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923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电箱箱体和贴设在集成电箱箱体内壁面上的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所述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的截面呈依次间隔设置的梯形,所述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朝向集成电箱箱体中心的一侧上固定设有电器元件连接板,所述电器元件连接板上密布有用于锁固电子器件的螺钉孔,所述电器元件连接板与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凹陷底壁面之间设有缓冲弹簧,电器元件连接板与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凹陷底壁面之间以及电器元件连接板与集成电箱箱体内壁面之间形成缓冲空腔。该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有利于提高电控箱抗冲击能力和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在汽车电控领域,电控系统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电器元件的精密度也越来越高,但车载电控系统常常采用分离式,集成空间不足;此外,电器元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难免会经过较为不平整的路面,因此整车会产生较大的振动,此外汽车在发生事故时,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因此对于车载电控箱的抗冲击保护尤为重要。
[0003]目前市场上也存在一些较为传统的车载电控箱缓冲装置,但是传统的缓冲装置结构紧凑性差,散热效果差,并且阻尼效果差,此外传统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吸能效果差,严重车载电路的使用寿命。
[0004]综上,现有的车载电控箱的问题和缺陷主要有:
[0005]现有的车载电控箱由于内部只设有简单的电路缓冲装置,因此对内部电路保护效果差,在汽车行使至颠簸路面时,整车会产生较大的振动,此外汽车在发生事故时,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导致车载电路的使用寿命减少。
[0006]现有的车载电控箱常常采用分离式,集成空间不足,环境适应性差,由于电箱内部金属原件较少,因此传统车载电控箱内部对电路的散热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该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有利于提高电控箱抗冲击能力和使用寿命。
[0008]本技术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电箱箱体和贴设在集成电箱箱体内壁面上的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所述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的截面呈依次间隔设置的梯形,所述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朝向集成电箱箱体中心的一侧上固定设有电器元件连接板,所述电器元件连接板上密布有用于锁固电子器件的螺钉孔,所述电器元件连接板与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凹陷底壁面之间设有缓冲弹簧,电器元件连接板与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凹陷底壁面之间以及电器元件连接板与集成电箱箱体内壁面之间形成缓冲空腔。
[0009]进一步的,上述电器元件连接板包括位于箱体侧面的四个侧壁电器元件连接板和位于箱体底面的一个中间电器元件连接板。
[0010]进一步的,上述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凹陷底壁面的两侧具有凸起的梯形,所述电器元件连接板通过连接螺栓锁紧固定在凸起的梯形的表面。
[0011]进一步的,上述电器元件连接板与凹陷底壁相对表面上分别固定设有弹簧上卡块和弹簧下卡块,所述缓冲弹簧为梯形弹簧,其上下端分别限位在弹簧上卡块和弹簧下卡块之间。
[0012]进一步的,上述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薄板、第一金属阻尼夹芯层、第二薄板、第二金属阻尼夹芯层、第三薄板、第三金属阻尼夹芯层和第四薄板,第一薄板、第一金属阻尼夹芯层、第二薄板、第二金属阻尼夹芯层、第三薄板、第三金属阻尼夹芯层和第四薄板通过焊接固定。
[0013]进一步的,各金属阻尼夹芯层均为40目的金属丝网,厚度均为0.5毫米,材料均为 304不锈钢;各薄板均为金属板。
[0014]进一步的,上述金属阻尼夹芯层与薄板之间具有钎料涂层,所述钎料涂层为BNi2,钎焊温度在1000

1100℃,使钎料涂层熔化实现金属阻尼夹芯层与薄板的焊接固定。
[0015]本技术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的制作方法,所述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包括集成电箱箱体和贴设在集成电箱箱体内壁面上的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所述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的截面呈依次间隔设置的梯形,所述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朝向集成电箱箱体中心的一侧上固定设有电器元件连接板,所述电器元件连接板上密布有用于锁固电子器件的螺钉孔,所述电器元件连接板与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凹陷底壁面之间设有缓冲弹簧,电器元件连接板与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凹陷底壁面之间以及电器元件连接板与集成电箱箱体内壁面之间形成缓冲空腔;制作时,
