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全极耳组装自动化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917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全极耳组装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用于卷绕电芯原材料并上料,所述进料机构的一侧设有揉平机构,所述揉平机构用于对电芯进行揉平,所述揉平机构远离进料机构的一侧设有包胶机构,所述包胶机构用于对电芯进行包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的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全极耳组装自动化生产系统内增加了磁悬浮运输功能,不仅在效率上得到巨大提升,还保证了其精度和电芯的稳定性,而且各种机构能完全配合悬浮输送的速率,各机构在结构上和以往也不相同,增加工位的同时,更加的简化机构和充分利用可用空间,可在调控下完成所需效率。成所需效率。成所需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全极耳组装自动化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组装
,具体为一种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全极耳组装自动化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大圆柱锂电生产系统,主要是以环形线和普通的运输线输送,并没有能配合磁悬浮来提高效率,原来的生产系统稳定性并不高,且各个机构的生产产能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全极耳组装自动化生产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全极耳组装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用于卷绕电芯原材料并上料,所述进料机构的一侧设有揉平机构,所述揉平机构用于对电芯进行揉平,所述揉平机构远离进料机构的一侧设有包胶机构,所述包胶机构用于对电芯进行包胶,所述包胶机构远离揉平机构的一侧设有正极集流盘焊接机构,所述正极集流盘焊接机构用于对电芯的正极集流盘进行焊接,所述正极集流盘焊接机构远离包胶机构的一侧设有负极集流盘焊接机构,所述负极集流盘焊接机构用于对电芯的负极集流盘进行焊接,所述负极集流盘焊接机构远离正极集流盘焊接机构的一侧设有入壳穿透焊机构,所述入壳穿透焊机构用于对电芯进行入壳穿透焊接,所述入壳穿透焊机构远离负极集流盘焊接机构的一侧设有合盖预焊机构,所述合盖预焊机构用于对电芯进行盒盖预焊接,所述合盖预焊机构远离入壳穿透焊机构的一侧设有激光焊接封口机构,所述激光焊接封口机构用于对电芯进行激光封口焊接。
[0005]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卷绕机,所述卷绕机的一侧设有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的末端设有进料台。
[0006]优选的,所述揉平机构包括第一加工台,所述第一加工台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第一磁悬浮输送线,所述第一磁悬浮输送线的靠近进料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一升降模组,且所述第一加工台的顶部且靠近进料机构的一端安装有第一上料机器人,所述第一升降模组的顶部且靠近第一上料机器人的一端设有RIF读码模块,所述第一加工台的顶部且靠近第一升降模组的一端等距安装有揉平器,所述第一加工台的中部安装有二次除尘模块。
[0007]优选的,所述包胶机构包括包胶模块,所述第一加工台的顶部且位于二次除尘模块远离揉平器的一侧等距安装有包胶模块,所述第一加工台的顶部且位于包胶模块远离二次除尘模块的一侧安装有第一CCD模块,所述第一加工台的顶部且位于第一CCD模块远离包胶模块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短路测试模块,所述第一加工台的顶部且远离二次除尘模块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抓取移动模块,所述第一抓取移动模块的底部一端设有NG线,所述第一抓取移动模块底部的另一端设有配对缓存线,所述第一磁悬浮输送线远离第一升降模组的一侧设有第二升降模组,所述第一抓取移动模块的底部还设有第一下料线。
[0008]优选的,所述正极集流盘焊接机构包括第二加工台,所述第二加工台的顶部且靠近包胶机构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抓取移动模块,所述第二抓取移动模块与第一下料线相连,所述第二加工台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第二磁悬浮输送线,所述第二加工台的顶部且靠近第二抓取移动模块的一端等距设有正极焊接模块。
[0009]优选的,所述负极集流盘焊接机构包括负极焊接模块,所述第二加工台的顶部且远离正极焊接模块的一端等距设有负极焊接模块,所述第二加工台的顶部且远离负极焊接模块远离第二磁悬浮输送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短路测试模块,所述第二加工台的顶部且远离第二磁悬浮输送线的一端设有第三抓取移动模块,所述第三抓取移动模块的底部设有第二下料线。
