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常检测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070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异常检测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其中,该电路包括:车辆电池、电源芯片、控制器、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常检测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异常检测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车辆电池的电源电压发生变化的情况,导致车辆电池的电源电压不属于某些零部件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而车辆电池的电源电压可能只是短时性的欠压,并不影响车辆的正常工作。若车辆电池只是短时性的欠压,车辆就进行异常报错,则影响正常的行车安全并影响用户体验。
[0003]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的异常检测电路,现有技术的异常检测电路10中包括:电源芯片101、控制器102、车辆电池103、负载可控开关104、电流传感器105、接触器可控开关106、接触器107。电源芯片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为2.7

36V;控制器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为1.2

1.32V;负载可控开关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为5.5

24.5V;电流传感器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为8

16V;接触器可控开关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为4

28V;接触器的额定电压12V,小于8V报警,小于4V断开。车辆电池的常见电压异常包括:过电压(车辆电池的电压为18V至24V),叠加交流电压(车辆电池的电压为16V),电压瞬间降低(车辆电池的电压降至4.5V),车辆启动产生的瞬时降压(车辆电池的电压从12V降至6V、6.5V),抛负载产生的瞬时升压(车辆电池的电压从12V升至35V)。
[0004]如图1所示,车辆电池通过接触器可控开关与接触器直接连接,以及车辆电池通过负载可控开关与电流传感器直接连接,车辆电池的电压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时,即超过接触器和电流传感器的正常工作电压,接触器和电流传感器的工作电压会直接受到影响。电池电压超过接触器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则会导致的车辆的BMS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发出“接触器的供电电压异常”的警告,虽然车辆电池的供电电压只是短时性的出现异常,在异常接收后会清除警告不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但是出现无用的告警依然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常检测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能够通过DC

DC转换器,将BMS系统所控制的外部负载的工作电压稳定在预设范围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电池即便是出现短时性的供电电压不稳定就会报警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的技术效果。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常检测电路,异常检测电路包括:车辆电池、电源芯片、控制器、DC

DC转换器、电流传感器、接触器、接触器可控开关;车辆电池的输出端与电源芯片的输入端、DC

DC转换器的电源端分别连接,车辆电池用于给电源芯片和DC

DC转换器供电;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电源芯片用于给控制器供电;DC

DC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启动信号;控制器
的第二输出端与接触器可控开关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开关闭合信号;DC

DC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接触器可控开关的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接触器可控开关的输出端与接触器的输入端连接,DC

DC转换器用于给电流传感器和接触器供电;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检测电流传感器采集的电流是否异常;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接触器的线圈正极连接,用于检测接触器的线圈电压是否异常。
[0007]可选地,异常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的输出端与DC

DC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一电阻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二电阻的输出端接地;DC

DC转换器的时钟端与第三电阻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的输出端接地,第三电阻用于设置DC

DC转换器的开关频率。
[0008]可选地,异常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磁珠和第一电感;车辆电池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磁珠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接地;磁珠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感的输入端、第一电容的输入端、第二电容的输入端和第三电容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容的输出端、第二电容的输出端和第三电容的输出端接地;第一电感的输出端与DC

DC转换器的电源端、第四电容的输入端和第五电容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四电容的输出端和第五电容的输出端接地。
[0009]可选地,异常检测电路还包括:第六电容和第二电感;DC

DC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接触器可控开关的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包括:DC

DC转换器的启动功能引脚与第六电容的输入端连接,第六电容的输出端与DC

DC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DC

DC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感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感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接触器可控开关的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
[0010]可选地,异常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和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DC

DC转换器的接地引脚接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感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感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七电容的输入端、第八电容的输入端、第九电容的输入端、第十电容的输入端和第四电阻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四电阻的输出端与第五电阻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第七电容的输出端、第八电容的输出端、第九电容的输出端、第十电容的输出端和第五电阻的输出端接地。
[0011]可选地,异常检测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第十一电容和第十二电容;DC

DC转换器的反相输入引脚与第四电阻的输出端、第五电阻的输入端分别连接;DC

DC转换器的频率补偿引脚与第六电阻的输入端、第十一电容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六电阻的输出端与第十二电容的输入端连接;第十一电容的输出端、第十二电容的输出端接地。
[0012]可选地,异常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三电容;接触器可控开关的输出端与第七电阻的输入端、接触器的线圈正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的输出端与第八电阻的输入端、第九电阻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九电阻的输出端、第十三电容的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八电阻的输出端、第十三电容的输出端、接触器的线圈负极与接触器可控开关的接地端接地。
[0013]可选地,异常检测电路还包括:第四二极管;车辆电池的输出端与第四二极管的输
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检测电路包括:车辆电池、电源芯片、控制器、DC

DC转换器、电流传感器、接触器、接触器可控开关;所述车辆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入端、所述DC

DC转换器的电源端分别连接,所述车辆电池用于给所述电源芯片和所述DC

DC转换器供电;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用于给所述控制器供电;所述DC

DC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启动信号;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接触器可控开关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开关闭合信号;所述DC

DC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所述接触器可控开关的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接触器可控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接触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

DC转换器用于给所述电流传感器和所述接触器供电;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流传感器采集的电流是否异常;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接触器的线圈正极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接触器的线圈电压是否异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与所述DC

DC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出端接地;所述DC

DC转换器的时钟端与第三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用于设置所述DC

DC转换器的开关频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磁珠和第一电感;所述车辆电池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所述磁珠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磁珠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容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出端与所述DC

DC转换器的电源端、所述第四电容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输出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检测电路还包括:第六电容和第二电感;所述DC

DC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德卿
申请(专利权)人:章鱼博士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