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电子自动驻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1088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电子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包括气路管路系统和电路系统,所述气路管路系统包括制动总泵、前制动分泵、后制动分泵和储气筒,所述制动总泵与储气筒连接,制动总泵通过给前制动分泵和后制动分泵提供高压气源实现车辆制动;所述电路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通过整车控制器与气路管路系统中的制动元件的配合,实现车辆电子自动驻车制动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整车控制器接收电子驻车开关、制动总泵、油门踏板信号,通过数据的分析,逻辑控制,对电磁阀进行控制,达到对车辆驻车制动系统的控制。控制。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电子自动驻车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停车驻车制动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客车电子自动驻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公路客车又称“长途客车”,“城间客车”。一种为城市间旅客运输而设计和装备的“客车”。主要用于城市之间或地区之间载运乘客及其行李物品,因运距较长,道路复杂可能出现较多的红绿灯,频繁需要进行驻车制动和驻车制动解除动作,原气动手制动阀实现的制动操作系统,气路复杂,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不适应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电子自动驻车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整车控制器接收电子驻车开关、制动总泵、油门踏板信号,通过数据的分析,逻辑控制,对电磁阀进行控制,达到对车辆驻车制动系统的控制,用于解决现有的技术无法对复杂道路出现较多的红绿灯,频繁需要进行驻车制动和驻车制动解除动作的弊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客车电子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包括气路管路系统和电路系统,所述气路管路系统包括制动总泵、前制动分泵、后制动分泵和储气筒,所述制动总泵与储气筒连接,制动总泵通过给前制动分泵和后制动分泵提供高压气源实现车辆制动;
[0006]所述电路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通过整车控制器与气路管路系统中的制动元件的配合,实现车辆电子自动驻车制动功能。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制动元件包括制动总泵、前制动分泵和后制动分泵。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动总泵与前制动分泵和后制动分泵通过气路连通。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制动分泵进气制动,排气制动解除。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制动分泵包括排气制动和进气制动两种制动模式,其中,
[0011]后制动分泵的排气制动接口无气压时处于制动状态,后制动分泵的排气制动接口进气后制动解除;
[0012]后制动分泵的进气制动接口在进气后制动,后制动分泵的进气制动接口在排气后制动解除。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制动分泵在进气制动工作时,排气制动接口须有稳定气源供给,使排气制动处于解除状态。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路系统还包括车速传感器、电子驻车开关和两位三通电磁阀;
[0015]所述车速传感器、电子驻车开关和两位三通电磁阀分别与整车控制器连通。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整车控制器接收制动信号、车速信号和电子驻车开关信号,并通过上述信号对两位三通电磁阀状态进行控制。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状态分为初始状态和工作状态;
[0018]两位三通电磁阀初始状态时为失电状态;
[0019]两位三通电磁阀工作状态时为得电状态。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为单电控或直动式。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整车控制器接收电子驻车开关、制动总泵、油门踏板信号,通过数据的分析,逻辑控制,对电磁阀进行控制,达到对车辆驻车制动系统的控制,用于解决现有的技术无法对复杂道路出现较多的红绿灯,频繁需要进行驻车制动和驻车制动解除动作,并使汽车向电器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流程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两位三通电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客车电子自动驻车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客车电子自动驻车功能,通过整车控制器和电磁阀,与脚制动阀及整车制动元件的配合,实现车辆电子自动驻车制动功能。
[0027]具体的,该客车电子自动驻车系统包括气路管路系统和电路系统;
[0028]气路管路系统包括制动总泵、前制动分泵、后制动分泵和储气筒;
[0029]电路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车速传感器、电子驻车开关和两位三通电磁阀;
[0030]气路管路系统中的制动总泵与储气筒连接,制动总泵通过给前制动分泵和后制动分泵提供高压气源实现车辆制动;
[0031]前制动分泵进气实现制动,排气制动解除;
[0032]后制动分泵包括排气制动和进气制动两种制动功能,其中,后制动分泵的排气制动接口无气压时处于制动状态,后制动分泵的排气制动接口进气后制动解除;
[0033]后制动分泵的进气制动接口在进气后制动,后制动分泵的进气制动接口在排气后制动解除,且后制动分泵在进气制动工作时,排气制动接口必须有稳定气源供给,使排气制动处于解除状态。
[0034]整车控制器与车速传感器、电子驻车开关和两位三通电磁阀连通,整车控制器用于接受制动信号、车速信号和电子驻车开关信号,并通过上述信号对两位三通电磁阀状态进行控制;
[0035]两位三通电磁阀的A口为气源接口,P为通往气动执行器接口(后制动分泵),T为排气口;
[0036]两位三通电磁阀初始状态(失电)
[0037]两位三通电磁阀失电,两位三通电磁阀的阀芯在弹簧力作用下在左侧, P口与T口相通,通过P口气体通过T口排入大气,气源接的A口是封闭的。
[0038]两位三通电磁阀工作状态(得电)
[0039]两位三通电磁阀得电,两位三通电磁阀de阀芯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吸到右侧,P口与A口相通,气源通过A口进入气缸一侧P口,T口是封闭接大气;
[0040]如果两位三通电磁阀失电,两位三通电磁阀的阀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再次回到初始状态。
[0041]两位三通电磁阀为单电控或直动式。
[0042]基于该客车电子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对车辆状态的识别步骤如下:
[0043]S1:车辆处于熄火状态,或者断电状态,整车控制器不给两位三通电磁阀供电,两位三通电磁阀处于初始状态,P口和T口相通,后制动分泵排气制动口与大气相通,后制动分泵处于排气制动状态,为驻车状态;
[0044]S2:车辆启动时,整车控制器实时接收并判断车速传感器车速信号,当车速大于0时,电子驻车系统为抑制状态,整车控制器不会根据电子驻车开关和制动总泵的信号对两位三通电磁阀进行断电排气制动控制操作,此时两位三通电磁阀处于得电位置,A口和P口相通,后制动分泵排气制动为解除状态;
[0045]S3:车辆启动时,整车控制器实时接收并判断车速传感器车速信号,当车速等于0时,电子驻车系统为应答状态;
[0046](1)此时整车控制器若接收到电子驻车开关驻车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电子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包括气路管路系统和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管路系统包括制动总泵、前制动分泵、后制动分泵和储气筒,所述制动总泵与储气筒连接,制动总泵通过给前制动分泵和后制动分泵提供高压气源实现车辆制动;所述电路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通过整车控制器与气路管路系统中的制动元件的配合,实现车辆电子自动驻车制动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电子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动元件包括制动总泵、前制动分泵和后制动分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客车电子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总泵与前制动分泵和后制动分泵通过气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客车电子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制动分泵进气制动,排气制动解除。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客车电子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分泵包括排气制动和进气制动两种制动模式,其中,后制动分泵的排气制动接口无气压时处于制动状态,后制动分泵的排气制动接口进气后制动解除;后制动分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超超陈新雨汪俭李敏吴信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