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阻尼减震器及其减震悬式绝缘子,该阻尼减震器包括外壳(2)以及设在外壳(2)内的复位弹簧(6)和负泊松阻尼器件(7),复位弹簧(6)和负泊松阻尼器件(7)同轴设置并且相对的一端相连,复位弹簧(6)另一端设于外壳(2)内壁,负泊松阻尼器件(7)另一端设有连接绝缘子本体(4)的第二连接件(3);外壳(2)靠近复位弹簧(6)一侧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件(1);负泊松阻尼器件(7)由负泊松比结构制成,其周向外壁与外壳(2)内壁接触。本申请中,复位弹簧可承受较大拉应变和压应变,负泊松阻尼器件在外壳的配合下利用负泊松比效应实现耗能。本申请不需要电源驱动,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大规模应用。大规模应用。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减震器及其减震悬式绝缘子
[0001]本申请涉及输电线路绝缘子
,尤其涉及一种阻尼减震器及其减震悬式绝缘子。
技术介绍
[0002]绝缘子是一种安装在不同电位的导体或导体与接地构件之间的能够耐受电压和机械应力作用的器件。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高型高压电线连接塔的一端挂了很多盘状的绝缘体,其目的为了增加爬电距离。绝缘子一般安装在塔顶高点位,使用过程中易受到风力影响,绝缘子在风力的作用摆动而受到往复荷载。往复荷载长期作用容易导致绝缘子本身出现裂痕,同时易使线路出现不必要的摆动,严重损害整条线路的使用和运行寿命。
[0003]专利CN111799045A公开了一种减震绝缘子,通过在绝缘子上部安装减震腔来减小振动,但减震腔内部主要通过弹簧减震,没有阻尼耗能器件,减震效果有限。专利CN102509592A公开了一种减震绝缘子,通过弹簧和磁流液缓冲器达到减震效果,其优点是磁流液缓冲器具有阻尼吸能效果,其缺点是磁流液缓冲器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需要通电才能达到控制阻尼系数,因此也增大了故障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尼减震器及其减震悬式绝缘子,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不需要电源驱动,以克服现有减震绝缘子中没有设计阻尼装置或阻尼装置结构复杂并且需要通电才能工作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阻尼减震器,用于悬式绝缘子,该阻尼减震器包括外壳以及设在所述外壳内的复位弹簧和负泊松阻尼器件,所述复位弹簧和所述负泊松阻尼器件同轴设置并且相对的一端相连,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设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负泊松阻尼器件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绝缘子本体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外壳靠近所述复位弹簧一侧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负泊松阻尼器件由负泊松比结构制成,其周向外壁与所述外壳内壁接触。
[0006]优选的,所述负泊松阻尼器件的负泊松比结构为多个内凹多边形结构同轴串联而成。
[0007]优选的,所述内凹多边形结构为内凹六边形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由高弹性模量钢材制成。
[0009]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减震悬式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和设在所述绝缘子本体端部的阻尼减震器,所述阻尼减震器为上述阻尼减震器。
[0010]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1]本申请中,阻尼减震器包括外壳以及设在外壳内的复位弹簧和负泊松阻尼器件,复位弹簧可承受较大拉应变和压应变,负泊松阻尼器件由负泊松比结构制成,在外壳的配
合下利用负泊松比效应来实现耗能。本申请不需要电源驱动,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大规模应用。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悬式绝缘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负泊松阻尼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负泊松阻尼器件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6]图中:1—第一连接件,2—保护外壳,3—第二连接件,4—绝缘子本体,5—第三连接件,6—复位弹簧,7—负泊松阻尼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悬式绝缘子,该减震悬式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4和设在绝缘子本体4上端的阻尼减震器。绝缘子本体4的下端设有第三连接件5,对外与导线连接装置连接,阻尼减震器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件1,充当绝缘子本体4上端对外进行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绝缘子本体4长度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灵活设置;阻尼减震器既可以安装在绝缘子本体4上部也可以安装在中部或者下部。
[0018]本申请中,阻尼减震器包括外壳2以及设在外壳2内的复位弹簧6和负泊松阻尼器件7;外壳2呈矩形长条状,顶部封闭,底部设有开口。在外壳2内,复位弹簧6和负泊松阻尼器件7自上而下同轴设置并且两者相对的一端相连。复位弹簧6另一端设于外壳2顶部内壁,外壳2顶部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件1。负泊松阻尼器件7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3,穿过外壳2底部的开口,用于连接绝缘子本体4的上端。本申请中,各连接件的设置使得阻尼减震器和减震悬式绝缘子方便拆装。
[0019]复位弹簧6由高弹性模量钢材制成,可承受较大拉应变和压应变。负泊松阻尼器件7由负泊松比结构制成,比如图1示出由多个内凹六边形结构同轴串联而成,以增强阻尼减震器耗能效率。负泊松阻尼器件7周向外壁与外壳2内壁接触。
[0020]图3为负泊松阻尼器件工作原理示意图。其工作原理为:当导线遇到强风时,绝缘子开始摆动,从而使得负泊松阻尼器件发生变形,在拉升力作用下,∠ABC和∠DEF变大,进而使AF和CD距离变宽,使得AF和CD与阻尼减震器外壳2的内壁接触压力增大,进一步使两者之间摩擦力增大,达到耗能目的。当负泊松阻尼器件上所受拉升力下降时,AF和CD距离变窄,其与两侧的阻尼减震器外壳2的内壁摩擦力下降,在上部复位弹簧6作用下恢复到原来位置。在导线和绝缘子摆动过程中,上述过程不断的重复进行,使得能量耗散过程也在不断的重复发生,进而达到减小导线摆动对绝缘子系统乃至输电铁塔结构强度的影响。
[0021]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结构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用于悬式绝缘子,该阻尼减震器包括外壳(2)以及设在所述外壳(2)内的复位弹簧(6)和负泊松阻尼器件(7),所述复位弹簧(6)和所述负泊松阻尼器件(7)同轴设置并且相对的一端相连,所述复位弹簧(6)另一端设于所述外壳(2)内壁,所述负泊松阻尼器件(7)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绝缘子本体(4)的第二连接件(3);所述外壳(2)靠近所述复位弹簧(6)一侧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件(1);所述负泊松阻尼器件(7)由负泊松比结构制成,其周向外壁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平,梁岩涛,李伟,何鹏飞,曹海涛,候光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