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冶渣复合矿物掺合料的制备方法,生产原料包括复合工业冶渣,所述复合工业冶渣包括如下质量比例的各组分:粒化电炉磷渣50~60份,锂渣20~30份,钒钛矿渣20~25份。其优点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提出采用由粒化电炉磷渣、锂渣、钒钛矿渣组成的复合工业冶渣作为高性能复合矿物掺合料的生产原料;实验表明,当作为水泥掺合料使用时,粒化电炉磷渣、锂渣、钒钛矿渣之间能够形成明显的协同激发促进的效果,显著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活性性能和流动性能,且放射性合格,原材料成本与工艺成本低廉,对工艺设备要求低。对工艺设备要求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冶渣复合矿物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矿物掺合料
,尤其是一种混凝土复合矿物掺合料。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冶渣是工业及城市发展的伴随物,具有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的特点,各类工业冶渣的来源、形态、物化性质等存在较大差别,需针对各类固废的特性进行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如工业冶渣未进行处置,其将通过不同途径对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如工业冶渣在露天场所堆存,可能与空气发生氧化、分解及溶滤等作用,造成土体和水污染。
[0003]西南地区是我国主要黄磷、锂、钒钛资源的主要产区,同时也副产了大量粒化电炉磷渣、锂渣、钒钛矿渣,由于这些冶渣普遍存在性能缺陷,如粒化电炉磷渣普遍放射性偏高,锂渣SO3含量高,需水量比高,钒钛矿渣活性差等,导致其建材资源化利用程度较低。如能够将工业冶渣资源化为建筑材料原材料,不仅可资源化绿色化处置工业冶渣,又可以满足建材工业对资源的需求,对减少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破坏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0004]因此,如何克服工业冶渣作为矿物掺合料的缺陷,研发一种高性能复合矿物掺合料是本领域叩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提高工业冶渣作为矿物掺合料的物化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冶渣复合矿物掺合料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工业冶渣复合矿物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原料包括复合工业冶渣,所述复合工业冶渣包括如下质量比例的各组分:粒化电炉磷渣50~60份,锂渣20~30份,钒钛矿渣20~25份。
[0007]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上述粒化电炉磷渣即指的是采用电炉法制取黄磷后排出并经水淬处理的废渣;上述钒钛矿渣指的是以钒钛磁铁矿进行高炉冶铁副产的粒化高炉矿渣。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生产原料配方包括如下质量比例的各组分:所述复合工业冶渣100份,减水剂0.15~0.2份、助磨剂0.03~0.05份。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粒化电炉磷渣满足:P2O5质量分数≤3.0%,质量系数K≥1.1,物相中玻璃相≥80%,内照指数I
Ra
≤1.1,外照指数I
γ
≤1.1。
[0010]上述所述质量系数K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0011][0012]式中,w
CaO
‑
磷渣中氧化钙质量分数,%;
[0013]w
MgO
‑
磷渣中氧化镁质量分数,%;
[0014]‑
磷渣中三氧化二铝质量分数,%;
[0015]‑
磷渣中二氧化硅质量分数,%;
[0016]‑
磷渣中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锂渣为硫酸法炼锂副产的锂渣,且满足SiO2+Al2O3的质量分数≥65%,SO3质量分数≤7.0%,需水量比≤110%,内照指数I
Ra
≤0.8,外照指数I
γ
≤0.8。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钒钛矿渣TiO2质量分数≤20%,SO3质量分数≤3.0%,内照指数I
Ra
≤0.8,外照指数I
γ
≤0.8。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其含固量≥40%,减水率≥35%。本方案可有效改善复合矿物掺合料的流动性。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助磨剂为西卡早强型助磨剂,本方案可有效提升原料粉磨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0021]本专利技术具体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实施:
