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有效成分的药用红橘种植采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0460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陈皮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效成分的药用红橘种植采收方法,包括:采摘红橘树的果实,并对采摘的果实进行农艺性状测定、类胡萝卜素、灰分、水浸物、橙皮苷、陈皮多糖、总多甲氧基黄酮、总黄酮、总酚酸、辛弗林、川陈皮素、桔皮素以及挥发油的检测以及抗氧化能力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为川陈皮的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撑,为明确川陈皮化学成分积累变化规律与其功效(“一皮两用”)的相关性研究奠定基础,为确定药用红橘最佳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的优点是川陈皮最佳采收期在12月中旬之后,能够保证川陈皮产量稳定和效益最大化。最大化。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有效成分的药用红橘种植采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陈皮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有效成分的药用红橘种植采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柑橘最早的国家,柑橘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具有药用价值,中药材讲究道地性,我们把川红橘制成的陈皮习称“川陈皮”,结合《中国药典》川陈皮的主要基源为“大红袍”。
[0003]大红袍制成的川陈皮是一味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传统中药,在陈皮大家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如今不规范的种植采收方式则严重阻碍川陈皮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我国红橘的采收具有随意性,一方面没有单独的红橘果实的采收技术,现有的红橘果实的采收参照柑橘果实的采收,基本以成熟度划分,成熟度大多由种植户凭借自身经验来判断,缺少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川陈皮作为传统中药,必须考虑其药用活性,随意的采收导致川陈皮质量参差不齐,容易混杂不合格药用红橘。基于有效成分含量确定药用红橘的最佳采收方法,指导种植户生产采收具有重大意义,可以确保川陈皮的产量稳定和效益最大化,同时可为川陈皮药材增质提效提供技术支持。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04](1)现有技术没有专门针对川陈皮的药用红橘种植采收技术。
[0005](2)现有技术的采收具有随意性,缺少科学依据。
[0006](3)现有技术没有对不同采收期川陈皮的农艺性状、药用活性成分、次级代谢产物、抗氧化能力进行系统的测定,未研究采收时间、产量和药效之间的联系,缺少科学的药用柑橘种植采收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有效成分的药用红橘种植采收方法,使采收的川陈皮能够保持稳定的产量和有效的化学成分。
[0008]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有效成分的药用红橘种植采收方法,所述确定药用红橘采收期的方法包括:
[0009]以颜色和农艺性状作为判定药用红橘的采收期指标,确定药用红橘适宜的采收期。
[0010]进一步,所述以颜色作为判定药用红橘的采收期指标包括:于红橘果实外果皮颜色全部变为橙红色且颜色开始加深时、12月中旬之后进行采收。
[0011]进一步,所述以农艺性状作为判定药用红橘的采收期指标包括:当柑橘果实横径为6.25
±
0.48cm,纵径为4.72
±
0.28cm,果实重量为91.9
±
14.56g时进行采收。
[0012]进一步,所述基于有效成分的药用红橘种植采收方法还包括:
[0013](1)种植前对地块进行40cm的深翻晒土,并按40cm深的土方量按3∶1比例加入干净细沙和腐熟农家肥,均匀犁耙改土。在9~10月秋梢老熟后或2~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按株
行距3.5m
×
(3.5~4)m定植,亩植50株。
[0014](2)栽植6个月后,当砧木苗高达50cm以上、主干l0 cm高处的粗度达0.6cm左右,即可嫁接,一般是3月下旬至4月中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采用春季切接法和秋季腹接法进行嫁接。
[0015](3)每年中耕1次,中耕深度8cm~15cm,保持土壤疏松;结合翻耕进行除草;保持田间持水量60~80%;合理平衡配方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无机肥;整形修剪,达到通风透光、立体结果、省力增效的目的。
[0016](4)采收加工:于12月中旬之后采收药用红橘。
[0017]进一步,所述嫁接包括:
[0018](2.1)选取来自基地内的采穗圃或母本园,或其他有检疫保障的采穗基地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于每天上午剪取接穗,随采随用;剪穗后及时除去叶片,并用湿润白布包好,放进塑料袋中封口,挂上标签,运往繁育圃嫁接;
[0019](2.2)嫁接部位离根颈部10cm以上;嫁接口愈合正常,砧穗接合部曲折度不大于15
°
;削面平整、光滑、清洁;接穗与枝条的形成层对准,用塑料薄膜绑扎,嫁接口封严不外露。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所述确定药用红橘采收期的方法的药用红橘质量测定方法,所述药用红橘质量测定方法包括:
