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脏麻醉临床用通气设备,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面罩和所述面罩上设置用于通气的插管单元,所述面罩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开合单元,所述面罩的一侧设置有麻醉机接口,所述面罩的内部设置有一对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插管单元和开合单元,首先患者张嘴抵在支撑板的外侧,然后通过魔术贴或松紧带佩戴好面罩,然后医生通过麻醉机通入定量麻醉气体,对患者进行吸入式全麻,在对患者进行全麻过程中,通过开合单元将插管单元进行封堵,防止麻醉气体泄露,且便于患者吸入所有涌入面罩内的麻醉气体,然后,通过插管单元为患者创建临时性的人工呼吸通道,再通过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以保持病人全麻血流动力学稳定。以保持病人全麻血流动力学稳定。以保持病人全麻血流动力学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脏麻醉临床用通气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心脏麻醉临床用通气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心脏麻醉大多需要使用全身麻醉的方式,在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时需要对手术病人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以保持病人全麻血流动力学稳定,为不能自主呼吸患者创建一个临时性的人工呼吸通道,全麻时,大多配合喉罩和气管导管使用。
[0003]喉罩是应用于全麻手术中,建立安全气道的有效手段,气管导管是插入患者气管,为患者创建一个临时性的人工呼吸通道的一种医疗器械,由于气管导管和喉罩呼吸装置为各自独立的辅助呼吸装置,其相互间的更换十分不便,而且在转换呼吸模式的时候往往容易造成由于麻醉早期拔管,使气道产生高敏反应导致的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内置式气管导管喉罩联合通气设备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问题。
[0004]现有的全身麻醉用内置式气管导管喉罩联合通气装置,虽然在先麻醉完以后,可立刻实现对患者插入喉罩通气管和气管导管,进行辅助呼吸,但是由于喉罩通气管和气管导管大多较长,在患者佩戴面罩进行全麻操作时,喉罩通气管和气管导管伸出过长,受到重力影响,会影响患者佩戴舒适性,且在进行全麻操作时,麻醉气体易进入喉罩通气管内,会减少患者吸入麻醉气体的量,易造成患者提前苏醒,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心脏麻醉临床用通气设备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心脏麻醉临床用通气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喉罩通气管和气管导管伸出过长,影响医护人员操作和患者佩戴舒适性以及麻醉气体易进入喉罩通气管内,会减少患者吸入麻醉气体的量,易造成患者提前苏醒,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心脏麻醉临床用通气设备,包括面罩和所述面罩上设置用于通气的插管单元,所述面罩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开合单元,所述面罩的一侧设置有麻醉机接口,所述面罩的内部设置有一对支撑板;
[0008]所述插管单元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面罩上的喉罩通气管,所述喉罩通气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开设有螺纹齿,所述面罩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且所述第一转动块套接于所述喉罩通气管上,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且所述第一转动块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螺纹齿螺纹连接;
[0009]所述开合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板,且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喉罩通气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块与所述挡板的转动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复位弹簧。
[0010]优选地,所述插管单元还包括插接于所述喉罩通气管内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
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且所述第二转动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喉罩通气管的一端,所述喉罩通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且所述第二转动块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块内,所述螺纹套内插接有气管插管,所述气管插管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块固定连接的伸缩硬管,与所述伸缩硬管固定连接的连接块和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的导气软管,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套内。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块上插接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穿过所述连接块插接于所述导气软管内。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且所述第二气囊套接于所述导气软管上,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充气阀。
