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机发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442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机发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端和执行端,所述控制端包括第一数传电台和第一微处理器,所述执行端包括第二数传电台、第二微处理器及火工品驱动与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数传电台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第二数传电台及火工品驱动与检测电路均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当执行端通过第二数传电台收到控制端的指令时,第二微处理器判断指令信息是否为控制本机指令,若不是则不处理,若是本机指令,则进行对应的控制操作,所述控制操作包括驱动火工品点火从而控制无人机发射、读取火工品状态并回传给控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避免误放无人机,且不受地理环境、场地间距以及安全因素等多重外在限制。安全因素等多重外在限制。安全因素等多重外在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机发射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多机发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将越来越先进,同时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以往的单机单架次的飞行早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现实施多机型、多架次、同时域、同空域的空中飞行任务已成为无人机现实面临的任务,然而在多架次编队起飞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造成无人机起飞失败,影响飞行任务正常开展:
[0003](1)执行多机编队飞行时需布设的发射导线较多,极易导致识别错误而误放无人机;
[0004](2)执行夜间飞行时,由于可视度差容易误放无人机,造成飞行事故。
[0005](3)受地理环境、场地间距以及安全因素等多重外在限制,传统的有线发射模式难以满足强度日益增大的发射需求。
[0006](4)难以精准控制发射间隔与时机,严重制约了编队飞行的效果。
[0007](5)由于缺少导线与火工品测量功能,当前的发射装置需要外接检测仪器以实现对各类回传数据的分析处理,遇紧急任务时,极易造成飞行延误而影响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机发射控制系统。
[0009]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多机发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端和执行端,所述控制端包括第一数传电台和第一微处理器,所述执行端包括第二数传电台、第二微处理器及火工品驱动与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数传电台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第二数传电台及火工品驱动与检测电路均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第一数传电台与第二数传电台无线通讯连接。
[0010]本技术控制端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与多个执行端通讯连接,不需要布设过多导线,避免发射导线较多的情况下导致识别错误而误放无人机,多机无线通讯的方式,避免执行夜间飞行时,由于可视度差导致误放无人机,且不受地理环境、场地间距以及安全因素等多重外在限制。
[0011]进一步地,所述火工品驱动与检测电路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阻RW1、光耦UW2、三极管QW1、三极管QW2、电阻RWB1、二极管DW3及电阻R19,所述电阻RW1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的一个IO控制端口连接,电阻RW1的另一端与光耦UW2的第二引脚连接,光耦UW2的第三引脚、电阻RWB1的一端及三极管QW1的基极连接,光耦UW2的第四引脚、三极管QW1的集电极及三极管QW2的集电极连接并引出节点KG,电阻RWB1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W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W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W2的发射极通过二极管DW3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作为节点HG,所述节点KG及节点HG与火工品的控制端连接。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火工品驱动与检测电路包括火工品状态检测单元,所述火工品
状态检测单元包括信号放大器UJ5A、电容CJ7、电容CJ6及电阻RJ1,所述信号放大器UJ5A的同相端与节点HG连接,信号放大器UJ5A的电源正端接电源VCC并且通过电容CJ7接电源DC