[0022]S1、将粒化电炉磷渣、锂渣、钒钛矿渣分别烘干至含水率≤1%;
[0023]S2、按照所述生产原料配方量取各原料;
[0024]S3、将量取的原料混合磨至比表面积为550~650m2/kg,即得到工业冶渣复合矿物掺合料。
[002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工业冶渣复合矿物掺合料,其即是由本专利技术的工业冶渣复合矿物掺合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得。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首次提出采用由粒化电炉磷渣、锂渣、钒钛矿渣组成的复合工业冶渣作为高性能复合矿物掺合料的生产原料;实验表明,当作为水泥掺合料使用时,粒化电炉磷渣、锂渣、钒钛矿渣之间能够形成明显的协同激发促进的效果,显著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活性性能和流动性能,且放射性合格,原材料成本与工艺成本低廉,对工艺设备要求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8]实施例一:
[0029]按照如下步骤制备复合矿物掺合料:
[0030]S1、按照如下质量比例的生产原料配方量取各原料:复合工业冶渣100份,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其含固量为40%,减水率为35%)0.16份、助磨剂(西卡早强型助磨剂)0.05份;所述复合工业冶渣由粒化电炉磷渣(P2O5的质量分数为2.7%,质量系数K=1.1,物相中玻璃相为82%,内照指数I
Ra
=1.1,外照指数I
γ
=0.9)、锂渣(硫酸法炼锂工艺副产的锂渣,SiO2+Al2O3的质量分数为70%,SO3质量分数为6.5%,需水量比为109%,内照指数I
Ra
为0.6,外照指数I
γ
为0.6)、钒钛矿渣(TiO2质量分数为15%,SO3质量分数为1.6%,内照指数I
Ra
为0.7,外照指数I
γ
为0.7)按照质量比50:30:20的比例组成;所述粒化电炉磷渣、锂渣、钒钛矿渣含水率分别为0.6%、0.7%、0.4%;
[0031]S2、将上述各原料混合磨至比表面积为600m2/kg,即可得到复合矿物掺合料。
[0032]实施例二:
[0033]按照如下步骤制备复合矿物掺合料:
[0034]S1、按照如下质量比例的生产原料配方量取各原料:复合工业冶渣100份,减水剂
(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其含固量为40%,减水率为35%)0.18份、助磨剂(西卡早强型助磨剂)0.05份;所述复合工业冶渣由粒化电炉磷渣(P2O5的质量分数为2.7%,质量系数K=1.1,物相中玻璃相为82%,内照指数I
Ra
=1.1,外照指数I
γ
=0.9)、锂渣(硫酸法炼锂工艺副产的锂渣,SiO2+Al2O3的质量分数为70%,SO3质量分数为6.5%,需水量比为109%,内照指数I
Ra
为0.6,外照指数I
γ
为0.6)、钒钛矿渣(TiO2质量分数为15%,SO3质量分数为1.6%,内照指数I
Ra
为0.7,外照指数I
γ
为0.7)按照质量比55:20:25的比例组成;所述粒化电炉磷渣、锂渣、钒钛矿渣含水率分别为0.6%、0.7%、0.4%;
[0035]S2、将上述各原料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业冶渣复合矿物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原料包括复合工业冶渣,所述复合工业冶渣包括如下质量比例的各组分:粒化电炉磷渣50~60份,锂渣20~30份,钒钛矿渣20~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冶渣复合矿物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原料配方包括如下质量比例的各组分:所述复合工业冶渣100份,减水剂0.15~0.2份、助磨剂0.03~0.0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冶渣复合矿物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化电炉磷渣满足:P2O5质量分数≤3.0%,质量系数K≥1.1,物相中玻璃相≥80%,内照指数I
Ra
≤1.1,外照指数I
γ
≤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冶渣复合矿物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系数K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式中,w
CaO
‑
磷渣中氧化钙质量分数,%;w
MgO
‑
磷渣中氧化镁质量分数,%;
‑
磷渣中三氧化二铝质量分数,%;
‑
磷渣中二氧化硅质量分数,%;
‑
磷渣中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冶渣复合矿物掺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涛,徐创霞,刘洋,毛海勇,黄昱霖,王远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