[0013]优选地,所述面罩上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内。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块上设置有呼吸机接头。
[0015]优选地,所述喉罩通气管内设置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一端对应所述喉罩通气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所述喉罩通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充气阀。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上均开设有防滑齿。
[0017]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插管单元和开合单元,首先患者张嘴抵在支撑板的外侧,然后通过魔术贴或松紧带佩戴好面罩,然后医生通过麻醉机通入定量麻醉气体,对患者进行吸入式全麻,在对患者进行全麻过程中,通过开合单元将插管单元进行封堵,防止麻醉气体泄露,且便于患者吸入所有涌入面罩内的麻醉气体,然后,通过插管单元为患者创建临时性的人工呼吸通道,再通过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以保持病人全麻血流动力学稳定。
[0020]通过设置第一转动块和喉罩通气管,当患者吸入麻醉机全身麻醉后,通过呼吸机接头连通呼吸机,然后转动第一转动块,通过螺纹齿的配合,带动喉罩通气管向患者咽喉部移动,随着第一转动块的转动,通过导向槽和导向杆的配合,可防止喉罩通气管产生转动,喉罩通气管和导向杆均为柔性结构,便于将喉罩通气管插入到患者喉部,同时通过第一转动块配合导向杆形成的螺纹推动结构,便于喉罩通气管的缓慢插入,通过螺纹结构在轴向有一定的自锁能力,可提高喉罩通气管插入稳定性,然后通过第一导气管将第一气囊内充气,通过第一气囊,使得喉罩通气管固定在患者咽喉部,进一步提高喉罩通气管插入稳定性。
[0021]通过设置螺纹套和气管插管,当插入喉罩通气管后,医生转动第二转动块,带动螺纹套转动,通过连接块的配合,带动伸缩硬管伸长,同时通过连接块带动导气软管向患者气管处移动,直到导气软管插入患者气管处,然后通过第二导气管向第二导气管内充气,通过第二气囊保证导气软管插入位置处的稳定性,然后启动呼吸机,为患者提供氧气,呼吸机为现有结构,图中未画出,不再赘述,通过导气软管为患者提供呼吸通道,便于患者呼吸,通过伸缩硬管、导气软管和连接块配合形成的气管插管结构,代替了现有的一体式气管插管结构,具有可伸缩功能,可防止气管插管过长,影响患者使用舒适性,同时在患者进行配合面罩进行全麻时,气管插管收缩为最短状态,可减少空间占用,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提高了患者佩戴该通气设备的舒适性,且通过螺纹套和连接块配合形成螺纹推进结构,便于匀速推
进导气软管,防止速度快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通过螺纹推进结构的使用,通过螺纹推进结构自带的轴向自锁功能,可提高导气软管插入的稳定性,提高实用性。
[0022]通过设置挡板和复位弹簧,在患者佩戴面罩进行全麻的过程中,通过开合单元对插管单元进行封堵,防止麻醉气体进入喉罩通气管内,可便于患者吸入通入面罩内的所有麻醉气体,通过在复位弹簧的使用,保证挡板紧贴在喉罩通气管的端部,提高封堵效果,在插入喉罩通气管的过程中,随着喉罩通气管的移动,通过喉罩通气管推动挡板转动打开,随着喉罩通气管继续移动插入到患者喉部,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使得挡板抵在喉罩通气管的一侧,进一步提高喉罩通气管插入的稳定性,导向杆为部分光滑部分螺纹齿结构,挡板始终抵触在导向杆上的光滑部位,不影响喉罩通气管的插拔。
附图说明
[0023]并入本文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脏麻醉临床用通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面罩和所述面罩上设置用于通气的插管单元,所述面罩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开合单元,所述面罩的一侧设置有麻醉机接口,所述面罩的内部设置有一对支撑板;所述插管单元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面罩上的喉罩通气管,所述喉罩通气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开设有螺纹齿,所述面罩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且所述第一转动块套接于所述喉罩通气管上,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且所述第一转动块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螺纹齿螺纹连接;所述开合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板,且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喉罩通气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块与所述挡板的转动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复位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脏麻醉临床用通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单元还包括插接于所述喉罩通气管内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且所述第二转动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喉罩通气管的一端,所述喉罩通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且所述第二转动块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块内,所述螺纹套内插接有气管插管,所述气管插管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块固定连接的伸缩硬管,与所述伸缩硬管固定连接的连接块和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立,井永乐,翁亦齐,喻文立,盛明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