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片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310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产生微电流的织物片材,其无需外部电力供给或者电流供给装置,即可产生微电流,并且可适用于多个领域,尤其是美容、卫生及医疗领域的产品。及医疗领域的产品。及医疗领域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hysical Therapy v.20no.1,2008pp.67

73)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技术问题
[0015]本专利技术制造了无需另外的电流供给装置即可产生微电流,并且适用于多个领域,根据各个用途可调整微电流的刺激强度的织物片材。尤其是,与现有的气相沉积等方法不同,由相对简单的工艺制造,从而降低整个工艺费用的同时可进行大面积的大量生产,并且经过织物片材整个可均匀地产生微电流。
[00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微电流产生织物片材、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0017]技术方案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织物片材,其中,为了无需另外的电流供给装置就能够产生微电流,在多孔性基材内部固定第一金属颗粒,在所述多孔性基材的表面包括含有第二金属颗粒而形成的金属图案。
[0019]所述多孔性基材内部的第一金属颗粒及金属图案内的第二金属颗粒可以是包括不同的材质并且可产生电位差的金属颗粒。
[0020]所述第一金属颗粒及第二金属颗粒彼此不同,并且是从Al、Zn、Fe、Ni、Sn、Cu、Hg、Ag、Pt、Au及这些组合中选择的一种。
[0021]另外,在所述多孔性基材内部还含有氟硅烷粘合剂。
[0022]另外,所述金属图案还含有二氧化硅粉末及聚氨酯粘合剂。
[0023]另外,所述多孔性基材是棉、无纺布、聚酯、聚丙烯、尼龙、聚氨酯、超细纤维或聚氨酯多孔泡沫海绵中的一种以上。
[0024]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织物片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造含有第一金属颗粒的胶体;b)制造含有第二金属颗粒的糊剂;c)利用所述糊剂并通过印刷法在多孔性基材上形成含有第二金属颗粒的金属图案;以及d)将形成有所述金属图案的多孔性基材的表面沉浸在胶体中后进行干燥,并在多孔性基材内部固定第一金属颗粒,所述第一金属颗粒及所述第二金属颗粒使用因包括不同的材质而可产生电位差的金属颗粒。
[0025]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所述织物片材的美容用品、卫生用品或者医疗用品的用途。
[0026]专利技术效果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织物片材无需另外的外部电力供给或者电流供给装置即可产生微电流,从而可适用于多个领域,尤其是美容、卫生及医疗领域的产品。
[0028]另外,相比于现有的阳极/阴极的电池系统中为了电流的流动必须使用电解质,本专利技术的织物片材的优点在于不使用电解质也可便于产生微电流。
[0029]在方法方面,通过印刷法在基材上形成金属图案,并且根据由沉浸法将颗粒状金属固定在基材内,从而经过基材整体可产生微电流的同时,降低整个工艺的费用并且可进行大面积的大量生产,从而具有经济性。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与现有的气相沉积等方法不同,可由相对简单的工艺制造。
[0030]另外,其优点在于可由织物卷形态制作,在必要或者使用部位适当地进行切割并使用,并且因对于金属图案及颗粒状金属基材的高粘贴力,可进行清洗从而可反复地使用。
[0031]所述织物片材可适用于美容、卫生及医疗领域的产品,使用织物片材时通过两个金属的电位差的产生,在电解质(水分)内形成电子的移动,并且产生活性氧从而抑制病毒及细菌的增殖(抗菌/抗病毒),因微电流在损伤的人体细胞制作细胞膜电位差从而增加ATP和蛋白质,由此可增加细胞的复原(防止老化)和治愈及细胞的复原(防止老化)和治愈及激活皮肤细胞及去除异味、抑制皮肤炎症及伤口治愈速度。
[0032]即,本专利技术的织物片材可由高功能性产品而被商品化,并且与抗菌、抗霉、抗病毒效果一同显示抑制皮肤老化、伤口自愈功能(使用贴剂时)、促进化妆品皮肤渗透(使用面膜时)、缓解疼痛及供给生物电及激活身体节律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织物片材的结构的剖面图。
[0034]图2是示出实施例1的织物片材的抗菌试验结果的图片。
[0035]符号说明
[0036]10:多孔性基材
[0037]11:第一金属颗粒
[0038]20:金属图案
[0039]21:第二金属颗粒
[0040]100:织物片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在本专利技术提示无需另外的外部电力供给或者电流供给装置和电解质,即可产生微电流,从而可适用于多个领域,尤其是美容、卫生及医疗领域的产品的织物片材。
[0042]微电流(micro

current)作为属于数个~数百微安(μA)范围的电流,通常可称为亚感官水平刺激(sub

sensorylevelstimulation)。由这些微电流的刺激相比于如经皮电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electricalnervestimulation)的形态电流的强度非常低,因此,可区分于其它形态的电刺激。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微电流不是由外部的电流供给装置生成,而是由如电位差等电特性不同的金属产生,从而可实现持续地、几乎均匀的微电流供给。
[0043]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织物片材产生的微电流着眼于原电池(galvaniccell)的结构,阳极和阴极在电解质存在的状况下,因由电位差(electricpotentialdifference)的氧化还原反应,诱导微电流的产生。
[0044]由电位差的微电流产生是离子化倾向不同的两种金属在水溶液内发生氧化还原的自发性的反应,并且由这种自发性的反应电子移动并产生微电流。
[0045]公知的锌

银原电池形成如下的电池化学反应。
[0046]Eo=+0.80VAg
+
(aq)+e
‑1‑‑‑
>Ag(s)还原反应
[0047]Eo=

0.76VZn
2+
(aq)+2e
‑1‑‑‑
>Zn(s)氧化反应
[0048]Ecell=+1.56V2Ag
+
(aq)+Zn(s)
‑‑‑‑
>2Ag(s)+Zn
2+
(aq)
[0049]从上述式中,放出电子并且失去电子的Zn被离子化(阳离子)为Zn
2+
,得到电子的Ag成为阳极(+),在此过程中产生微电流。
[0050]电化学反应的离子化倾向越大,便于失去电子并成为阳离子(氧化),并将Zn和Ag进行如下组合时,Zn成为阴极,Ag成为阳极。但是,组合Ag和Au时,阴极为Ag,阳极为Au。
[0051](离子化倾向)
[0052]K>Ca>Na>Mg>Al>Zn>Fe>Ni>Sn>Pb>H>Cu>Hg>Ag>Pt>Au
[0053]原电池是由两种金属间的电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片材,其中,为了无需另外的电流供给装置就能够产生微电流,在多孔性基材内部固定第一金属颗粒,在所述多孔性基材的表面包括含有第二金属颗粒而形成的金属图案,所述第一金属颗粒及第二金属颗粒包括不同的材质,从而能够产生电位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片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颗粒及所述第二金属颗粒彼此不同,并且是从Al、Zn、Fe、Ni、Sn、Cu、Hg、Ag、Pt、Au及这些组合中选择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片材,其中,在所述多孔性基材内部还含有氟硅烷粘合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片材,其中,所述金属图案还含有二氧化硅粉末及聚氨酯粘合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洪旭朴志东朴日东郑美子
申请(专利权)人:朴志东朴日东郑美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