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片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455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0
本申请公开了绝缘片和电池,绝缘片包括第一基片、第二基片、第三基片和第四基片,第一基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对设置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绝缘片按沿第二边、第三边以及第四边折起后为具有顶部开口的中空方体结构,第一基片形成中空方体结构的第一侧面,第二基片形成中空方体结构的底面,第三基片和第四基片共同形成中空方体结构除第一侧面外的其余侧面,第二基片折叠部搭接于中空方体结构的侧面的内表面上。由此,可以对裸电芯进行较好的绝缘保护。好的绝缘保护。好的绝缘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绝缘片和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能源领域,具体地,涉及绝缘片和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动力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和长使用寿命等优点,已经在各种电动工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汽车等各种电动交通工具。目前多数的动力电池,一般将裸电芯直接入壳封装,然后注入电解液再经顶封而形成。但众所周知的是,电动汽车在行进过程中难免会发生颠簸、磕碰,从而对安装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造成震动和冲击,这样很容易使得裸电芯与铝壳或者钢壳接触引发短路问题。裸电芯绝缘片应运而生,裸电芯绝缘片作为电芯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电芯内部极组绝缘及防护,保护电芯内部安全性。目前的绝缘片存在结构较为复杂、制备成本高等问题。
[0003]因此,目前的绝缘片和电池仍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于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0005]相关技术中的裸电芯绝缘片在由底面向上弯折包裹电芯极组后,顶部与电芯通过盖板热熔定位,侧面通过粘贴绝缘胶带定位,底部角位包裹胶带绝缘及定位防护,其中:弯折位置及底部为开孔口设计。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裸电芯绝缘片胶带粘贴位置较多,电芯生产过程易产生弯折位置装配破损,返工率较高,使得生产效率明显降低,生产成本显著增高,且存在高压绝缘失效、底部防护失效问题,无法保护电芯的内部安全。
[0006]本申请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解决上述提及问题中至少一个。
[0007]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裸电芯的绝缘片,包括:第一基片,所述第一基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对设置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第二基片,所述第二基片位于所述第一基片的第二边,并与所述第一基片相连,所述第二基片包括相连的第二基片主体部和第二基片折叠部,所述第二基片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基片相连,所述第二基片折叠部位于所述第二基片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基片的一端;第三基片,所述第三基片位于所述第一基片的第三边,并与所述第一基片相连;第四基片,所述第四基片位于所述第一基片的第四边,并与所述第一基片相连;其中,所述绝缘片按沿所述第二边、所述第三边以及所述第四边折起后为具有顶部开口的中空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基片形成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基片形成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底面,所述第三基片和所述第四基片共同形成所述中空方体结构除所述第一侧面外的其余侧面,所述第二基片折叠部搭接于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侧面的内表面上。由此,可以对裸电芯进行较好的绝缘保护。
[0008]具体地,所述第三基片包括相连的第三基片主体部和第三基片折叠部,所述第三基片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基片相连,所述第三基片折叠部位于所述第三基片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基片的一端;所述第四基片包括相连的第四基片主体部和第四基片折叠部,所述第四基片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基片相连,所述第四基片折叠部位于所述第四基片主体部远离所述
第一基片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三基片主体部形成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第三侧面,所述第四基片主体部形成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第四侧面,所述第三基片折叠部和所述第四基片折叠部共同形成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基片折叠部搭接于所述第二侧面的内表面上。由此,可以对裸电芯进行较好的绝缘保护。
[0009]具体地,所述第三基片折叠部搭接于所述第四基片折叠部上以共同形成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所述第二侧面,或所述第四基片折叠部搭接于所述第三基片折叠部上以共同形成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所述第二侧面。由此,可以对裸电芯进行较好的绝缘保护。
[0010]具体地,所述第三基片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三基片主体部相连的第三基片弯折部,所述第三基片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三基片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二基片的一端;所述第四基片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四基片主体部相连的第四基片弯折部,所述第四基片弯折部位于所述第四基片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二基片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三基片弯折部搭接于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所述底面的内表面上,所述第四基片弯折部搭接于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所述底面的内表面上。由此,可以对裸电芯进行较好的绝缘保护。
[0011]具体地,所述第三基片主体部与所述第四基片主体部的面积相同。由此,可以通过简便的方法获得结构稳定的中空方体结构。
[0012]具体地,所述折叠部与所述主体部通过至少一条折痕连接,所述折痕的宽度为0.1

5mm。由此,可以获得结构稳定的中空方体结构。
[0013]具体地,所述折叠部与所述主体部通过多条折痕连接,相邻所述折痕之间的距离为1

2mm。由此,可以获得结构稳定的中空方体结构。
[0014]具体地,沿平行于所述第三边的方向上,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高度为50

500mm;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长度为100

600mm;沿平行于所述第二边的方向上,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宽度为5

150mm。由此,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裸电芯。
[0015]具体地,所述绝缘片的厚度为0.01

5mm。由此,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裸电芯。
[0016]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池,包括裸电芯,所述裸电芯的外表面包裹有前述的绝缘片。由此,该电池具有前述绝缘片的全部特征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7]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绝缘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显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绝缘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显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绝缘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显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绝缘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显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绝缘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第一基片;21:第二基片主体部;22:第二基片折叠部;31:第三基片主体部;32:第三基片折叠部;33:第三基片弯折部;41:第四基片主体部;42:第四基片折叠部;43:第二基片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6]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包裹裸电芯的绝缘片,参考图1

图5,包括:第一基片10,第一基片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对设置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第二基片,第二基片位于第一基片的第二边,并与第一基片相连,第二基片包括相连的第二基片主体部21和第二基片折叠部22,第二基片主体部21与第一基片相连,第二基片折叠部22位于第二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包裹裸电芯的绝缘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片,所述第一基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对设置的第三边和第四边;第二基片,所述第二基片位于所述第一基片的第二边,并与所述第一基片相连,所述第二基片包括相连的第二基片主体部和第二基片折叠部,所述第二基片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基片相连,所述第二基片折叠部位于所述第二基片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基片的一端;第三基片,所述第三基片位于所述第一基片的第三边,并与所述第一基片相连;第四基片,所述第四基片位于所述第一基片的第四边,并与所述第一基片相连;其中,所述绝缘片按沿所述第二边、所述第三边以及所述第四边折起后为具有顶部开口的中空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基片形成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基片形成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底面,所述第三基片和所述第四基片共同形成所述中空方体结构除所述第一侧面外的其余侧面,所述第二基片折叠部搭接于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侧面的内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片包括相连的第三基片主体部和第三基片折叠部,所述第三基片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基片相连,所述第三基片折叠部位于所述第三基片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基片的一端;所述第四基片包括相连的第四基片主体部和第四基片折叠部,所述第四基片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基片相连,所述第四基片折叠部位于所述第四基片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基片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三基片主体部形成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第三侧面,所述第四基片主体部形成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第四侧面,所述第三基片折叠部和所述第四基片折叠部共同形成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基片折叠部搭接于所述第二侧面的内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片折叠部搭接于所述第四基片折叠部上以共同形成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所述第二侧面,或所述第四基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顺航杨红新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