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417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6
一种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及方法,该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下方安装有圆盘开沟器和限深轮;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四连杆仿形机构和下压力调节器,所述下压力调节器安装在四连杆仿形机构上,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分别与所述机体及牵引机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机体的下压力以确定播种的种沟侧壁处于稳定无坍塌的临界状态;以及播深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机体上,并与所述限深轮连接,用于调节所述限深轮的高度以控制实际播深等于理想播深,所述理想播深为所述限深轮和圆盘开沟器之间的高度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播深稳定性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保证种子在播种时准确地播入理想播深的种沟底部,提高播种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播种技术,特别是一种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播种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作物的生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播深稳定一致、种子与周围土壤接触质量直接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整齐度,进而对作物产量产生很大影响。播深稳定性是评价播种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播深过浅时,土壤含水率低,不利于种子发芽,再经过镇压后,镇压轮对土壤的挤压作用,会造成部分种子裸露在地表,出现发芽困难的现象。另外,播深过浅时,种子发芽后生长的土壤环境相对较差,土层干时则难以获得充足的养分以供生长发育,幼苗表现瘦弱,甚至出现黄苗和死苗的现象,导致缺苗,进而减产。播深过深时,不利于种子出苗,种子在破土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养分,也会使得种子出苗后表现较为纤细,造成减产。由此可见,播种深度过深或过浅都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及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其中,包括:
[0005]机体,所述机体下方安装有圆盘开沟器和限深轮;
[0006]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四连杆仿形机构和下压力调节器,所述下压力调节器安装在四连杆仿形机构上,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分别与所述机体及牵引机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机体的下压力以确定播种的种沟侧壁处于稳定无坍塌的临界状态;以及
[0007]播深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机体上,并与所述限深轮连接,用于调节所述限深轮的高度以控制实际播深等于理想播深,所述理想播深为所述限深轮和圆盘开沟器之间的高度差。
[0008]上述的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包括播种单体连接架和成对设置的上连杆及下连杆,所述上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播种单体连接架的上端及机体连接,所述下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播种单体连接架的下端及机体连接,所述上连杆与所述下连杆平行设置。
[0009]上述的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下压力调节器为液压油缸、气动弹簧或气囊,所述下压力调节器上设置有下压力传感器,用于记录所述下压力调节器的压力值,所述下压力调节器的压力值范围为0~4000N。
[0010]上述的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下压力调节器为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通过上安装座与所述上连杆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另一端通过下安装座与所述下连杆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进油口设置在所述上安装座,所述下压力调节器安装在所述进油口处。
[0011]上述的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上安装座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上连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安装座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下连杆固定连接。
[0012]上述的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播深调节机构包括:
[0013]限深拐臂,一端与所述限深轮连接,所述限深拐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铰接;
[0014]调节手柄,安装在所述机体上;
[0015]调节丝杆,一端与所述调节手柄连接,所述调节丝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丝杆适配的连接螺纹;以及
[0016]限深块,通过销轴传感器与所述连接块铰接,所述限深块的下侧表面与所述限深拐臂的表面触接。
[0017]上述的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销轴传感器的工作范围值为300N~1500N。
[0018]上述的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理想播深为3~6cm。
[0019]上述的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机体下部还设置有镇压机构,所述镇压机构正对所述圆盘开沟器和限深轮后方设置。
[0020]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播深稳定性控制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0021]S100、根据农艺要求调整调节手柄,使限深轮的底面与圆盘开沟器的底边高度差等于理想播深;
[0022]S200、将下压力调节器的下压力值设定在可调范围内的任一值后进地作业,作业长度不少于5m后停机,作业过程中记录销轴传感器值,停机后观察开沟器和限深轮形成的种沟侧壁是否完整,是否发生坍塌;
[0023]S300、若种沟侧壁发生坍塌,则增加下压力调节器的下压力值,重复步骤S200,直到所述种沟侧壁稳定无坍塌的临界状态,记录此时下压力调节器的下压力值A和销轴传感器的数值B;若所述种沟侧壁保持完整,则减小下压力调节器的下压力值,重复步骤S200,直到所述种沟侧壁稳定无坍塌的临界状态,记录此时下压力调节器的下压力值A和销轴传感器的数值B;以及
[0024]S400、按照所记录的下压力调节器的下压力值A和销轴传感器的数值B配置播种机,安装好镇压机构后进行正常播种作业,以实现播种深度稳定。
[0025]上述的播深稳定性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0026]S500、根据所述销轴传感器的数值B,设定销轴传感器的范围值为(B,1.1B),当所述销轴传感器的数值偏离所述范围值时,通过增大或减小所述下压力调节器的下压力值A,以保证播种作业时所述销轴传感器的数值始终保持在所述范围值内。
[002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0028]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播种机播深一致性难于控制,影响播种质量的问题,以限深轮和圆盘开沟器之间的高度差为理想播深,通过下压力调节器调整施加在限深轮上的力,保证种沟侧壁整齐无坍塌,防止种沟侧壁内形成回流土壤,保证种子在播种时准确地播入种沟底部,以此保证播种的稳定性。
[002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压力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播深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图5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播深调节流程图;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播深调节原理图。
[0036]其中,附图标记
[0037]1机体
[0038]2压力调节机构
[0039]21四连杆仿形机构
[0040]211上连杆
[0041]212下连杆
[0042]213播种单体连接架
[0043]22下压力调节器
[0044]221下压力传感器
[0045]222进油口
[0046]23上安装座
[0047]24下安装座
[0048]25上销轴
[0049]26下销轴
[0050]3播深调节机构
[0051]31调节手柄
[0052]32调节丝杆
[0053]33连接块
[0054]34销轴传感器
[0055]35限深块
[0056]36限深拐臂
[0057]37连接销轴
[005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下方安装有圆盘开沟器和限深轮;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四连杆仿形机构和下压力调节器,所述下压力调节器安装在四连杆仿形机构上,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分别与所述机体及牵引机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机体的下压力以确定播种的种沟侧壁处于稳定无坍塌的临界状态;以及播深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机体上,并与所述限深轮连接,用于调节所述限深轮的高度以控制实际播深等于理想播深,所述理想播深为所述限深轮和圆盘开沟器之间的高度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仿形机构包括播种单体连接架和成对设置的上连杆及下连杆,所述上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播种单体连接架的上端及机体连接,所述下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播种单体连接架的下端及机体连接,所述上连杆与所述下连杆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力调节器为液压油缸、气动弹簧或气囊,所述下压力调节器上设置有下压力传感器,用于记录所述下压力调节器的压力值,所述下压力调节器的压力值范围为0~4000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力调节器为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通过上安装座与所述上连杆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另一端通过下安装座与所述下连杆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进油口设置在所述上安装座,所述下压力调节器安装在所述进油口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座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上连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安装座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下连杆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播深稳定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深调节机构包括:限深拐臂,一端与所述限深轮连接,所述限深拐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铰接;调节手柄,安装在所述机体上;调节丝杆,一端与所述调节手柄连接,所述调节丝杆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琦刘立晶刘云强赵金辉刘忠军崔巍周军平李长荣周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