,信号放大器UJ5A的反相端、信号放大器UJ5A的输出端、电阻RJ1的一端及电容CJ6的一端连接,电容CJ6的另一端及信号放大器UJ5A的电源负端接电源DC

,电阻RJ1的另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的一个ADC采样端口连接。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火工品状态检测单元还包括电阻R17、2.5V电压基准芯片U2、二极管DW1、二极管DW2及电阻R18,所述电阻R17的一端与电源AVCC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2.5V电压基准芯片U2的第一引脚及二极管DW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W1的阴极与二极管DW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W2的阴极通过电阻R18与节点HG连接,2.5V电压基准芯片U2的第二引脚接地。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处理器通过RS232通信接口与第一数传电台通讯连接;所述执行端有多个,每个执行端的第二数传电台与控制端的第一数传电台通讯连接,每个执行端的第二微处理器通过RS485通信接口或者RS232通信接口与其第二数传电台通讯连接。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RS232通信接口电路包括芯片UC1、电容Cd1至电容Cd4,所述电容Cd1的两端分别与芯片UC1的第十六引脚以及第二引脚连接,芯片UC1的第十六引脚接电源VCC,电容Cd3的两端分别与芯片UC1的第六引脚以及第十五引脚连接,芯片UC1的第十五引脚接地;电容Cd2的两端分别与芯片UC1的第一引脚以及第三引脚连接,电容Cd4的两端分别与芯片UC1的第四引脚以及第五引脚连接,芯片UC1的第九引脚和第十引脚与第二微处理器的串口连接,芯片UC1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与第二数传电台的串口连接。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RS485通信接口电路包括芯片UCK4、电阻RCK11、电阻RCK9、电阻RCK12、电阻RCK15、三极管QCK1、电阻RCK17及电容CCK1,所述芯片UCK4的第一引脚及第四引脚与第二微处理器的另一个串口连接,电阻RCK11的一端、三极管QCK1的集电极、芯片UCK4的第二引脚及第三引脚均与电源VCC连接,芯片UCK4的第四引脚与电阻RCK17的一端连接,电阻RCK1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CK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CK1的发射极接地;芯片UCK4的第八引脚、电容CCK1的一端及电阻RCK9的一端连接并接电源VCC,电容CCK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CK9的另一端、芯片UCK4的第六引脚及电阻RCK12的一端连接,芯片UCK4的第七引脚、电阻RCK12的另一端及电阻RCK15的一端连接,电阻RCK15的另一端与芯片UCK4的第五引脚连接并接地,芯片UCK4的第六引脚和第七引脚与第二数传电台的另一个串口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还包括第一按键、显示屏和第一电源,第一按键、显示屏和第一电源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执行端还包括第二按键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分别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电源包括芯片UW1和电容CW1,所述芯片UW1的第一引脚接电源DC+,芯片UW1的第四引脚与电容CW1的正极连接并作为电源VCC的正极接口,芯片UW1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及电容CW1的负极连接电源DC

并作为电源VCC的接地端GND。
[001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和执行端均包括用于过压检测并报警的报警模块,所述执行端和控制端的报警模块结构相同,报警模块包括电阻R14、三极管Q1及电铃BELL1,所述电阻R14的一端与第二微处理器或者第一微处理器的一个IO控制端口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电铃BELL1的一端,
电铃BELL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
[002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1)本技术控制端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与多个执行端通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机发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端和执行端,所述控制端包括第一数传电台和第一微处理器,所述执行端包括第二数传电台、第二微处理器及火工品驱动与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数传电台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第二数传电台及火工品驱动与检测电路均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第一数传电台与第二数传电台无线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发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工品驱动与检测电路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阻RW1、光耦UW2、三极管QW1、三极管QW2、电阻RWB1、二极管DW3及电阻R19,所述电阻RW1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的一个IO控制端口连接,电阻RW1的另一端与光耦UW2的第二引脚连接,光耦UW2的第三引脚、电阻RWB1的一端及三极管QW1的基极连接,光耦UW2的第四引脚、三极管QW1的集电极及三极管QW2的集电极连接并引出节点KG,电阻RWB1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W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W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W2的发射极通过二极管DW3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作为节点HG,所述节点KG及节点HG与火工品的控制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机发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工品驱动与检测电路包括火工品状态检测单元,所述火工品状态检测单元包括信号放大器UJ5A、电容CJ7、电容CJ6及电阻RJ1,所述信号放大器UJ5A的同相端与节点HG连接,信号放大器UJ5A的电源正端接电源VCC并且通过电容CJ7接电源DC

,信号放大器UJ5A的反相端、信号放大器UJ5A的输出端、电阻RJ1的一端及电容CJ6的一端连接,电容CJ6的另一端及信号放大器UJ5A的电源负端接电源DC

,电阻RJ1的另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的一个ADC采样端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机发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工品状态检测单元还包括电阻R17、2.5V电压基准芯片U2、二极管DW1、二极管DW2及电阻R18,所述电阻R17的一端与电源AVCC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2.5V电压基准芯片U2的第一引脚及二极管DW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W1的阴极与二极管DW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W2的阴极通过电阻R18与节点HG连接,2.5V电压基准芯片U2的第二引脚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发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通过RS232通信接口与第一数传电台通讯连接;所述执行端有多个,每个执行端的第二数传电台与控制端的第一数传电台通讯连接,每个执行端的第二微处理器通过RS485通信接口或者RS232通信接口与其第二数传电台通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机发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S232通信接口电路包括芯片UC1、电容Cd1至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壮壮易牧宋彬杰张占锋周轩倪源杨功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