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超前轻便型运输单体柱滑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46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采工作面超前轻便型运输单体柱滑道车,涉及煤矿井下的单体柱运输领域。包括滑道、多个底座和多个滑车;滑道由多个滑道主梁连接而成,相邻的滑道主梁之间通过滑道连接组件连接;相邻滑道主梁的连接处通过底座支撑,滑车设置于滑道主梁上。滑道主梁包括两条正对的L形轨道,两条L形轨道之间通过多个轨道横梁连接为一体,滑道连接组件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和两块角铁,底座包括十字固定座与支撑柱,滑车包括移动板、单体柱支撑架和四角底部的移动轮组,每组移动轮组均包括一个主滑动轮和一个侧导向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简单,成本低、强度高、易于滑动、滑动稳定,操作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采工作面超前轻便型运输单体柱滑道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的单体柱运输领域,具体为一种综采工作面超前轻便型运输单体柱滑道车。

技术介绍

[0002]根据采煤设计规范要求,石炭系受临空采空区影响,超前支护距离至少保持100米距离,现在顺槽支护单体柱柱径110mm,支撑高度为4.5米,每根单体柱重量220斤,按照每天推进6米计算,就得有两人合作共同扛着220斤重量行走2400

2800米距离。综采工作面尾超前支护的工人工作量巨大,任务繁重,时有工伤发生,影响生产效率。常年的重度劳累过程中,支护工经常发生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等疾病。为了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工伤,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改进现有的单体柱运输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单体柱运输中存在的工人的工作量巨大,任务繁重易导致工伤发生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综采工作面超前轻便型运输单体柱滑道车,该种滑道车改变了现有的运输方式,是一种新型的运输工具。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综采工作面超前轻便型运输单体柱滑道车,包括滑道、多个底座和多个滑车;所述滑道由多个滑道主梁连接而成,相邻的滑道主梁之间通过滑道连接组件连接;相邻滑道主梁的连接处通过底座支撑,所述滑车设置于滑道主梁上。所述滑道主梁包括两条正对的L形轨道,两条L形轨道之间通过多个轨道横梁连接为一体,两条L形轨道的两端部通过两块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开有两个用于与滑道连接组件连接的螺栓孔;所述滑道连接组件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和两块角铁,两块角铁正对,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连接在两块角铁之间,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之间留有可以插入连接板的空隙,而且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各自开有两对螺栓孔,所开的螺栓孔与相邻两个滑道主梁连接板上的螺栓孔位置相匹配;所述上安装板及下安装板与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座包括十字固定座与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垂直固定设于十字固定座的中心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于下安装板的底面上。所述滑车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呈长方形状,所述移动板的中部均布设有两组单体柱支撑架;所述移动板的四角底部各设置有一组移动轮组,每组移动轮组均包括一个主滑动轮和一个侧导向轮,所述主滑动轮的轴向水平、移动方向沿着滑道延伸方向,所述主滑动轮在滑车移动时沿着L形轨道的水平部滚动;所述侧导向轮的轴向垂直于地面、移动方向沿着滑道延伸方向,所述侧导向轮在滑车移动时贴于L形轨道的竖直侧壁滚动。
[000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综采工作面超前轻便型运输单体柱滑道车,主要是对于单体柱的运输方式的改进,在综采工作面设置了一条滑道,类似于轨道,将单体柱置于特制的滑车上后,沿着滑道移动至所单体柱安装处。该滑道车主要包括滑道、多个底座和多个滑车;滑车用于放置单体柱,设置于滑道主梁上;底座用于支撑滑道,滑道为滑车运行的轨道。滑
