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火群模自动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55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底火群模自动生产线,属于底火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底火群模自动生产线用于底火生产过程中的装配,主要工艺过程包括管壳入模、装药、压药、铝箔组合、火台组合、产品终压和产品退出。该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钢板结构将生产线隔离成多个抗爆间室,通过各个设备的设计,使得各个工艺过程在抗爆间室内进行,结合大药量的抗爆间室采用顶泄爆方式,有效防止生产过程中殉爆。生产线采用50发模具,且管壳自动入模,其他药剂即辅料暂存后自动补充,模具之间传递采用抗爆间室外传输方式,生产过程无人员直接解除产品,提高了火工品生产的本质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火群模自动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底火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底火群模自动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底火采用的药剂一般为点火药和激发药,该2种火工品药剂敏感度较高,在底火生产种装药、压药、组合及补药工艺过程种,容易受到机械撞击、静电及摩擦等原因,发生单工位爆炸或多工位殉爆。现有工艺装备技术条件下,多采用国外引进的单发多工位圆盘式自动生产设备或群模多发手工生产方式进行。其中,国外引进的单发多工位圆盘式自动生产设备,实现了单发产品的自动化,由于无药剂暂存装置,导致补药仍然需要人工参与,所以生产过程本质安全性不高,同时由于是单发生产,生产效率不高。而人工群模多发生产由人员将管壳装入模具,装药、压药及组合过程均由人工操作专用设备进行,再由人工对产品模具进行转运,生产过程本质安全性低。
[0003]因此,底火生产需实现群模多发自动化生产,多工位之间可靠隔离,模具自动传输,生产过程无人化等,来解决生产过程的效率问题和本质安全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底火群模自动生产线,实现工艺过程的可靠隔离和模具的自动传输,实现底火产品的群模自动化生产。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火群模自动生产线,该生产线具有防护钢板2,实现整体防护,设有采用顶泄爆结构设计的泄爆口1作为该生产线药剂量大于预设值的工位;
[0008]所述生产线上还设有按照直线式布置的一次装药设备3,一次压药设备4,二次装药设备5,组合缓存装置6,终压设备7,产品退出设备8;并设有上模机器人9,管壳入模设备10,传送机构11,下模机器人12,组成生产线的产品入模及输送机构布置于主生产线外侧,采用外联式模具传输方式生产;所述组合缓冲装置6用于实现产品火台的组合或铝箔的装入,所述产品退出设备8用于实现产品从模具中退出;
[0009]其中,所述传送机构11,与一次装药设备3,一次压药设备4,二次装药设备5,组合缓存装置6,终压设备7,产品退出设备8通过位于防护钢板2上的自动防护门传递产品模具;
[0010]生产准备前,操作人员分别将防护钢板2内的火工药剂放置于一次装药设备3和二次装药设备5的药剂暂存设备上,将组合产品放置于组合缓存装置6上,管壳放置于管壳入模设备10的料仓内,生产时管壳入模设备10将管壳装入模具,上模机器人9将装有管壳的模具送入传送机构11,传送机构11通过防护钢板2上的自动防护门分别按照工艺流程依次送入一次装药设备3、一次压药设备4、二次装药设备5、组合缓存装置6、终压设备7、产品退出设备8,完成组合产品的生产过程,有些工艺只进行一次装压和压药,会跳过二次装药设备5
和终压设备7,直接进行后续工位;下模机器人12将模具送到传送机构11将模具返回,上模机器人9将模具送入管壳入模设备10,从而完成底火的生产及模具的循环。
[0011]优选地,所述一次装药设备3和二次装药设备5的机械结构相同,所装填药剂不同,一次装药设备3包括装药机台面3

1,模具上顶装置3

2,装药器支架3

3,拉计量板装置3

4和装药器3

5,其中,所述装药机台面3

1是用于安装一次装药设备3的其他零部件的一个机械平面结构,装药器支架3

3作为药剂暂存设备,通过螺丝与装药机台面3

1连接,模具上顶装置3

2与装药器支架3

3连接,装药器3

5通过螺丝与装药器支架3

3连接,模具上顶装置3

2位于装药器3

5正下方,拉计量板装置3

4与装药器3

5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生产线上还布置第一模具推出装置4

1,模具防护门4

2和第一模具推入装置4

3;
[0013]生产过程中,模具防护门4

2开启,第一模具推入装置4

3将模具推入装药器3

5正下方后,模具防护门4

2关闭,模具上顶装置3

2将模具上顶,然后拉计量板装置3

4动作,完成一次装药;模具上顶装置3

4回落,模具防护门4

2开启,第一模具退出装置4

1动作,将模具退出到模具防护门4

2外侧,之后模具防护门4

2关闭,从而完成整个模具产品的一次装药。
[0014]优选地,所述一次压药设备4和终压设备7的机械结构相同,其工艺参数及在生产线的布局不同,所述一次压药设备4包括压机台面5

