封垫32固定在第二连通口25外侧之后,第二密封垫32不高于壳体1外侧面,从而不会影响整体的美观,当然,在将壳体1设置为矩形时,此时壳体1侧面为平面,可以将第二密封垫32外表面设置为平面,因此,对于第一密封垫31和第二密封垫32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壳体1外表面的形状来设置,在将第一密封垫31和第二密封垫32安装之后,与壳体1外侧面齐平即可,这样不仅可以形成对于第一连通口24和第二连通口25的密封,还可以保持壳体1的整体形状一体性,使得充气泵整体更为美观。
[0029]当然,为了提高第一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泵体,所述泵体包括电机和与电机机轴连接的叶轮,所述叶轮位于封闭空间内,所述封闭空间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延伸至壳体,所述便携式充气泵设有用于将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封闭的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与在壳体上将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密封时,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外侧面与壳体外侧面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充气泵还包括气嘴,所述气嘴通过第一连通口和/或第二连通孔与封闭空间内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为硅胶材质制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分隔层,所述电机机体固定在分隔层下侧位置,电机机轴穿过分隔层至分隔层上侧,所述叶轮位于分隔层上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玉琴
申请(专利权)人:艺华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