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通畅的三腔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133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通畅的三腔导尿管,包括主管(1),主管(1)的一端分别设有注水管(2)、出液管(3)和注药管(4),所述主管(1)内设有与出液管(3)内腔连通的出液腔(5),主管(1)的端部侧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液孔组(6),出液孔组(6)包括多个与出液腔(5)连通的出液孔(7),出液孔(7)的孔径小于出液腔(5)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防止出液腔被堵塞,从而确保引流的通畅性,使用可靠性佳。使用可靠性佳。使用可靠性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通畅的三腔导尿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流通畅的三腔导尿管。

技术介绍

[0002]膀胱内血块形成是前列腺电切及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传统的三腔导尿管持续冲洗对体积偏大的血块往往效果不佳,频繁导尿管堵塞不仅加重临床医生工作量,堵塞引起的下腹疼痛及出血加重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堵塞严重甚至需要再次进入手术室行膀胱血块冲洗,增加了国家和患者个人医疗费用的支出,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传统的三腔导尿管存在缺陷:出液孔少,一般为2个,出液孔孔径和出液腔内径相仿,这种设计缺陷使得部分小血块通过出液孔进入出液腔时会引起出液腔堵塞,同时过少的出液孔本身也容易被血块所堵塞。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保持持续通畅引流的三腔导尿管,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通畅的三腔导尿管。本技术可以防止出液腔被堵塞,从而确保引流的通畅性,使用可靠性佳。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引流通畅的三腔导尿管,包括主管,主管的一端分别设有注水管、出液管和注药管,所述主管内设有与出液管内腔连通的出液腔,主管的端部侧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液孔组,出液孔组包括多个与出液腔连通的出液孔,出液孔的孔径小于出液腔的内径;所述主管内设有与注水管连通的注水腔和与注药管连通的注药腔,所述出液孔组一侧的主管侧壁上设有与注水腔连通的注水孔和与注药腔连通的注药孔。
[0005]上述的一种引流通畅的三腔导尿管中,所述主管采用软乳胶材料。<br/>[0006]前述的一种引流通畅的三腔导尿管中,所述出液孔一侧的出液腔内径大于其余部分的出液腔内径。
[0007]前述的一种引流通畅的三腔导尿管中,所述注水管内腔内径大于注水腔内径,出液管内腔内径大于出液腔内径,注药管内腔内径大于注药腔内径,且对应两者的交界处设有弧形阶梯。
[0008]前述的一种引流通畅的三腔导尿管中,所述注药孔位于出液孔组与注水孔之间。
[0009]前述的一种引流通畅的三腔导尿管中,所述注药管和出液管上设有连接螺纹;所述注水管上设有注水硬阀。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主管内设有与出液管内腔连通的出液腔,主管的端部侧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液孔组,出液孔组包括多个与出液腔连通的出液孔,出液孔的孔径小于出液腔的内径;液体经出液孔进入出液腔最后通过出液管排出,设置有多个出液孔组,单个出液孔组包含多个出液孔,有效扩大进液面积,且少部分出液孔被大体积血块堵塞也不会影响其余出液孔流通,有效确保引流的通畅性;当小体积的血块通过出液孔意外进入出液腔内,
由于出液孔的孔径小于出液腔的内径,因此进入的血块不会在出液腔内形成堵塞,进一步提升引流的可靠性。
[0012]2、本技术主管内设有与注水管连通的注水腔和与注药管连通的注药腔,所述出液孔组一侧的主管侧壁上设有与注水腔连通的注水孔和与注药腔连通的注药孔,注药腔和注水腔与出液腔分离单独设置,且注药孔和注水孔位于主管侧壁,远离主管端部,有效防止位于端部的血块意外进入形成堵塞,进一步提升使用的可靠性。
[0013]3、本技术出液孔一侧的出液腔内径大于其余部分的出液腔内径,扩大出液孔处的出液腔体积,防止过多的小血块堆积,进一步提升引流的通畅性。
[0014]4、本技术主管采用软乳胶材料,有效减少头端对膀胱形成的刺激,从而提升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的标记为:1

主管;2

注水管;3

出液管;4

注药管;5

出液腔;6

出液孔组;7

出液孔;8

注水腔;9

注药腔;10

注水孔;11

注药孔;12

弧形阶梯;13

连接螺纹;14

注水硬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19]实施例:一种引流通畅的三腔导尿管,如附图1所示,包括主管1,主管1的一端分别设有注水管2、出液管3和注药管4,如附图2所示,所述主管1内设有与出液管3内腔连通的出液腔5,主管1的端部侧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液孔组6,出液孔组6包括多个与出液腔5连通的出液孔7,出液孔7的孔径小于出液腔5的内径;所述主管1内设有与注水管2连通的注水腔8和与注药管4连通的注药腔9,所述出液孔组6一侧的主管1侧壁上设有与注水腔8连通的注水孔10和与注药腔9连通的注药孔11;所述主管1采用软乳胶材料;所述出液孔7一侧的出液腔5内径大于其余部分的出液腔5内径;所述注水管2内腔内径大于注水腔8内径,出液管3内腔内径大于出液腔5内径,注药管4内腔内径大于注药腔9内径,且对应两者的交界处设有弧形阶梯12,液体流经时不会因为堆积而产生过大的流速,从而减少对侧壁的挤压,进一步提升使用可靠性;所述注药孔11位于出液孔组6与注水孔10之间,依据使用频率来设置开孔顺序,布局合理;所述注药管4和出液管3上设有连接螺纹13,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所述注水管2上设有注水硬阀14。
[0020]工作原理:利用注水管及注药管注入水和药液,内部的液体经出液孔进入出液腔最后通过出液管排出,设置有多个出液孔组,单个出液孔组包含多个出液孔,有效扩大进液面积,且少部分出液孔被大体积血块堵塞也不会影响其余出液孔流通,有效确保引流的通畅性;当小体积的血块通过出液孔意外进入出液腔内,由于出液孔的孔径小于出液腔的内径,因此进入的血块不会在出液腔内形成堵塞,进一步提升引流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通畅的三腔导尿管,包括主管(1),主管(1)的一端分别设有注水管(2)、出液管(3)和注药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内设有与出液管(3)内腔连通的出液腔(5),主管(1)的端部侧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液孔组(6),出液孔组(6)包括多个与出液腔(5)连通的出液孔(7),出液孔(7)的孔径小于出液腔(5)的内径;所述主管(1)内设有与注水管(2)连通的注水腔(8)和与注药管(4)连通的注药腔(9),所述出液孔组(6)一侧的主管(1)侧壁上设有与注水腔(8)连通的注水孔(10)和与注药腔(9)连通的注药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通畅的三腔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采用软乳胶材料。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叶平叶晓丽李心灵郑建建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