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崩岸生态治理的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9309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崩岸生态治理的防护结构,涉及崩岸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网笼、填充石块、加强板以及面板,所述网笼设置在坡体的底部,所述填充石块填充在所述网笼之内,所述面板的底部设置有锚杆,所述锚杆插接在所述网笼内部,所述加强板固定在网笼朝向河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网笼内装入石块用于河道岸坡镇脚,其具备的稳定性,有利于岸坡稳定,治理河道崩岸。同时,网笼和岸坡上铺设防护砖块,防护砖块的多边通孔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植物根系可以穿透网笼及防护砖孔,能充分利用植物根系的力学效应进行护坡固土。应进行护坡固土。应进行护坡固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崩岸生态治理的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崩岸生态治理
,具体为一种河道崩岸生态治理的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河道崩岸是由于河道岸坡长期受水流冲刷,在重力作用下岸坡土石失稳,沿河道发生崩落、崩塌和滑坡等现象。一般的崩岸分为条形倒崩、弧形坐崩和阶梯状崩塌等类型。崩岸治理主要有抛石护脚法、丁坝导流法、模袋混凝土护脚法、塑枕防护法、沉排防护法和墙式防护法等。目前抛石护脚是河道崩岸治理中采用较多的方法,是向崩岸处抛投石块,使被冲刷的坑底与岸边连线保持较缓的坡度,防止水流直接冲刷岸边土体。其具有施工简单、可分期实施的特点。对于堤外坡常年临水、易受水流冲刷的堤段采用抛石固脚防冲护岸,可控制、调整水流,稳定岸线,防止水流、风浪直接冲刷堤岸,保护堤防的安全。然而,在河道水流冲刷较为严重的河段,抛石及岸坡土基受长期冲刷影响,土石依然流失,河道崩岸反复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崩岸生态治理的防护结构,稳定性强、耐水流冲刷、减少土石流失,生态适宜性强,利于自然植物的生长,整体性较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崩岸生态治理的防护结构,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网笼、填充石块、加强板以及面板,所述网笼设置在坡体的底部,所述填充石块填充在所述网笼之内,所述面板的底部设置有锚杆,所述锚杆插接在所述网笼内部,所述加强板固定在网笼朝向河道的一侧。
[0005]优选的,所述坡体上设置有种植层,所述种植层上设置有固土层,所述固土层为网状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面板外部和所述坡体的外部均设置有外保护层,所述外保护层由若干个防护砖块拼接而成。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砖块的一侧开设有榫槽与之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榫头,所述榫槽和所述榫头相匹配。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砖块的中心以及面板上均开设有多边通孔,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凸出至所述面板上表面。
[0009]优选的,外保护层上设置有绿化层,所述绿化层由植物种植而成,植物种植在所述多边通孔内。
[0010]优选的,所述网笼是具有延展性的低碳钢丝包裹上PVC材料后使用机械编织而成的箱型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岸坡塌方治理支护结构:利用网笼
内装入石块置于河道边,石块固定在网笼内,其具备较好稳定性,有利于岸坡稳定,可以有效抵抗水流的冲刷,治理河道崩岸且具备透水性,为植被创造了生长条件;利用在顶部设置在面板以及加强板,来对网笼进行限制,进一步增加对网笼内石块的固定能力;且通过在岸坡最外部设置的防护砖块,防护砖块上具有的多边通孔内用于水生植物的种植,植物根系可以穿透网笼及防护砖孔,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力学效应进行护坡固土,增加了岸坡的生态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砖块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面板和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0、防护机构;101、网笼;102、填充石块;103、加强板;104、面板;105、固定块;106、锚杆;11、防护砖块;111、榫槽;112、榫头;12、绿化层;13、坡体;14、种植层;15、固土层;16、多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河道崩岸生态治理的防护结构,包括坡体13,坡体13的底部设置有防护机构10,防护机构10置于河道之内,直接和水流进行接触,防护机构10包括网笼101、填充石块102、加强板103以及面板104,网笼101设置在坡体13的底部,填充石块102填充在网笼101之内,填充石块102置于网笼101的内部,利用填充石块102来抵挡水流的冲刷,且填充石块102之间具有足够的缝隙,可以进行透水,方便植物根系的生长,面板104的底部设置有锚杆106,锚杆106插接在网笼101内部,加强板103固定在网笼101朝向河道的一侧,通过锚杆106对面板104进行固定,面板104和加强板103对网笼101外部的限位,这样可以增加对填充石块102的限制,避免因为网笼101的破损而导致内部填充石块102的掉落。
[0019]请参阅图1,坡体13上设置有种植层14,种植层14上设置有固土层15,固土层15为网状结构,种植层14是土壤和有机肥混合而成,固土层15的网状机构对土壤进行限制,减少土壤流失。
[0020]请参阅图1和图2,面板104外部和坡体13的外部均设置有外保护层,外保护层由若干个防护砖块11拼接而成,防护砖块11的一侧开设有榫槽111与之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榫头112,榫槽111和榫头112相匹配,通过防护砖块11铺设在种植层14外部,可对种植层14的土壤进行固土。
[0021]请参阅图2和图3,防护砖块11的中心以及面板104上均开设有多边通孔16,多边通孔16位置贯通,面板104上设置有固定块105,固定块105凸出至面板104上表面,固定块105凸出至面板104外部,这样在防护砖块11拼接时,利用固定块105对第一组防护砖块11进行限位,使其可以固定在面板104上。
[0022]请参阅图1和图3,外保护层上设置有绿化层12,绿化层12由植物种植而成,植物种植在多边通孔16内,多边通孔16内种植植物,利用植物的根系渗入网笼101内,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力学效应进行护坡固土,增加了岸坡的生态性。
[0023]请参阅图1,网笼101是具有延展性的低碳钢丝包裹上PVC材料后使用机械编织而成的箱型结构,矩形的箱体结构可以沿着河道进行延伸。
[0024]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填充石块102置于网笼101的内部,利用填充石块102来抵挡水流的冲刷,锚杆106插入网笼101内部,这样可通过锚杆106对面板104进行固定,与面板104所连接的加强板103也会被固定,面板104和加强板103对网笼101外部的限位,这样可以增加对填充石块102的限制,避免因为网笼101的破损而导致内部填充石块102的掉落,通过防护砖块11铺设在种植层14外部,可对种植层14的土壤进行固土,位于面板104上的防护砖块11同样用于植物种植,面板104和防护砖块11上的多边通孔16位置贯通,方便植物根系的生长,根系可以进入网笼101内,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力学效应进行护坡固土,增加了岸坡的生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崩岸生态治理的防护结构,包括坡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3)的底部设置有防护机构(10),所述防护机构(10)包括网笼(101)、填充石块(102)、加强板(103)以及面板(104),所述网笼(101)设置在坡体(13)的底部,所述填充石块(102)填充在所述网笼(101)之内,所述面板(104)的底部设置有锚杆(106),所述锚杆(106)插接在所述网笼(101)内部,所述加强板(103)固定在网笼(101)朝向河道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崩岸生态治理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3)上设置有种植层(14),所述种植层(14)上设置有固土层(15),所述固土层(15)为网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崩岸生态治理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04)外部和所述坡体(13)的外部均设置有外保护层,所述外保护层由若干个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娟徐建全贾澄广彭子竹何苗何秀玲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