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体面板和闪烁体面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386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使具有间隔壁的方式的闪烁体面板的力学强度充分,同时使亮度提高。为此提供了一种闪烁体面板,其具备基板、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间隔壁、以及被所述间隔壁所区隔的具有荧光体的闪烁体层,所述间隔壁包含选自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和聚苯并唑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P)。唑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P)。唑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闪烁体面板和闪烁体面板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闪烁体面板和闪烁体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使用底片的放射线影像被广泛用于医疗现场。但是,使用底片的放射线影像是模拟影像信息。因此,近年来开发出平板放射线检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以下称为“FPD”)等的数字方式放射线检测器。FPD为了将放射线转换成可见光,而使用闪烁体面板。闪烁体面板含有放射线荧光体。对应于所照射的放射线,放射线荧光体会发出可见光。所发出的光通过TFT(thin film transistor)或CCD(charge

coupled device)转换为电讯号,放射线的信息被转换成数字影像信息。但是,在闪烁体面板中,有由放射线荧光体所发出的光在含有荧光体的层(荧光体层)内散射,所得的影像的清晰度降低的课题。
[0003]因此,为了减小所发出的光的散射的影响,提出了在被间隔壁所区隔的空间内填充荧光体的方法。作为间隔壁的材料,提出了由玻璃(专利文献1)或树脂(专利文献2)而成的。由于从荧光体所出来的光的散射被间隔壁所抑制,所以可得到高清晰度的X射线影像。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168348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

340737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9

190870号公报
[0009]非专利文献
[0010]非专利文献1:J.H.Daniel著「Fabrication of high aspect-ratio polymer micros tructures forlarge-area electronic portal X-ray imagers」ELSEVIER,2007年6月28日在线公开,p.185

193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2]然而,这些方法,与不具有间隔壁的闪烁体面板比较,荧光体的量会减少相当于间隔壁体积的量。此外,光会被间隔壁所部分地吸收。由于这些原因,荧光体的发光量降低,虽然X射线影像的清晰度提高,但有影像的亮度降低的问题。
[0013]此外,非专利文献1所述的具有仅用环氧树脂的间隔壁的闪烁体面板,系力学强度不充分,在闪烁体面板的制程中,有在间隔壁发生断裂或缺损的课题。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如此的以往课题而完成,目的为使具有间隔壁的方式的闪烁体面板的力学强度充分,同时使亮度提高。
[0015]用以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6]即,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闪烁体面板,其具备基板、形成于前述基板上的间隔壁、以及被前述间隔壁所区隔的具有荧光体的闪烁体层的闪烁体面板,其中前述间隔壁包含选自聚酰
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和聚苯并唑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P)。
[0017]此外,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闪烁体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在基板上形成间隔壁,而区隔出单元室(cell)的间隔壁形成步骤;在前述间隔壁的表面形成金属反射层的反射层形成步骤;及在被前述间隔壁所区隔出的单元室内填充荧光体的填充步骤;其中,前述间隔壁具有选自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和聚苯并唑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P)以及源自环氧化合物的结构。
[0018]发的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具有间隔壁的方式的闪烁体面板的间隔壁的力学强度充分,同时可使亮度提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示意地显示包含本专利技术的闪烁体面板的放射线检测器用构件的剖面图。
[0021]图2是示意地显示本专利技术的闪烁体面板的剖面图。
[0022]图3是示意地显示本专利技术的闪烁体面板的一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闪烁体面板)
[0024]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闪烁体面板的实施方式。另外,附图是示意性的。此外,本专利技术不受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所限定。
[0025]图1是示意地显示包含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闪烁体面板2的放射线检测器用构件1的剖面图。放射线检测器用构件1具有闪烁体面板2、输出基板3。闪烁体面板2具有基板4、间隔壁5与被间隔壁5区隔出的单元室内的荧光体层6。在间隔壁5的表面形成有金属反射层(以下也称为“第1反射层”)11,在其表面设置有保护层12。在保护层12的表面,进一步设置有第2反射层13。在荧光体层6中包含荧光体14与粘结剂树脂15。输出基板3具有基板10、形成于基板10上的输出层9、形成于输出层9上的具有光二极管的光电转换层8。在光电转换层8上,也可设置隔膜层7。闪烁体面板2的光射出面与输出基板3的光电转换层8优选为夹着隔膜层7接合或紧密接触。荧光体层6所发出的光到达光电转换层8而被光电转换、输出。以下,对各自进行说明。
[0026](基板)
[0027]构成基板4的材料优选为具有放射线穿透性的材料。构成基板4的材料例如是各种的玻璃、高分子材料、金属等。玻璃为石英、硼硅酸玻璃、化学的强化玻璃等。高分子材料为纤维素乙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的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三乙酸酯、聚碳酸酯、碳纤维强化树脂等。金属为铝、铁、铜等。这些也可并用二种以上。在这些之中,构成基板4的材料,从放射线的穿透性、表面的平滑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为玻璃、高分子材料,更优选为高分子材料。在高分子材料之中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的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
[0028]基板4的厚度,从闪烁体面板2的轻量化的观点来看,在玻璃基板的情况,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下。此外,基板4的厚度,在由高分子材料所构成的基板的情况,优选为3.0mm以下。
[0029](间隔壁)
[0030]间隔壁5是为了至少形成被区隔开的空间(单元室)而设置的。因此,在闪烁体面板2中,通过使以格子状配置的光电转换组件的像素大小及间距与闪烁体面板2的单元室大小及间距一致,可使光电转换组件的各像素与闪烁体面板2的各单元室相对应。通过这样,如果使用闪烁体面板2,则得到高清晰度的影像。
[0031]间隔壁5包含选自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和聚苯并唑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P)(以下,也简称“化合物(P)”)。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闪烁体面板通过具备含有化合物(P)的间隔壁,而可使亮度提高。其原理主要考虑以下2点。但是,不受以下的推定原理所限定。此外,并非以下2点这两者都必须符合。
[0032]含有化合物(P)的间隔壁,与由玻璃等所构成的间隔壁相比,可成为微细且高宽比(aspect ratio)高的图案形状。因此,可使闪烁体层内的荧光体的填充量增加,可使亮度提高。
[0033]此外,具有化合物(P)的间隔壁的表面平滑性优异。推测这是因为化合物(P)的耐热性、力学特性及耐化学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闪烁体面板,其具备基板、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间隔壁、以及被所述间隔壁区隔的具有荧光体的闪烁体层,所述间隔壁包含选自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和聚苯并唑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P。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烁体面板,所述化合物P的分子链末端为羧酸残基。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闪烁体面板,所述化合物P的分子链内具有源自酚性羟基的结构。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闪烁体面板,所述间隔壁还包含源自环氧化合物的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闪烁体面板,将化合物P设为1mol时,源自环氧化合物的结构的含量相当于3mol以上且25mol以下。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闪烁体面板,在所述间隔壁的表面具有含有金属的反射层。7.如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尾将大仓夏美松村和行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