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碳排放量确定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967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碳排放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碳排放量确定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计算项目的冷、热、电负荷指标,基于冷、热、电负荷指标在数据库中调取逐时负荷系数,基于逐时负荷系数计算待计算项目的典型日电负荷;根据典型日电负荷确定供应冷热电的供能设备以及装机规模;在数据库中调取供能设备对应的第一基础数据,计算供能设备的耗电量以及耗气量;基于分布式光伏装机大小,在数据库中调取第二基础数据,计算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通过耗电量、耗气量以及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确定碳排放量。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达到:自动计算能源站能耗碳排放量和绿电碳减排量,准确得出年综合能源站碳排放量的效果。准确得出年综合能源站碳排放量的效果。准确得出年综合能源站碳排放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碳排放量确定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碳排放量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碳排放量确定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准确预测综合能源站设备的耗能量和新能源发电量,快速的计算综合能源站碳排放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的主要计算方法是通过:对既有项目年运行累计运行耗能量进行转换计算;远期项目主要是通过人工预测能源站耗能量从能计算碳排放量。上述两种方式属于传统的计算方法,计算过程复杂,人工智能程度低,很难跟进现有项目的增长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盘信息自动处理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碳排放量确定方法,包括:
[0005]步骤1,基于预设规则构建数据库;
[0006]步骤2,获取待计算项目的冷负荷指标、热负荷指标以及电负荷指标,基于所述冷负荷指标、热负荷指标以及电负荷指标在所述数据库中调取逐时负荷系数,基于所述逐时负荷系数计算所述待计算项目的典型日电负荷;
[0007]步骤3,根据所述典型日冷、热、电负荷确定供应冷热电的供能设备以及所述供能设备对应的装机规模;
[0008]步骤4,基于所述供能设备,在所述数据库中调取所述供能设备对应的第一基础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基础数据计算所述供能设备的耗电量以及耗气量;
[0009]步骤5,基于分布式光伏装机大小,在所述数据库中调取第二基础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基础数据计算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
[0010]步骤6,通过所述耗电量、所述耗气量以及所述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确定所述供能设备的碳排放量。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传统计算方法复杂耗时且可复制性低这一特点,通过建立数据库,程序自动的存入、读取数据,增强了项目的可复制性及通用型,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自动计算能源站能耗碳排放量和绿电碳减排量,准确得出年综合能源站碳排放量。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进一步,所述数据库包括:
[0014]不同城市不同业态建筑物的逐时冷负荷系数、不同城市不同业态建筑物的逐时热负荷系数、供冷季天数、供暖季天数、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
冷季的时间比例、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暖季的时间比例、全国各区域电网的碳排放因子、一次能源碳排放因子、全国各地区光伏最佳倾角时年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不同维度区间不同安装角度光伏发电折减系数以及10个区间,所述10个区间具体为:将北纬20
°
至北纬50
°
平均分为10个区间。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基础数据包括:
[0016]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冷季的时间比例、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冷季的供冷天数、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暖季的时间比例以及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暖季的供暖天数。
[0017]进一步,所述第二基础数据包括:
[0018]所述供能设备所属地的光伏年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不同维度不同安装角度发电量折减系数。
[0019]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碳排放量确定系统,包括:
[0020]构建模块,用于基于预设规则构建数据库;
[0021]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计算项目的冷负荷指标、热负荷指标以及电负荷指标,基于所述冷负荷指标、热负荷指标以及电负荷指标在所述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逐时负荷系数,基于所述逐时负荷系数计算所述待计算项目的典型日冷、热、电负荷;
[0022]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典型日冷、热、电负荷确定供应冷热电的供能设备以及所述供能设备对应的装机规模;
[0023]第一调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供能设备,在所述数据库中调取所述供能设备对应的第一基础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基础数据计算所述供能设备的耗电量以及耗气量;
[0024]第二调取模块,用于基于分布式光伏装机大小,在所述数据库中调取第二基础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基础数据计算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
