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及其贴合系统。所述贴合方法包含:预成型步骤、对位步骤以及贴合步骤。在预成型步骤中,以具有凸部之导热板,经热源非接触地加热后,热压平面光学薄膜,致使所述平面光学薄膜之第一区域在接触所述凸部后,成为仿形于非平面镜片之非平面区域,其中,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第一区域以外的边缘区域因遮罩遮挡而未被所述热源加热。在对位步骤中,藉由光轴对位技术以及电荷耦合组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对位技术,将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第一区域与所述非平面镜片对齐。另外,在贴合步骤中,将对齐后之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第一区域与所述非平面镜片贴合。镜片贴合。镜片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及其贴合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系有关于一种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及其贴合系统,尤其系指一种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及其贴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扩增实境(AR)装置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讯息进行整合之装置,将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讯息,通过计算机等技术进行仿真后再迭加,将虚拟的讯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透过扩增实境(AR)装置感受,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0003]无论虚拟现实(VR)或扩增实境(AR)装置,皆需要透过特殊的镜片增强用户在视觉上的体验,因此镜片的结构以及工艺将较过去来的复杂,当镜片贴合偏光片时,由于光轴以及机台的影响,偏光片尺寸需大于镜片,然后以雷射进行外型的切割。但是,由于雷射破坏性以及热影响效应,将导致镜片以及偏光片边缘出现锯齿状的结构。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个能解决上述问题的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乃是业界所需思考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所述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包含:预成型步骤、对位步骤以及贴合步骤。在预成型步骤中,以具有凸部之导热板,经热源非接触地加热后,热压平面光学薄膜,致使所述平面光学薄膜之第一区域在接触所述凸部后,成为仿形于非平面镜片之非平面区域,其中,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第一区域以外的边缘区域因遮罩遮挡而未被所述热源加热。在对位步骤中,藉由光轴对位技术以及电荷耦合组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对位技术,将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第一区域与所述非平面镜片对齐。另外,在贴合步骤中,将对齐后之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第一区域与所述非平面镜片贴合。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凸部仿形于所述非平面镜片。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所述边缘区域对应所述导热板的所述凸部以外区域,而所述遮罩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凸部的开口,致使所述热源在所述预成型步骤中通过所述开口非接触地加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凸部。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热源为红外线加热器。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更包含:切割步骤,在贴合步骤后以非接触式切割方式切割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所述边缘区域,其中非接触式切割方式利用雷射刀进行切割。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更包含:切割步骤,在贴合步骤后以接触式切割方式切割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所述边缘区域,其中所述接触式切割方式利用冲压
(Punch)之方式进行切割。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系用于3D的贴合制程,且贴合公差小于200微米。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非平面镜片具有非球面镜面,而所述非球面镜面之曲率半径小于100。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系统。所述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系统包含:预成型装置、对位装置以及贴合装置。该预成型装置包含热源、遮罩、载具、以及具有凸部之导热板,其中,以距离所述热源由近而远的方式依序配置所述遮罩、所述载具以及所述导热板,且所述遮罩与所述载具所承载之平面光学薄膜的边缘区域相对应配置,当所述导热板的所述凸部经过所述热源非接触地加热并热压所述平面光学薄膜后,致使所述平面光学薄膜之第一区域在接触所述凸部后,成为仿形于非平面镜片之非平面区域,但是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第一区域以外的该边缘区域因所述遮罩遮挡而未被所述热源加热。该对位装置乃利用光轴对位技术以及电荷耦合组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对位技术,使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第一区域与所述非平面镜片对齐。该贴合装置乃用以贴合对齐后之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第一区域与所述非平面镜片。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所述边缘区域对应所述导热板的所述凸部以外区域,而所述遮罩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凸部的开口,且贴合公差小于200微米。
附图说明
[0015]为让本专利技术上述与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浅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的流程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系统中部分装置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系统中部分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系统中部分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系统中部分装置的示意图。
[0021]根据惯常的作业方式,图中各种特征与组件并未依实际比例绘制,其绘制方式是为了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具体特征与组件。此外,在不同图式间,以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符号指称相似的组件及部件。
[0022]附图标记:202导热板
[0023]204 平面光学薄膜
[0024]204a 第一区域
[0025]204b 边缘区域
[0026]206 载具
[0027]208 遮罩
[0028]210 热源
[0029]300 区域
[0030]302 雷射产生单元
[0031]304 雷射光
[0032]402 上盖
[0033]404 底座
[0034]406 固持部
[0035]408 非平面镜片
[0036]410 对位孔
[0037]500 区域
[0038]L1、L2、L3 红外线
[0039]S101~S103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便于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0041]以下揭露提供不同的实施例或示例,以建置所提供之目标物的不同特征。以下叙述之成分以及排列方式的特定示例是为了简化本公开,目的不在于构成限制;组件的尺寸和形状亦不被揭露之范围或数值所限制,但可以取决于组件之制程条件或所需的特性。例如,利用剖面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这些剖面图是理想化的实施例示意图。因而,由于制造工艺和/公差而导致图示之形状不同是可以预见的,不应为此而限定。
[0042]再者,空间相对性用语,例如「下方」、「在
…
之下」、「低于」、「在
…
之上」以及「高于」等,是为了易于描述图式中所绘示的元素或特征之间的关系;此外,空间相对用语除了图示中所描绘的方向,还包含组件在使用或操作时的不同方向。
[0043]首先,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非平面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预成型步骤,以具有凸部的导热板,经热源非接触地加热后,热压平面光学薄膜,致使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第一区域在接触所述凸部后,成为仿形于非平面镜片之非平面区域,其中,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第一区域以外的边缘区域因遮罩遮挡而未被所述热源加热;对位步骤,藉由光轴对位技术以及电荷耦合组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对位技术,将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第一区域与所述非平面镜片对齐;以及贴合步骤,将对齐后的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第一区域与所述非平面镜片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仿形于所述非平面镜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所述边缘区域对应所述导热板的所述凸部以外区域,而所述遮罩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凸部的开口,致使所述热源在所述预成型步骤中通过所述开口非接触地加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凸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红外线加热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切割步骤,在贴合步骤后以非接触式切割方式切割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所述边缘区域,其中所述非接触式切割方式利用雷射刀进行切割。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更包含:切割步骤,在贴合步骤后以接触式切割方式切割所述平面光学薄膜的所述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毓弼,刘忠武,
申请(专利权)人:业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