[0021]从柑橘果实纵径基本维持不变开始定期取样,测定药用柑橘外观颜色、农艺性状、有效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0022]进一步,所述农艺性状包括:果实的重量、横径、纵径、皮重,并计算果型指数、川陈皮折干率和川陈皮得率。
[0023]进一步,所述有效成分包括:灰分、水浸物、类胡萝卜素、橙皮苷、陈皮多糖、总多甲氧基黄酮、总黄酮、总酚酸、辛弗林、川陈皮素、桔皮素以及挥发油。
[0024]进一步,所述药用红橘质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一,于红橘树接近果实成熟期时,每隔10

20天随机采集红橘树的果实,对采集的果实进行农艺性状测定,并计算果型指数、川陈皮折干率和川陈皮得率;
[0026]步骤二,将果实进行粉碎,过筛,得到药用红橘粉末,测定得到的药用红橘粉末的类胡萝卜素;
[0027]步骤三,测定得到的药用红橘粉末的灰分、水浸物、橙皮苷、陈皮多糖、总多甲氧基黄酮、总黄酮、总酚酸、辛弗林、川陈皮素、桔皮素、挥发油的含量值;并测定得到的药用红橘粉末的抗氧化能力;
[0028]步骤四,基于步骤一至步骤三的测定结果确定药用红橘的农艺性状、化学成分检测以及抗氧化能力的阈值范围;
[0029]步骤五,基于确定的药用红橘的农艺性状、化学成分检测以及抗氧化能力的阈值范围对待评定的药用红橘进行质量评价。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聚焦《中国药典》规定制作川陈皮的品种“大红袍”,提出了药用红橘“大红袍”的种植采收方法,中药材讲求道地性,大红袍作为药典规定的川陈皮唯一基源,市场需求量大,但目前由于大量改良新品种的出现,大红袍产业日渐萎缩,川陈皮供应和质量面临严重危机,本专利技术技术可有效的保护川陈皮的道地基源。
[0031]此外本专利技术把川陈皮的多个农艺性状、有效化学成分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相整合,一起纳入药用柑橘的采收方法中,确定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基于有效成分含量的药用红橘最佳采收方法,在果皮颜色全部变为橙红色且颜色开始加深时进行采收,便于指导种植户生产采收。此时采收的果实单果重达到最大,川陈皮得率也达到最高,果皮产量达到最大稳定,采收的川陈皮有效化学成分含量进入稳定期,在这个时期进行药用红橘的采收,既能保障种植户的最高产量,也能保障川陈皮的质量稳定,同时能保障消费者获得最好营养品质的果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有效成分含量的药用红橘采收方法,可以确保川陈皮的产量最大化稳定和药效稳定,同时可为川陈皮药材增质提效提供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药用红橘质量测定方法流程图;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同采收期的川陈皮表观图;
[003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同采收期大红袍红橘的平均单果重示意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有效成分的药用红橘种植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有效成分的药用红橘种植采收方法包括:以颜色和农艺性状作为判定药用红橘的采收期指标,确定药用红橘适宜的采收期;所述颜色为红橘果实外果皮颜色;所述农艺性状为柑橘果实横径、纵径和果实重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有效成分的药用红橘种植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农艺性状作为判定药用红橘的采收期指标包括:当柑橘果实横径为6.25
±
0.48cm,纵径为4.72
±
0.28cm,果实重量为91.9
±
14.56g时进行采收;所述以颜色作为判定药用红橘的采收期指标包括:于红橘果实外果皮颜色全部变为橙红色且颜色开始加深时、12月中旬之后进行采收。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有效成分的药用红橘种植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农艺性状作为判定药用红橘的采收期指标包括:当柑橘果实横径为6.25
±
0.48cm,纵径为4.72
±
0.28cm,果实重量为91.9
±
14.56g时进行采收。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有效成分的药用红橘种植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有效成分的药用红橘种植采收方法还包括:(1)种植前对地块进行40cm的深翻晒土,并按40cm深的土方量按3∶1比例加入干净细沙和腐熟农家肥,均匀犁耙改土;在9~10月秋梢老熟后或2~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按株行距3.5m
×
3.5~4m定植,亩植50株;(2)栽植6个月后,当砧木苗高达50cm以上、主干l0 cm高处的粗度达0.6cm左右,即可嫁接,嫁接时间是3月下旬至4月中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采用春季切接法和秋季腹接法进行嫁接;(3)每年中耕1次,中耕深度8cm~15cm,保持土壤疏松;结合翻耕进行除草;保持田间持水量60~80%;合理平衡配方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无机肥;整形修剪;(4)采收加工:于12月中旬之后采收药用红橘。5.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有效成分的药用红橘种植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孟良李瑞线极成刘晨夏超汪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五盛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