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354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装置。该灯装置具有:作为被安装到车辆上的安装部的基体;灯单元;透光性罩,其以将灯单元收容于内部的方式覆盖基体的前面侧地安装在基体上,该透光性罩划定灯体空间,且在灯单元的水平方向的侧向位置的前表面具有凹部;以及,雷达单元,其具有雷达传感器以及供雷达传感器收容于内部的雷达壳体,该雷达单元插入于凹部。雷达单元插入于凹部。雷达单元插入于凹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装置,特别是涉及内置有雷达装置的车辆用的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进行驾驶辅助以及自动驾驶,除了会使用到加速度传感器、GPS传感器以外,还会用到照相机、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光探测和测距仪)、毫米波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
[0003]特别是,毫米波雷达不受夜间或逆光等环境、浓雾、降雨以及降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能维持较高的耐环境性能。另外,能够直接检测出至对象物的距离、方向、与对象物的相对速度。因此,具有即使是近距离的对象物也能够高速且高精度地进行检测的特征。
[0004]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灯具,其搭载有光源单元和毫米波雷达,具备显现于车身外观的树脂罩,在树脂罩的一部分设置不透明的外观设计部,通过外观设计部来遮蔽毫米波雷达。
[0005]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设置有隔离件的车载灯装置,该隔离件以将灯具单元与雷达单元之间的空间隔离的方式配设,遮蔽灯具单元与雷达单元之间的辐射热和电磁波的传递。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30192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0

519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1]但是,若受到灯体内的灯的发热以及发动机热等灯体外部的高温度环境的影响,则会导致雷达装置的检测功能降低。特别是,在对车辆的侧方方向进行检测的雷达装置容易受到发动机热等车辆自身的辐射热的影响。
[0012]另外,不仅是在灯发热时,在灯的非亮灯时降低来自发动机等的辐射热的影响也是重要的。
[0013]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在灯的发热时能够抑制高温的影响、还能有效地抑制发动机热等车辆自身的辐射热的影响从而具有高精度的雷达功能的灯装置。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灯装置,具有:作为被安装到车辆上的安装部的基体;
[0016]灯单元;
[0017]透光性罩,其以将所述灯单元收容于内部的方式覆盖所述基体的前面侧地安装于所述基体,该透光性罩划定灯体空间,且在所述灯单元的水平方向的侧向位置的前表面具
有凹部,以及,
[0018]雷达单元,其具有雷达传感器以及供所述雷达传感器收容于内部的雷达壳体,该雷达单元插入于所述凹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灯装置10的一例内部结构的图。
[0020]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灯装置10的一例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0021]图3是表示来自搭载有灯装置10的车辆的辐射热RH的剖视图。
[0022]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灯装置10的构造的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灯装置;11:灯部;11C:灯框体;11K:灯体空间;12:基体;13:透光性罩;13D:凹部;14:灯单元;14K:光源框体;14L:光学系统;15:光源;20:雷达单元;20K:雷达单元空间;21:雷达壳体;21A:空气流通路径;21C:连通部;23:雷达传感器;90:热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适当改变或进行组合应用。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以及附图中,对实质上相同或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车辆以汽车为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汽车。即,在本说明书中,车辆是指例如船、飞机等乘坐物(Vehicle)、以及有人或无人的输送机构。
[0027][第一实施方式][0028]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灯装置10的一例内部结构的图。灯装置10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灯装置10例如是前照灯,也可以是应用于尾灯等灯装置。
[0029]更具体而言,图1示意性地示出从上面观察到的处于搭载于车辆的左前方的状态下的灯装置10(左侧前照灯)的情况下、即沿水平面(或与路面平行的面)的剖视图。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水平面及铅垂面(或方向)的用语是指将灯装置10安装到车辆上时的水平面及铅垂面(或方向),与车辆的水平面及铅垂面(或方向)相对应。
[0031]灯装置10具有灯部11和作为雷达部的雷达单元20。在灯装置10中,灯框体(壳体)11C由基体(壳体)12和安装于基体12的前面侧或前方侧的透光性罩(前方罩)13构成。
[0032]更详细而言,通过将透光性罩13安装于基体12来划定构成内部空间的灯体空间11K。在本实施方式中,灯体空间11K构成为密闭的空间。
[0033]透光性罩13以覆盖基体12的前面侧的方式安装于基体12,将基体12安装于车身侧,由此,将灯装置10搭载于车身(未图示)。
[0034]基体12由塑料(树脂)形成。例如,前照灯处的基体12由PP(聚丙烯)形成,尾灯处的基体12由ASA(丙烯腈

苯乙烯

丙烯酸橡胶)形成,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形成方式。另外,也可以部分地采用金属等。
[0035]另外,透光性罩13例如由聚碳酸酯(PC)等透光性树脂形成。需要说明的是,透光性罩13也可以是具有使红色、黄色等白色以外的光透过的透光性的罩体。
[0036]在灯框体11C的灯体空间11K内设置有灯单元(光源单元)14。灯单元14具有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光源15以及用于使该光源15发出的光沿着光轴AX1进行配光及照射的透镜或反射器等光学系统14L。光源15设置在光源框体14K内。
[0037]灯单元14被设置为向前方(图中的FR)方向照射近光(交会车用光束)以及远光灯(行驶用光束)的照射光LB。
[0038]另外,也可以在灯框体11C内设置延伸部等。延伸部是为了对光进行反射或对光进行导光、或者为了不容易从外部视觉确认到内部的构造物等而设置的外观设计部件。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灯装置10不限于前照灯光源,还包括尾灯、背光灯等以向外部发出光为目的、具有向外部发出光的功能的发光装置。
[0040]在透光性罩13设有罩凹部(以下简称为凹部)13D。凹部13D设置为在透光性罩13的前表面以位于灯单元14的水平方向上的侧向。
[0041]并且,在凹部13D内插入并设置有雷达单元20。雷达单元20具有雷达壳体21,雷达壳体21划定空间(雷达单元空间)20K,该雷达单元空间20K通过透光性罩13与灯框体11C的灯体空间11K隔开并与之分离。
[0042]雷达单元20具有雷达壳体21和设置在雷达壳体21内的作为距离探测用传感器的雷达传感器23。雷达单元20例如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装置,该灯装置具有:作为被安装到车辆上的安装部的基体;灯单元;透光性罩,其以将所述灯单元收容于内部的方式覆盖所述基体的前面侧地安装于所述基体,该透光性罩划定灯体空间,且在所述灯单元的水平方向的侧向位置的前表面具有凹部;以及雷达单元,其具有雷达传感器以及供所述雷达传感器收容于内部的雷达壳体,该雷达单元插入于所述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装置,其中,所述雷达壳体具有连通部,该连通部将所述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健太郎玉川启典会泽秀章渡部贵斗佐佐木美穗高山将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