[0016]步骤1首先预制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将多片薄板和金属丝网间隔层叠放置,在薄板与金属丝网之间事先涂覆钎料涂层,将层叠的多片薄板和金属丝网进行钎焊焊接固定形成平板状金属夹芯板;将平板状金属夹芯板冲压形成截面呈依次间隔设置的梯形的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
[0017]步骤2接着根据尺寸需要裁切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将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与集成电箱内壁面固定连接,电器元件连接板中的侧壁电器元件连接板通过连接螺栓与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0018]步骤3电器元件连接板中的中间电器元件连接板安装过程:中间电器元件连接板安装前首先需要安装缓冲弹簧,首先通过焊接方式将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底部中间处等距固定安装三个弹簧下卡块,其次分别在三个弹簧下卡块上安装梯形弹簧,并且在中间电器元件连接板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弹簧上卡块,最后将中间电元件连接板与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并且保证弹簧上卡块与弹簧下卡块可卡紧缓冲弹簧。
[0019]进一步的,层叠的多片薄板和金属丝网进行钎焊焊接固定前,使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进行夹持固定,其中上夹持板上具有避让多片薄板和金属丝网的凹槽。
[0020]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替换为:将各片薄板和金属丝网预先冲压形成呈依次间隔设置的梯形,将冲压后的各薄板和金属丝网间隔层叠放置,在薄板与金属丝网之间事先涂覆钎料涂层,将层叠的多片薄板和金属丝网进行钎焊焊接固定形成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
[0021]本技术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的优点:
[0022]1)本技术将集成电箱内部四壁都安装了梯形状的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和电器元件连接板,使得最初的分离式车载电控箱变为集成式,解决了集成空间不足的问题;
[0023]2)本技术通过在侧壁电器元件连接板与中间电器元件连接板和集成电箱内壁间均设有梯形状的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可以很好的对车载电路板起到防护作用,提高电控箱抗冲击能力,进而提高车载电路板使用耐久性;
[0024]3)本技术使用多层金属阻尼夹芯层作为吸能材料,使得多层薄壁金属夹芯缓
冲装置不仅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高阻尼等特性,而且该缓冲装置内部金属阻尼夹芯层是由金属丝均匀编制而成,还有保留有类似弹簧的弹性效果,在受到冲击作用后,该缓冲装置整体不容易变形,使用寿命长;
[0025]4)本技术采用金属阻尼夹芯层作为吸声材料,其内部孔隙排列均匀规则,且可以通过改变金属阻尼夹芯层的密度来改变内部孔隙度,以适应不同程度大小的冲击,适用范围广;作为吸能材料的金属阻尼夹芯层是用金属丝制成,可以起到热传导的作用,将冲击所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热量散发出去。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的A部构造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30]图5是图4的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电箱箱体和贴设在集成电箱箱体内壁面上的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所述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的截面呈依次间隔设置的梯形,所述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朝向集成电箱箱体中心的一侧上固定设有电器元件连接板,所述电器元件连接板上密布有用于锁固电子器件的螺钉孔,所述电器元件连接板与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凹陷底壁面之间设有缓冲弹簧,电器元件连接板与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凹陷底壁面之间以及电器元件连接板与集成电箱箱体内壁面之间形成缓冲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元件连接板包括位于箱体侧面的四个侧壁电器元件连接板和位于箱体底面的一个中间电器元件连接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薄壁金属夹芯板凹陷底壁面的两侧具有凸起的梯形,所述电器元件连接板通过连接螺栓锁紧固定在凸起的梯形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抗冲击减振车载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元件连接板与凹陷底壁相对表面上分别固定设有弹簧上卡块和弹簧下卡块,所述缓冲弹簧为梯形弹簧,其上下端分别限位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娟郑志薛新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