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大学专利>正文

炔丙基取代的手性3-氨基-3,3-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其合成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3118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炔丙基取代的手性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炔丙基取代的手性3

氨基

3,3

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其合成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
,尤其涉及炔丙基取代的手性3

氨基

3,3
‑ꢀ
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手性3

氨基

3,3
′‑
双取代氧化吲哚是许多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的核心骨架。具有手性3

氨基

3,3
′‑
双取代氧化吲哚结构的化合物常常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例如:抗菌、抗惊厥,镇痛,抗肿瘤,消炎等特性,是开发新药的重要来源(Org.Lett.2004,6,2945;Bioorg.Med.Chem.Lett.2006,16,1869; Angew.Chem.,Int.Ed.2010,49,5902;Angew.Chem.,Int.Ed.2010,49,5352; ACSMed.Chem.Lett.2011,2,644)。因此,开发手性3

氨基

3,3
′‑
双取代氧化吲哚结构骨架的高效合成方法,并通过对手性3

氨基

3,3
′‑
双取代氧化吲哚进行结构修饰以改善该类化合物的药理性质从而有利于新药发现,引起了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的广泛关注。/>[0003]炔基,尤其是端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官能团,其广泛存在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及药物中,如:Dynemicin A、Calicheamicinγ,炔诺酮等(RSC Chem. Biol.2021,2,166)。此外,炔还是一类非常优秀的后合成

转化官能团,可通过许多反应包括:“点击”反应、氧化、还原、亲电加成、偶联等,轻松转化为其他目标结构。因此,引入炔基官能团,将使药物的结构修饰变得非常方便和高效(J.Am.Chem.Soc.2020,142,3762)。
[0004]通过文献调研,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在3

氨基

3,3
′‑
双取代氧化吲哚结构骨架中引入炔基官能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手性3

氨基

3,3
′‑
双取代氧化吲哚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炔基官能团优异的后合成

转化性质,通过不对称催化的方法,将炔基官能团引入3

氨基

3,3
′‑
双取代氧化吲哚骨架,构建结构新颖的、炔基官能团化的手性3

氨基

3,3
′‑
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提供一类新型的炔丙基取代的手性3

氨基

3,3
‑ꢀ
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类新型的炔丙基取代的手性3

氨基

3,3

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Ⅲ)所示的结构:
[0007][0008]上述结构式中,R取代基选自芳基,烷基,氢;R1取代基选自氢,烷基,芳基,酰基,磺
酰基;R2取代基选自烷基,卤素,氰基,烷氧基,芳基,烷硫基,氨基;R3取代基选自酰基,磺酰基,烷氧羰基,膦酰基。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类新型的炔丙基取代的手性3

氨基

3,3

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一个手性3,3

双取代氧化吲哚结构单元,其3位由氨基和炔丙基取代,且具有两个连续的季碳手性中心。
[0010]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的应用价值在于:许多手性3

氨基

3,3

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例如:《NS

398联用AG

041R对胃癌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机制》(世界华人消化杂质2006年底14卷第13期:1262

1266) 报道了CCK

B/胃泌素受体拮抗剂AG

041R可抑制胃癌细胞增值。化合物 AG

041R的结构如下式所示,该结构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新的化合物相同的母环,从而可以合理预测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大类新的化合物也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从而为新药筛选提供充足的化合物源,亦是开发新药的重要来源。另外,该类化合物具有易于官能化的炔基官能团,可以很容易的转化为其他有用的化合物,如:吲哚类衍生物,为合成其他类型的手性3

氨基

3,3

双取代氧化吲哚衍生物提供了快捷的方法。
[0011][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如下步骤:
[0013](1)在室温下,将铜盐和手性配体于有机溶剂中搅拌0.1

1.0h,然后依次加入4

乙炔基环状碳酸酯(Ⅰ),3

氨基氧化吲哚(Ⅱ),有机碱,然后在
ꢀ‑
20~30℃下搅拌反应1

10h,待反应完毕后,直接分离纯化就可以得到手性炔丙基取代的3

氨基

3,3

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
[0014]其中,所述4

乙炔基环状碳酸酯(Ⅰ)具有如下结构:
[0015][0016]所述3

氨基氧化吲哚(Ⅱ)具有如下结构:
[0017][0018]合成路线为:
[0019][0020]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合成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的炔丙基取代的手性3

氨基
ꢀ‑
3,3

双取代氧化吲哚类衍生物。
[00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甲苯、均三甲苯、四氢呋喃、2

甲基四氢呋喃、乙醚、乙腈、甲基叔丁基醚、1,4

二氧六环、氯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异丙酯、丁酸乙酯、甲醇、乙醇、六氟异丙醇、N,N

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
[002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铜盐选自醋酸铜,三氟甲烷磺酸铜,硫酸铜,六氟磷酸四乙腈铜,四氟硼酸四乙腈铜,氯化亚铜,溴化亚铜,碘化亚铜,乙酰丙酮铜中的至少一种。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炔丙基取代的手性3

氨基

3,3

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式(Ⅲ)所示的结构:上述结构式中,R取代基选自芳基,烷基,氢中的一种;R1取代基选自氢,烷基,芳基,酰基,磺酰基中的一种;R2取代基选自烷基,卤素,氰基,烷氧基,芳基,烷硫基,氨基中的一种;R3取代基选自酰基,磺酰基,烷氧羰基,膦酰基中的一种。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基取代的手性炔3

氨基

3,3

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室温下,将铜盐和手性配体(L)于有机溶剂中搅拌0.1

1.0h,然后依次加入4

乙炔基环状碳酸酯(Ⅰ),3

氨基氧化吲哚(Ⅱ),有机碱,然后在

20~30℃下搅拌反应1

10h,待反应完毕后,直接分离纯化,即得;其中,所述4

乙炔基环状碳酸酯(Ⅰ)具有如下结构:所述3

氨基氧化吲哚(Ⅱ)具有如下结构:所述手性配体(L)具有如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甲苯、均三甲苯、四氢呋喃、2

甲基四氢呋喃、乙醚、乙腈、甲基叔丁基醚、1,4

二氧六环、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勇袁伟成赵建强张颜萍王振华李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