[0025]计算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耗电量、所述耗气量以及所述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确定所述供能设备的碳排放量。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传统计算方法复杂耗时且可复制性低这一特点,通过建立数据库,程序自动的存入、读取数据,增强了项目的可复制性及通用型,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自动计算能源站能耗碳排放量和绿电碳减排量,准确得出年综合能源站碳排放量。
[0027]进一步,所述数据库包括:
[0028]不同城市不同业态建筑物的逐时冷负荷系数、不同城市不同业态建筑物的逐时热负荷系数、供冷季天数、供暖季天数、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冷季的时间比例、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暖季的时间比例、全国各区域电网的碳排放因子、一次能源碳排放因子、全国各地区光伏最佳倾角时年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不同维度区间不同安装角度光伏发电折减系数以及10个区间,所述10个区间具体为:将北纬20
°
至北纬50
°
平均分为10个区间。
[0029]进一步,所述第一基础数据包括:
[0030]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冷季的时间比例、不同负荷
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冷季的供冷天数、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暖季的时间比例以及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暖季的供暖天数。
[0031]进一步,所述第二基础数据包括:
[0032]所述供能设备所属地的光伏年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不同维度不同安装角度发电量折减系数。
[0033]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读取所述指令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碳排放量确定方法。
[003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传统计算方法复杂耗时且可复制性低这一特点,通过建立数据库,程序自动的存入、读取数据,增强了项目的可复制性及通用型,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自动计算能源站能耗碳排放量和绿电碳减排量,准确得出年综合能源站碳排放量。
[003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存储介质、执行上述存储介质内的指令的处理器。
[00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传统计算方法复杂耗时且可复制性低这一特点,通过建立数据库,程序自动的存入、读取数据,增强了项目的可复制性及通用型,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自动计算能源站能耗碳排放量和绿电碳减排量,准确得出年综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碳排放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基于预设规则构建数据库;步骤2,获取待计算项目的冷负荷指标、热负荷指标以及电负荷指标,基于所述冷负荷指标、所述热负荷指标以及所述电负荷指标在所述数据库中调取逐时负荷系数,基于所述逐时负荷系数计算所述待计算项目的典型日逐时冷负荷、典型日逐时热负荷以及典型日逐时电负荷;步骤3,根据所述典型日逐时冷负荷、所述典型日逐时热负荷以及所述典型日逐时电负荷确定供应冷热电的供能设备以及所述供能设备对应的装机规模;步骤4,基于所述供能设备,在所述数据库中调取所述供能设备对应的第一基础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基础数据计算所述供能设备的耗电量以及耗气量;步骤5,基于分布式光伏装机大小,在所述数据库中调取第二基础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基础数据计算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步骤6,通过所述耗电量、所述耗气量以及所述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确定所述供能设备的碳排放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碳排放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包括:不同城市不同业态建筑物的逐时冷负荷系数、不同城市不同业态建筑物的逐时热负荷系数、供冷季天数、供暖季天数、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冷季的时间比例、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暖季的时间比例、全国各区域电网的碳排放因子、一次能源碳排放因子、全国各地区光伏最佳倾角时年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不同维度区间不同安装角度光伏发电折减系数以及10个区间,所述10个区间具体为:将北纬20
°
至北纬50
°
平均分为10个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碳排放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数据包括: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冷季的时间比例、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冷季的供冷天数、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暖季的时间比例以及不同负荷率下四个温度区间中每个温度区间占整个供暖季的供暖天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碳排放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础数据包括:所述供能设备所属地的光伏年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不同维度不同安装角度发电量折减系数。5.一种基于数据库的碳排放量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模块,用于基于预设规则构建数据库;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计算项目的冷负荷指标、热负荷指标以及电负荷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生平李西军颜将林金圣喆刘克涛吕鹏冯朋远智光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能国际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