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鸿鹏专利>正文

一种燃气加热炉余热利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472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加热炉余热利用结构,包括炉体及位于炉体内的炉胆,炉胆内设置有装载工件的链船,链船由链条驱动,炉胆的背面设置有换热器,燃气接口、废气排放口、循环风进口和出风口,循环风进口通过管道将炉体顶部的空气引入换热器,出风口与炉胆内腔连通且出风口处设置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的出口设置有延伸至链船下方并吹向两边炉壁的侧风管,炉体中还设置有外接其它炉体的余热利用送风管道和余热利用回风管道,实现余热利用并作为其它炉体的热源。上述燃气加热炉余热利用结构中换热器布置在炉胆背面,结构合理紧凑,热交换效率高,充分利用了余热,降低了能源浪费。降低了能源浪费。降低了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加热炉余热利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炉
,尤其涉及一种燃气加热炉余热利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能源节约已经成为必然和社会共识。各种设备越来越朝向节省能源、使用方便、节约空间、安全高效、一机多能等特点的方向发展。铝制管行业的退火炉、固化炉、淬火炉、烘箱等作为工业制造中常用设备也不例外。
[0003]通常的退火炉、淬火炉、固化炉、烘箱的制造多采用电加热的形式,由于用电成本高于燃气成本,市面上出现了少量的燃气作为热源的加热炉,然而现有燃气炉的结构比较简单,本身换热效率低下,又把高达500度左右的余热直接排放,能耗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过高,造成极大的浪费。
[0004]现有燃气加热炉的结构是把换热器安装在换热仓内,热源把整个换热器进行加热,然后换热器对换热仓内空气进行辐射加热,热交换速度慢,进入换热仓的循环风并不是全部经过换热器温度最高的位置后才排出的,实际工作时风是从最短距离和压力最小的通道排出的,所以热交换器并没有把热能充分交换给循环风,燃烧热源在交换器里面从入口绕到排放口,没有经过不同温度的循环风进行交换而直接排出交换器,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另外,现有换热器一般置于炉体顶部,其体积过大与换热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设备整体过高,由于空间限制有时不足以在此基础上增加余热利用机构,导致整体既不科学也不经济,不符合当今社会向能源节约、空间节约等特点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加热炉余热利用结构,提高热交换效率,充分利用余热,降低能源浪费。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燃气加热炉余热利用结构,其包括炉体及位于炉体内的炉胆,炉胆内设置有装载工件的链船,链船由链条驱动,炉胆的背面设置有换热器,燃气接口、废气排放口、循环风进口和出风口,循环风进口通过管道将炉体顶部的空气引入换热器,出风口与炉胆内腔连通且出风口处设置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的出口设置有延伸至链船下方并吹向两边炉壁的侧风管,炉体中还设置有外接其它炉体的余热利用送风管道和余热利用回风管道,实现余热利用并作为其它炉体的热源。
[0008]特别地,炉体上设置有废气余热再利用接口。
[0009]特别地,换热器上设置有防爆泄压门。
[0010]特别地,炉胆的底部设置有漏斗式收集仓,漏斗式收集仓的上方设置有刮板,用于规整并收集工件。
[0011]特别地,炉体上设置有自动张紧机构,用于维持链条处于张紧状态。
[0012]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燃气加热炉余热利用结构相比现有机构具
有以下优点:
[0013]1)换热器布置在炉胆背面,热交换效率高,结构合理紧凑,有效解决了空间限制造成的设备无法安装使用问题;
[0014]2)循环风采用侧出风形式,使炉内温度更加均衡,且并非直接吹向工件或者直接向上吹,避免造成炉内温度不均;
[0015]3)由此可将头道工序的余热用于后道工序的热源,充分利用有效热源,大大降低总体能耗;
[0016]4)自动张紧机构可实现链条在高低温环境中保持合适张紧力;
[0017]5)采用刮板和漏斗式收集仓集中收集工件,操作方便;
[0018]6)换热器上的防爆泄压门提高了设备安全性,更加稳定、节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气加热炉余热利用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4]请参阅图1所示,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加热炉余热利用结构,包括炉体1及位于炉体1内的炉胆2,炉胆2内设置有装载工件的链船,链船由链条3驱动。需要说明的是,优选采用炉内上料形式代替传统炉外上料方式,由此,炉胆2相对密闭性更高,热损耗更低。
[0025]其中,炉胆2的背面设置有换热器4,背面排布方式相对于顶部安装方式可有效解决因厂房高度不够等场地因素造成的设备无法安装使用问题,适用性更高。
[0026]换热器4上设置有燃气接口16、废气排放口6、循环风进口17和出风口5。
[0027]燃气接口16连接燃烧器,给换热器4提供热源。
[0028]废气排放口6用于排出燃烧废气,也可作为余热利用的接口。
[0029]循环风进口17通过管道将炉体1顶部的空气引入换热器4。
[0030]出风口5与炉胆2内腔连通且出风口5处设置有循环风机10,循环风机10的出口设置有延伸至链船下方并吹向两边炉壁的侧风管11,侧向吹风而非直接吹向工件或者直接向上吹,可避免造成炉内温度不均达不到生产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
[0031]炉体1中还设置有外接其它炉体的余热利用送风管道7和余热利用回风管道8,实现余热利用并作为其它炉体的热源。
[0032]具体地,结合铝制管生产线的设备情况,可将退火炉工序的炉体1余热通过本实施例的换热器4利用到固化炉上,即头道工序的余热用于后道工序的热源,充分利用有效热源,大大降低总体能耗,降低生产成本,且后道工序的余热还可以继续利用在烘箱或作为其他用途的热源利用,直到完全利用。
[0033]另外,炉体1上设置有废气余热再利用接口9,可接烘箱等,进一步实现余热再利用。
[0034]炉胆2的底部设置有漏斗式收集仓12,漏斗式收集仓12的上方设置有刮板13,用于规整并收集工件。现有设备下料由多个收集槽,从炉胆2背面开多个小孔掏出,极为麻烦,由此,刮板13加漏斗式收集仓12形式,可以集中收集,收集容量更大,可降低人力成本。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加热炉余热利用结构,包括炉体及位于炉体内的炉胆,所述炉胆内设置有装载工件的链船,所述链船由链条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胆的背面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燃气接口、废气排放口、循环风进口和出风口,所述循环风进口通过管道将炉体顶部的空气引入换热器,所述出风口与炉胆内腔连通且出风口处设置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出口设置有延伸至链船下方并吹向两边炉壁的侧风管,所述炉体中还设置有外接其它炉体的余热利用送风管道和余热利用回风管道,实现余热利用并作为其它炉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鸿鹏
申请(专利权)人:郭鸿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