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电纳米片材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140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擦电纳米片材滤芯,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后端的左侧边缘处固定有负离子发生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两端呈凹陷结构卡在导电金属支架上,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上纵向安装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顶部的内部纵向开设有风道,所述齿轮的左侧啮合有齿条,所述伸缩槽开设于外框前后处的侧壁凸出位置内,所述定位杆的外端位于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杆的底部固定有金属片,所述定位杆的顶部固定有接触片,所述外框前后两侧内部的凸出位置固定有第二电磁铁。该摩擦电纳米片材滤芯,正负电场配合负离子对空气进行过滤和杀菌消毒,同时方便拆洗,在停机时,可以对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上堆积的灰尘进行吸附。行吸附。行吸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电纳米片材滤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滤芯
,具体为一种摩擦电纳米片材滤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伴随而来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解决室内空气环境的问题迫在眉睫,在空气净化设备中添加滤芯是现有的常规手段,现有的空气净化滤芯主要包括物理拦截过滤和高压静电拦截过滤两种方式,其中采用摩擦电纳米材料配合电场实现空气净化,可以实现颗粒物吸附,使细菌和病毒蛋白质中的电荷转移形成电位差,出现电崩解或击穿,从而灭杀细菌和病毒,其中片材形式的滤芯,在实现空气净化的基础上方便清洁和重复利用,在空气净化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现有的摩擦电纳米片材滤芯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摩擦电纳米片材滤芯,虽然会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吸附、杀菌和消毒,但是在长时间使用时,颗粒物会堆积在片材上,现有的摩擦电纳米片材滤芯,不方便在停机时对片材上的颗粒物进行集中收集,堆积的颗粒物会遮挡片材,一方面会影响后续静电吸附效果,另一方面在停机后颗粒物容易出现掉落的情况,同时现有的摩擦电纳米片材滤芯,大都通过热熔胶进行固定,一方面散热效果较差,影响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拆卸和清洗时,热熔胶容易脱落,影响后续使用,进而不方便进行长效的重复使用,具有较短的更换周期,造成资源浪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摩擦电纳米片材滤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电纳米片材滤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的摩擦电纳米片材滤芯,不方便在停机时对片材上的颗粒物进行集中收集,同时不方便进行长效的重复使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擦电纳米片材滤芯,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后端的左侧边缘处固定有负离子发生器,且外框的左侧面嵌入式固定有滤网,并且外框顶部的内部嵌入式安装有高压电源,而且外框上下两端的内壁上纵向固定有导电金属支架;还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两端呈凹陷结构卡在导电金属支架上,且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并且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两侧均铺设有摩擦电纳米材料膜,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上纵向安装有固定条,且固定条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竖直方向上分布有多个,并且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上下两端的固定条与外框内圈凸出位置接触固定,而且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中部位置固定条的前后边端处通过竖向分布的配重连接杆相连接,同时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中部位置的
固定条等间距分布,所述固定条顶部的内部纵向开设有风道,且风道的前后两端轴承安装有风扇组件,并且风扇组件的外端通过棘轮组件套设有齿轮,而且齿轮轴承安装于固定条的前后两端,所述齿轮的左侧啮合有齿条,且齿条固定于外框的左侧壁上;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开设于外框前后处的侧壁凸出位置内,且伸缩槽的位置与齿轮左右交错分布,并且伸缩槽内通过弹簧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端位于定位槽内,且定位槽开设于配重连接杆的外侧,所述定位杆的底部固定有金属片,且金属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磁铁,并且第一电磁铁固定于伸缩槽的侧壁上,所述定位杆的顶部固定有接触片,且接触片的一侧设置有轻触开关,并且轻触开关固定于伸缩槽的侧壁上,而且轻触开关与第一电磁铁对角分布,所述外框前后两侧内部的凸出位置固定有第二电磁铁,且第二电磁铁的下方设置有金属块,并且金属块固定于最上方固定条前后两端的顶部位置。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片材上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片材上的第二导电层均与导电金属支架导电连接,且第一片材上的第一导电层与下方的导电金属支架导电连接,并且第二片材上的第二导电层与上方的导电金属支架导电连接,而且上方导电金属支架和下方导电金属支架分别由高压电源输出正电和负电,同时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长度占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长度的3/4,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采用石墨烯材料,且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交替分布,通过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正负电交替分布,形成平行电场,配合负离子发生器使得空气带电,通过平行电场对空气进行吸附和杀菌,同时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左右端具有距离差距,可以减少爬电现象。