道由多个滑道主梁连接而成,相邻的滑道主梁之间通过滑道连接组件连接;相邻滑道主梁的连接处通过底座支撑。滑道主梁包括两条正对的L形轨道,L形轨道是采用长角铁制造而成,两条L形轨道之间通过多个轨道横梁连接为一体,轨道横梁不仅起到连接作用,还起到了给整条滑道主梁加强的作用;两条L形轨道的两端部通过两块连接板连接,两块连接板用于插入滑道连接组件,以完成与相邻的滑道主梁进行连接;连接板上开有两个用于与滑道连接组件连接的螺栓孔,用于与滑道连接组件螺栓连接。滑道连接组件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和两块角铁,两块角铁正对,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连接在两块角铁之间,而且两者之间留有可以插入连接板的空隙,而且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各自开有两对螺栓孔,所开的螺栓孔与相邻两个滑道主梁连接板上的螺栓孔位置相匹配,这样当连接板插入时,可以采用螺栓将两侧的连接板与上下安装板连接为一体,这样使得相邻的滑道主梁连接起来。底座包括十字固定座与支撑柱,十字固定座起底部稳定作用,支撑柱垂直固定设于十字固定座的中心处,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于下安装板的底面上,支撑在相邻滑道主梁的连接处;底座整体使滑道抬高,可远离地面进行运送。滑车主要包括移动板和移动轮组,移动板呈长方形状,在中部均布设有两组单体柱支撑架,用于放置单体柱,采用两到三个滑车就可以放置整个单体柱;在移动板的四角底部各设置有一组移动轮组,每组移动轮组均包括一个主滑动轮和一个侧导向轮,主滑动轮的轴向水平、移动方向沿着滑道延伸方向,起支撑移动作用,主滑动轮在滑车移动时沿着L形轨道的水平部滚动;侧导向轮的轴向垂直于地面、移动方向沿着滑道延伸方向,起导向作用;侧导向轮在滑车移动时贴于L形轨道的竖直侧壁滚动,这种结构易于滑动。
[0006]本专利技术具体操作为:首先铺设滑道,从起始点铺设至单体柱安装点,将多个滑道主梁通过两侧的连接板插入到滑道连接组件的上下安装板之间,将对应的螺栓孔对齐后,采用螺栓对其进行紧固,由于底座的支撑柱固定于下安装板的底面上,在相邻的滑道主梁组装完成后,底座使滑道主梁固定于一定的高度;当需要进行单体柱的搬运时,将多个滑车置于滑道上,然后将单体柱头部和尾部放置于多个滑车对应的单体柱支撑架上,采用多个滑车对单体柱进行搬运;之后采用人工牵引滑车带着单体柱沿着滑道移动,,侧导向轮进行导向,主滑动轮带着移动板移动一直移动到位后,从滑车上搬运下来。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块对称的支撑钢板,所述支撑钢板固定设于移动板上,两块对称的支撑钢板之间形成了内凹的放置单体柱的位置空间;一般每个单体柱采用2~3个滑车运送。
[0008]优选的,所述主滑动轮和侧导向轮均采用深沟球轴承,且带有防尘圈,防止灰尘。
[0009]优选的,所述滑道车整体高度为300mm,为了装载单体柱后尽量降低重心和保持稳定。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综采工作面超前轻便型运输单体柱滑道车,具有可拆卸、组装、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点;制造简单,成本低、强度高、易于滑动、滑动稳定,操作简单,而且采用防尘轴承寿命周期长,其它部件也可更换;彻底改变了以往凭力气大人工扛运运输单体柱的方式, 同时充分考虑作业人员起放单体高度和滑道车的牢固性,从人扛变为滑动,省时省力,安全高效。当本专利技术投入使用后,极大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能从以往六人勉强完成的支护任务变为4人轻松完成,每天节约支护人工费2000元,同时可以抽调出人员进行补充标准化建设,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提高了生
产效率;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俯视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滑道主梁的结构俯视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滑道主梁的结构侧视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滑道连接板的结构俯视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滑道连接板的结构侧视图。
[0017]图7为本专利技术底座的结构俯视图。
[0018]图8为本专利技术底座的结构侧视图。
[0019]图9为本专利技术滑车的结构俯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采工作面超前轻便型运输单体柱滑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滑道、多个底座(2)和多个滑车(3);所述滑道由多个滑道主梁(1)连接而成,相邻的滑道主梁(1)之间通过滑道连接组件(4)连接;相邻滑道主梁(1)的连接处通过底座(2)支撑,所述滑车(3)设置于滑道主梁(1)上;所述滑道主梁(1)包括两条正对的L形轨道(101),两条L形轨道(101)之间通过多个轨道横梁(102)连接为一体,两条L形轨道(101)的两端部通过两块连接板(103)连接,所述连接板(103)上开有两个用于与滑道连接组件(4)连接的螺栓孔;所述滑道连接组件(4)包括上安装板(401)、下安装板(402)和两块角铁(403),两块角铁(403)正对,所述上安装板(401)和下安装板(402)连接在两块角铁(403)之间,所述上安装板(401)和下安装板(402)之间留有可以插入连接板(103)的空隙,而且上安装板(401)和下安装板(402)上各自开有两对螺栓孔,所开的螺栓孔与相邻两个滑道主梁(1)连接板(103)上的螺栓孔位置相匹配;所述上安装板(401)及下安装板(402)与连接板(10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座(2)包括十字固定座(201)与支撑柱(202),所述支撑柱(202)垂直固定设于十字固定座(201)的中心处,所述支撑柱(202)的顶端固定连接于下安装板(402)的底面上;所述滑车(3)包括移动板(301),所述移动板(301)呈长方形状,所述移动板(301)的中部均布设有两组单体柱支撑架(302);所述移动板(301)的四角底部各设置有一组移动轮组,每组移动轮组均包括一个主滑动轮(303)和一个侧导向轮(304),所述主滑动轮(303)的轴向水平、移动方向沿着滑道延伸方向,所述主滑动轮(303)在滑车(3)移动时沿着L形轨道(101)的水平部滚动;所述侧导向轮(304)的轴向垂直于地面、移动方向沿着滑道延伸方向,所述侧导向轮(304)在滑车(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月和白瑞军李永梅任艳高平
申请(专利权)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