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蒲公英质量等级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976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质量评价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蒲公英质量等级评价方法,通过测定蒲公英中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菊苣酸的含量,根据各成分的含量划分成分指标级别,并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质量指数:式中:Q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蒲公英质量等级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质量评价
,具体的,涉及一种蒲公英质量等级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蒲公英已经成为河北省重要的特色产业,目前河北省蒲公英露天种植面积约3万亩,设施栽培面积约2000亩,且规模还在增加。蒲公英是一味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全草可入药,味甘苦,性寒,别名蒲公草、地丁、婆婆丁等,是常用清热解毒中药,广泛分布于河北省全境,为河北省中药产业协会推荐的重点发展的20种中药材之一。与蒲公英相关的药企、饲料加工业、保健产品行业也蓬勃发展。
[0003]目前全国已经制定了11项蒲公英相关的地方标准,均为蒲公英栽培管理方面,其中包括河北省制定的3项蒲公英地方标准,如《盐碱地蒲公英栽培技术规程》、《蒲公英田间生产技术规程》等,但未有蒲公英有效成分评价相关的标准。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蒲公英质量的规定较为粗糙,只有单一指标评价。而中药要走向世界,质量标准是关键,只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全面、可控的质量标准体系,才能最终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蒲公英质量等级评价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无法对蒲公英进行全面评价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蒲公英质量等级评价方法,通过测定蒲公英中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菊苣酸的含量,根据各成分的含量划分成分指标级别,并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质量指数:
[0007][0008]式中:
[0009]Q
I
—质量指数%,Q
I
值越小表示蒲公英质量越高;
[0010]G
i
—各成分指标相应的级别;
[0011]G
i
=1,2,3,4,5;
[0012]G
i
值越小,有效成分含量越高;
[0013]对蒲公英的整体质量进行评级。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Q
I
≤25%时,为超等蒲公英;
[0015]当25%<Q
I
≤45%时,为高等蒲公英;
[0016]当45%<Q
I
≤60%时,为中等蒲公英;
[0017]当60%<Q
I
≤75%时,为合格蒲公英;
[0018]当75%<Q
I
≤100%时,为低等蒲公英。
[00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蒲公英中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菊苣酸的
含量分别记为ω1,ω2,ω3,ω4;
[0020]当ω1≤0.1%时,G1记为5;
[0021]当0.1%<ω1≤0.2%时,G1记为4;
[0022]当0.2%<ω1≤0.3%时,G1记为3;
[0023]当0.3%<ω1≤0.4%时,G1记为2;
[0024]当ω1>0.4%时,G1记为1。
[002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ω2≤0.03%时,G2记为5;
[0026]当0.03%<ω2≤0.085%时,G2记为4;
[0027]当0.085%<ω2≤0.15%时,G2记为3;
[0028]当0.15%<ω2≤0.25%时,G2记为2;
[0029]当ω2>0.25%时,G2记为1。
[003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ω3≤0.015%时,G3记为5;
[0031]当0.015%<ω3≤0.025%时,G3记为4;
[0032]当0.025%<ω3≤0.035%时,G3记为3;
[0033]当0.035%<ω3≤0.045%时,G3记为2;
[0034]当ω3>0.045%时,G3记为1。
[003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ω4≤0.3%时,G4记为5;
[0036]当0.3%<ω4≤0.5%时,G4记为4;
[0037]当0.5%<ω4≤0.65%时,G4记为3;
[0038]当0.65%<ω4≤0.75%时,G4记为2;
[0039]当ω4>0.75%时,G4记为1。
[004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采用液相色谱仪测定蒲公英中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菊苣酸的含量。
[004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42]1、根据2015和2020两个版本的《药典》,咖啡酸和菊苣酸分别为蒲公英的质量参考指标,实际上蒲公英优势成分很多,本专利技术发现单咖啡酰酒石酸和绿原酸也是优势成分且同属于酚酸类成分,这也符合传统中医药理论研究中对蒲公英主要功能成分的认知。因此本专利技术以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菊苣酸为评价指标,比《药典》中的单一指标评价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在综合打分中也提供了一种简便易用的方法,技术人员能够快速掌握,体现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科学性、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4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4]图1为菊苣酸与单咖啡酰酒石酸的线性关系图;
[0045]图2为菊苣酸与绿原酸的线性关系图;
[0046]图3为菊苣酸与咖啡酸的线性关系图;
[0047]图4为蒲公英样品中单咖啡酰酒石酸含量的频率分布;
[0048]图5为蒲公英样品中绿原酸含量的频率分布;
[0049]图6为蒲公英样品中咖啡酸含量的频率分布;
[0050]图7为蒲公英样品中菊苣酸含量的频率分布;
[0051]图8为每个综合质量等级的概率;
[0052]图9为采集的样品的综合质量等级占比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4]实施例1
[0055](1)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
[0056]收集5篇参考文献中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即单咖啡酰奎宁酸)、咖啡酸和菊苣酸(即二咖啡酰酒石酸)的含量,如表1所示。
[0057]表1文献中蒲公英成分含量(%)
[0058][0059][0060]注:参考文献见附后的列表,

表示缺失
[0061]根据表1数据,计算线性关系,图1

3分别为菊苣酸与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和咖啡酸的线性关系。
[0062]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表明4种成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表2),而目前《药典》规定以菊苣酸含量为依据,说明仅检测一种成分具有代表其余成分的可能性,但是线性关系(图1

3)表明菊苣酸与其余3者的变异系数(R2)非常不一致(分别为0.79、0.87、0.2),以菊苣酸和咖啡酸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蒲公英质量等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测定蒲公英中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菊苣酸的含量,根据各成分的含量划分成分指标级别,并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质量指数:式中:Q
I
—质量指数%,Q
I
值越小表示蒲公英质量越高;G
i
—各成分指标相应的级别;G
i
=1,2,3,4,5;G
i
值越小,有效成分含量越高;对蒲公英的整体质量进行评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蒲公英质量等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当Q
I
≤25%时,为超等蒲公英;当25%<Q
I
≤45%时,为高等蒲公英;当45%<Q
I
≤60%时,为中等蒲公英;当60%<Q
I
≤75%时,为合格蒲公英;当75%<Q
I
≤100%时,为低等蒲公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蒲公英质量等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蒲公英中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菊苣酸的含量分别记为ω1,ω2,ω3,ω4;当ω1≤0.1%时,G1记为5;当0.1%<ω1≤0.2%时,G1记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哲李赵嘉王秀萍冯薇孟然鲁雪林孙福江刘素娟毛立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