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条设计为梳子状结构,且固定条底部凸出位置的边侧设计为波浪形结构与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相接触,通过固定条对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进行卡接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条底部凸出位置竖向开设有分支道与风道相连接,而且分支道的纵向自上而下开设有多个风孔连通至外部,风道内产生负压,使得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上吸附的颗粒通过风孔和分支道进入风道内进行收集。
[0009]优选的,所述齿轮通过棘轮组件带动风扇组件单向转动,且风扇组件单向转动方向使得风道内的空气由中部向两端流动,并且风扇组件内端位置处的风道内壁上固定有滤片,所述风扇组件由扇叶和中心轴组成,且风扇组件的中心轴通过棘轮组件与齿轮相连接,固定条移动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实现齿轮单向转动,进而使得风扇组件单向转动,使得风道内只能产生负压。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杆通过弹簧在伸缩槽内贴合弹性滑动,且定位杆外端的底部位置倾斜设置,并且定位杆的外端与定位槽之间凹凸配合,固定条和配重连接杆上移,通过定位杆卡入定位槽,对固定条和配重连接杆的位置进行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铁与高压电源电性连接,且第一电磁铁的磁力大于弹簧的弹性力,并且高压电源开始送电时第一电磁铁通过延时继电器设置延时三秒开启,第一电磁铁通电对金属片进行磁性吸附,使得定位杆得以伸出并插入定位槽内,同时整体在通电时,三秒之后第一电磁铁才会通电产生磁力。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电磁铁与轻触开关电性连接,且第二电磁铁磁性力大于中部可活动的固定条和配重连接杆的重力,整体通电时,第二电磁铁产生磁力对金属块进行磁性吸附,使得固定条和配重连接杆得以上移。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置高效杀菌机构,负离子发生器给空气带电,第一片材上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片材上的第二导电层通入正电和负电,形成平行电场,配合摩擦电纳米材料具有高电荷的特性,对空气中的颗粒进行吸附,使得细菌、病毒蛋白质中的电荷转移形成电位差,出现电崩解或击穿,杀灭细菌和病毒,使用过程中,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平行分布,风阻较低,空气通过率高,同时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可拆卸水洗,无耗材,减少材料的替换消耗,节约能源,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对向分布,同时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占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长度的3/4,使得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接电端存在较大距离,可以有效减少爬电的现象,提高使用效率和寿命;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固定条呈梳子状结构,其底部凸出位置呈波浪形结构对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进行固定,同时减少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相较于传统的热熔胶固定方式,固定条的使用,还方便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拆卸和重复安装,避免热熔胶受损影响后续固定效果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设置片材自动清理机构,在断电时,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电纳米片材滤芯,包括外框(1),所述外框(1)后端的左侧边缘处固定有负离子发生器(2),且外框(1)的左侧面嵌入式固定有滤网(3),并且外框(1)顶部的内部嵌入式安装有高压电源(4),而且外框(1)上下两端的内壁上纵向固定有导电金属支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片材(6)和第二片材(7),所述第一片材(6)和第二片材(7)的两端呈凹陷结构卡在导电金属支架(5)上,且第一片材(6)和第二片材(7)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层(601)和第二导电层(701),并且第一片材(6)和第二片材(7)的两侧均铺设有摩擦电纳米材料膜(8),所述第一片材(6)和第二片材(7)上纵向安装有固定条(9),且固定条(9)在第一片材(6)和第二片材(7)的竖直方向上分布有多个,并且第一片材(6)和第二片材(7)上下两端的固定条(9)与外框(1)内圈凸出位置接触固定,而且第一片材(6)和第二片材(7)中部位置固定条(9)的前后边端处通过竖向分布的配重连接杆(10)相连接,同时第一片材(6)和第二片材(7)中部位置的固定条(9)等间距分布,所述固定条(9)顶部的内部纵向开设有风道(11),且风道(11)的前后两端轴承安装有风扇组件(12),并且风扇组件(12)的外端通过棘轮组件(13)套设有齿轮(14),而且齿轮(14)轴承安装于固定条(9)的前后两端,所述齿轮(14)的左侧啮合有齿条(141),且齿条(141)固定于外框(1)的左侧壁上;伸缩槽(17),所述伸缩槽(17)开设于外框(1)前后处的侧壁凸出位置内,且伸缩槽(17)的位置与齿轮(14)左右交错分布,并且伸缩槽(17)内通过弹簧(18)连接有定位杆(19),所述定位杆(19)的外端位于定位槽(20)内,且定位槽(20)开设于配重连接杆(10)的外侧,所述定位杆(19)的底部固定有金属片(21),且金属片(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磁铁(22),并且第一电磁铁(22)固定于伸缩槽(17)的侧壁上,所述定位杆(19)的顶部固定有接触片(23),且接触片(23)的一侧设置有轻触开关(24),并且轻触开关(24)固定于伸缩槽(17)的侧壁上,而且轻触开关(24)与第一电磁铁(22)对角分布,所述外框(1)前后两侧内部的凸出位置固定有第二电磁铁(25),且第二电磁铁(25)的下方设置有金属块(26),并且金属块(26)固定于最上方固定条(9)前后两端的顶部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纳清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