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碎茶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105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碎茶回收装置,涉及茶叶加工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接料盘,所述的接料盘上端设有承托框架,所述的承托框架上端设有与茶叶滚筒相互配合的圆弧槽;所述的承托框架与所述的接料盘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导向装置,所述的导向装置设置为两块倾斜的导向板或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减小的下料框;所述的下料框下端设置有排料组件,所述的排料组件外围设有收纳袋固定装置,技术效果是具有在收集掉落的碎茶或小茶叶片的同时对茶叶滚筒进行支撑的优点。时对茶叶滚筒进行支撑的优点。时对茶叶滚筒进行支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碎茶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处理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碎茶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蒸青、烘干等一系列工序,而此过程中,茶叶通常会经过翻转操作,而翻转过程中,且为了排气和供热,翻转过程操作通常利用旋转筛筒进行驱动,翻转过程中势必会将细小的茶叶以及破碎的茶叶排出,而为了避免茶叶的浪费,通常会设置收集盘。
[0003]现有的收集盘通常是采用与旋转筛筒等长的下料导向框将碎料或小料倒入收集盘或直接设置与旋转筛筒等长的收集盘进行收料。
[0004]上述方式虽然能够筛筒旋转产生的碎料或小料的收集,但收集装置无法对滚筒进行支撑,更不能选择大面积收集或集中收集两种方式的切换,更没有便于收纳袋的拆装及使用的结构,因此,对于现有的碎茶回收装置的改良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碎茶回收装置,其具有在收集掉落的碎茶或小茶叶片的同时对茶叶滚筒进行支撑的优点。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碎茶回收装置,包括接料盘,所述的接料盘上端设有承托框架,所述的承托框架上端设有与茶叶滚筒相互配合的圆弧槽;所述的承托框架与所述的接料盘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导向装置,所述的导向装置设置为两块倾斜的导向板或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减小的下料框;所述的下料框下端设置有排料组件,所述的排料组件外围设有收纳袋固定装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承托框架上的圆弧槽与茶叶滚筒相互配合,有利于利用承托框架下料的同时给茶叶滚筒一个支撑力,便于茶叶滚筒的稳定旋转,而导向装置与接料盘、收纳袋固定装置相互配合,有利于选择不同的收集方式对茶叶进行收集处理。
[0009]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排料组件包括与所述的下料框固定连接的倒三角框,所述的倒三角框下端的有下料口。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三角框的设计,有利于茶叶的收拢收集,进而便于茶叶进入收纳袋。
[0011]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收纳袋固定装置包括围绕所述的倒三角框设置的固定圈;所述的固定圈设置为弹性压紧圈、两个磁性相吸的磁吸固定环或收纳袋悬挂钩。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能够不影响收纳袋的固定,又便于收纳袋的拆装。
[0013]进一步设置:所述的下料框包括第一下料板以及与第一下料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下料板,所述的第一下料板与所述的第二下料板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排料组件包括与所述的第一下料板下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排料
板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的第二下料板下端的调节排料板;所述的调节排料板通过弹性弯杆与所述的第二下料板外端面相连。
[0015]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收纳袋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的固定排料板与所述的调节排料板末端的悬挂槽,每个所述的悬挂槽内均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压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排料板、固定排料板以及弹性弯杆相互配合,有利于通过调节排料板、固定排料板之间的夹角控制茶叶的下料速度,而在调节排料板与固定排料板上设置悬挂槽与压板用于固定收纳袋,使得可根据进入收纳袋的茶叶的重力来控制开合角度,进而便于装入足量茶叶后的收纳袋的处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导向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设备在排料组件位置的剖切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中A位置的放大图。
[0021]图中,接料盘1、承托框架11、圆弧槽12、导向装置2、导向板21、下料框22、第一下料板221、第二下料板222、连接板223、排料组件20、倒三角框201、下料口202、固定排料板203、调节排料板204、弹性弯杆205、收纳袋固定装置3、固定圈31、悬挂槽32、压板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一种碎茶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接料盘1,接料盘1上端设有承托框架11,承托框架11上端设有与茶叶滚筒相互配合的圆弧槽12;承托框架11与接料盘1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导向装置2,导向装置2设置为两块倾斜的导向板21,本装置中的圆弧槽12的直径根据茶叶蒸青设备或烘干设备的茶叶滚筒进行设置,使得承托框架11既能够达到碎茶或小茶叶片导向的目的,又能够承托茶叶滚筒,使得茶叶滚筒的运转更加顺畅。
[0024]如图2所示,导向装置2的另一实施例可设置为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减小的下料框22,相比于两块倾斜的导向板而言,此设计可对碎茶或小茶叶进行集中收集,导向装置2可拆卸,即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不同的结构,导向装置2可通过螺钉或卡扣连接与承托框架11下端相连。
[0025]如图2所示,下料框22下端设置有排料组件20,排料组件20包括与下料框22固定连接的倒三角框201,倒三角框201下端的有下料口202,此时,排料组件20外围设有收纳袋固定装置3,此时的收纳袋固定装置3包括围绕倒三角框201设置的固定圈31;固定圈31设置为弹性压紧圈、两个磁性相吸的磁吸固定环或收纳袋悬挂钩,便于收纳袋的处理。
[0026]如图3所示,下料框22包括第一下料板221以及与第一下料板221相对设置的第二下料板222,第一下料板221与第二下料板222通过连接板223固定连接。
[0027]如图3所示,排料组件20的另一实施例可设置为包括与第一下料板221下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排料板203以及转动安装于第二下料板222下端的调节排料板204;调节排料板204通过弹性弯杆205与第二下料板222外端面相连;此时的收纳袋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安装于固定排料板203与调节排料板204末端的悬挂槽32,每个悬挂槽32内均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
压板33,此设计有利于根据收纳袋中装入的茶叶的重量控制调节排料板204相对与固定排料板203的开合角度,进而控制下料的速度。
[0028]工作原理:初始状态时,所有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承托框架11的圆弧槽12与茶叶滚筒转动配合连接,调节排料板204在弹性弯杆205的作用下处于最大张开角度(即处于远离固定排料板203一侧的极限位置状态)。
[0029]当本设备设置为固定圈31与倒三角框201时,若使用本产品,则利用固定圈31固定茶叶收纳袋,使得茶叶经过承托框架11进入导向板21,最后穿过下料口202进入收纳袋。
[0030]当本设备设置为悬挂槽32与压板33时,若使用本产品,则利用悬挂槽32与压板33相互配合固定茶叶收纳袋,此时,茶叶经过承托框架11进入下料框22,最后进入收纳袋,且随着收纳袋中茶叶重量的增加,调节排料板204逐渐向固定排料板203靠近,进而减小调节排料板204与固定排料板203之间的夹角,减缓茶叶的出料,也便于收纳袋的更换。
[0031]上述的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碎茶回收装置,包括接料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料盘(1)上端设有承托框架(11),所述的承托框架(11)上端设有与茶叶滚筒相互配合的圆弧槽(12);所述的承托框架(11)与所述的接料盘(1)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导向装置(2),所述的导向装置(2)设置为两块倾斜的导向板(21)或自上而下宽度逐渐减小的下料框(22);所述的下料框(22)下端设置有排料组件(20),所述的排料组件(20)外围设有收纳袋固定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碎茶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料组件(20)包括与所述的下料框(22)固定连接的倒三角框(201),所述的倒三角框(201)下端的有下料口(2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碎茶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纳袋固定装置(3)包括围绕所述的倒三角框(201)设置的固定圈(31);所述的固定圈(31)设置为弹性压紧圈、两个磁性相吸的磁吸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军黄海张晓洲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金三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