1、固定立柱5

2、压药冲子5

3、冲盒5

4、活动板5

5、固定板5

6、气液增力缸5

7和推出装置5

8;其中,所述固定立柱5

2和推出装置5

8分别固定于压机台面5

1上,固定板5

6通过螺丝与固定立柱5

2连接,气液增力缸5

7固定于固定板5

6上,压药冲子5

3、冲盒5

4以及活动板5

5依次连接,最终与气液增力缸5

7连接,气液增力缸5

7带动压药冲子5

3实现上下动作.
[0015]优选地,所述生产线上还布置第二模具推入装置6

1,第一防护门6

2和第二模具推出装置6

3;
[0016]生产过程中,第一防护门6

2开启,第二模具推入装置6

1将模具推入压药冲子5

3正下方,第一防护门6

2关闭,液增力缸5

7动作,带动压药冲子5

3下行,下行到一定距离后,完成压药,液增力缸5

7回位,第一防护门6

2开启,第二模具推出装置6

3将模具推出,第一防护门6

2关闭,从而完成整个模具的压药工艺。
[0017]优选地,所述组合缓冲装置6包括火台模下料装置7

1,火台模上料装置7

2,火台模退出装置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火群模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该生产线具有防护钢板(2),实现整体防护,设有采用顶泄爆结构设计的泄爆口(1)作为该生产线药剂量大于预设值的工位;所述生产线上还设有按照直线式布置的一次装药设备(3),一次压药设备(4),二次装药设备(5),组合缓存装置(6),终压设备(7),产品退出设备(8);并设有上模机器人(9),管壳入模设备(10),传送机构(11),下模机器人(12),组成生产线的产品入模及输送机构布置于主生产线外侧,采用外联式模具传输方式生产;所述组合缓冲装置(6)用于实现产品火台的组合或铝箔的装入,所述产品退出设备(8)用于实现产品从模具中退出;其中,所述传送机构(11),与一次装药设备(3),一次压药设备(4),二次装药设备(5),组合缓存装置(6),终压设备(7),产品退出设备(8)通过位于防护钢板(2)上的自动防护门传递产品模具;生产准备前,操作人员分别将防护钢板(2)内的火工药剂放置于一次装药设备(3)和二次装药设备(5)的药剂暂存设备上,将组合产品放置于组合缓存装置(6)上,管壳放置于管壳入模设备(10)的料仓内,生产时管壳入模设备(10将管壳装入模具,上模机器人(9)将装有管壳的模具送入传送机构(11),传送机构(11)通过防护钢板(2)上的自动防护门分别按照工艺流程依次送入一次装药设备(3)、一次压药设备(4)、二次装药设备(5)、组合缓存装置(6)、终压设备(7)、产品退出设备(8),完成组合产品的生产过程;下模机器人(12)将模具送到传送机构(11)将模具返回,上模机器人(9)将模具送入管壳入模设备(10),从而完成底火的生产及模具的循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装药设备(3)和二次装药设备(5)的机械结构相同,所装填药剂不同,一次装药设备(3)包括装药机台面(3

1),模具上顶装置(3

2),装药器支架(3

3),拉计量板装置(3

4)和装药器(3

5),其中,所述装药机台面(3

1)是用于安装一次装药设备(3)的其他零部件的一个机械平面结构,装药器支架(3

3)作为药剂暂存设备,通过螺丝与装药机台面(3

1)连接,模具上顶装置(3

2)与装药器支架(3

3)连接,装药器(3

5)通过螺丝与装药器支架(3

3)连接,模具上顶装置(3

2)位于装药器(3

5)正下方,拉计量板装置(3

4)与装药器(3

5)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上还布置第一模具推出装置(4

1),模具防护门(4

2)和第一模具推入装置(4

3);生产过程中,模具防护门(4

2)开启,第一模具推入装置(4

3)将模具推入装药器(3

5)正下方后,模具防护门(4

2)关闭,模具上顶装置(3

2)将模具上顶,然后拉计量板装置(3

4)动作,完成一次装药;模具上顶装置(3

4)回落,模具防护门(4

2)开启,第一模具退出装置(4

1)动作,将模具退出到模具防护门(4

2)外侧,之后模具防护门(4

2)关闭,从而完成整个模具产品的一次装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压药设备(4)和终压设备(7)的机械结构相同,其工艺参数及在生产线的布局不同,所述一次压药设备(4)包括压机台面(5

1)、固定立柱(5

2)、压药冲子(5

3)、冲盒(5

4)、活动板(5

5)、固定板(5

6)、气液增力缸(5

7)和推出装置(5

8);其中,所述固定立柱(5

2)和推出装置(5

8)分别固定于压机台面(5

1)上,固定板(5

6)通过螺丝与固定立柱(5

2)连接,气液增力缸(5

7)固定于固定板(5

6)上,压药冲子(5

3)、冲盒(5

4)以及活动板(5

5)依次连接,最终与气液增力缸(5

7)连接,气液增力缸(5

7)带动压药冲子(5

3)实现上下动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上还布置第二模具推入装置(6

1),第一防护门6

2)和第二模具推出装置6

3);生产过程中,第一防护门(6

2)开启,第二模具推入装置(6

1)将模具推入压药冲子(5

3)正下方,第一防护门(6

2)关闭,液增力缸(5

7)动作,带动压药冲子(5

3)下行,下行到一定距离后,完成压药,液增力缸(5

7)回位,第一防护门(6

2)开启,第二模具推出装置(6

3)将模具推出,第一防护门(6

2)关闭,从而完成整个模具的压药工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缓冲装置(6)包括火台模下料装置(7

1),火台模上料装置(7

2),火台模退出装置(7

3),火台模推入装置(7

4),火台压合装置(7

5),火台预压装置(7

6),组合模具横推装置(7

7),第二防护门(7

8),模具推入装置(7

9),第三防护门(7

10),铝箔压合装置(7

11),铝箔模推入装置(7

12),铝箔模上料装置(7

13),模具推出装置(7

14),铝箔模下料装置(7

15),铝箔模退出装置(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旭杨旗张伟徐争涛李子道李佩车波峰李红梅秦军安朱安宏苗艳勤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北方庆华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