[0010]优选的,所述入壳穿透焊机构包括第三加工台,所述第三加工台的一侧且靠近负极集流盘焊接机构的一端设有壳上料台,所述第三加工台的顶部且位于壳上料台的一侧安装有壳缓存线,所述第三加工台的顶部且靠近负极集流盘焊接机构的一端安装有至少一个一次折弯模块,所述壳上料台的顶部且靠近第三加工台的一端安装有第二上料机器人,所述第三加工台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第三磁悬浮输送线,所述第三加工台的顶部且靠近一次折弯模块的一端安装有至少一个入壳模块,所述一次折弯模块、入壳模块均与第二下料线相连,所述第三加工台的顶部且位于入壳模块远离一次折弯模块的一侧等距安装有穿透焊模块,所述第三加工台的顶部且位于穿透焊模块远离入壳模块的一侧安装有拉力测试模块,所述第三加工台的顶部且位于拉力测试模块远离穿透焊模块的一侧安装有对正模块,所述第三加工台的顶部且位于对正模块远离拉力测试模块的一侧等距安装有二次折弯模块,所述第三加工台的顶部且位于二次折弯模块远离对正模块的一侧等距安装有集流盘内推模块,所述第三加工台的顶部且位于集流盘内推模块远离二次折弯模块的一侧等距安装有盖板提升模块。
[0011]优选的,所述合盖预焊机构包括预合盖模块,所述第三加工台的顶部且位于盖板提升模块远离集流盘内推模块的一侧等距安装有预合盖模块,所述第三加工台的顶部且位于预合盖模块远离盖板提升模块的一侧等距安装有后合盖模块,所述第三加工台的顶部且位于预合盖模块远离后合盖模块的一侧等距安装有预焊模块,所述第三加工台的顶部且远离一次折弯模块的一端安装有第四抓取移动模块,所述第四抓取移动模块的底部设有第三下料线。
[0012]优选的,所述激光焊接封口机构包括第四加工台,所述第四加工台的顶部且靠近合盖预焊机构的一端安装有第四加工台,所述第四加工台的底部与第三下料线相连,所述第四加工台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第四磁悬浮输送线,所述第四加工台的顶部等距设有封焊模块,所述第四加工台的顶部且位于封焊模块远离第五抓取移动模块的一端安装有第三短路测试模块,所述第四加工台的顶部且位于第三短路测试模块远离封焊模块的一端安装有第二CCD模块,所述第四加工台的顶部且远离第五抓取移动模块的一端安装有第六抓取移动模块,所述第六抓取移动模块的底部设有下料链板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传统的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全极耳组装自动化生产系统内增加了磁悬浮运输功能,不仅在效率上得到巨大提升,还保证了其精度和电芯的稳定性,而且各种机构能完全配合悬浮输送的速率,各机构在结构上和以往也不相同,增加工位的同时,更加的简化机构和充分利用可用空间,可在调控下完成所
需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揉平机构和包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正、负极集流盘焊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入壳穿透焊机构和合盖预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激光焊接封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进料机构;101、卷绕机;102、输送机;103、进料台;2、揉平机构;201、第一加工台;202、第一磁悬浮输送线;203、第一上料机器人;204、第一升降模组;205、RIF读码模块;206、揉平器;207、二次除尘模块;3、包胶机构;301、包胶模块;302、第一CCD模块;303、第一短路测试模块;304、第一抓取移动模块;305、NG线;306、配对缓存线;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全极耳组装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1),所述进料机构(1)用于卷绕电芯原材料并上料,所述进料机构(1)的一侧设有揉平机构(2),所述揉平机构(2)用于对电芯进行揉平,所述揉平机构(2)远离进料机构(1)的一侧设有包胶机构(3),所述包胶机构(3)用于对电芯进行包胶,所述包胶机构(3)远离揉平机构(2)的一侧设有正极集流盘焊接机构(4),所述正极集流盘焊接机构(4)用于对电芯的正极集流盘进行焊接,所述正极集流盘焊接机构(4)远离包胶机构(3)的一侧设有负极集流盘焊接机构(5),所述负极集流盘焊接机构(5)用于对电芯的负极集流盘进行焊接,所述负极集流盘焊接机构(5)远离正极集流盘焊接机构(4)的一侧设有入壳穿透焊机构(6),所述入壳穿透焊机构(6)用于对电芯进行入壳穿透焊接,所述入壳穿透焊机构(6)远离负极集流盘焊接机构(5)的一侧设有合盖预焊机构(7),所述合盖预焊机构(7)用于对电芯进行盒盖预焊接,所述合盖预焊机构(7)远离入壳穿透焊机构(6)的一侧设有激光焊接封口机构(8),所述激光焊接封口机构(8)用于对电芯进行激光封口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全极耳组装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1)包括至少一个卷绕机(101),所述卷绕机(101)的一侧设有输送机(102),所述输送机(102)的末端设有进料台(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全极耳组装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揉平机构(2)包括第一加工台(201),所述第一加工台(201)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第一磁悬浮输送线(202),所述第一磁悬浮输送线(202)的靠近进料机构(1)的一端设有第一升降模组(204),且所述第一加工台(201)的顶部且靠近进料机构(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上料机器人(203),所述第一升降模组(204)的顶部且靠近第一上料机器人(203)的一端设有RIF读码模块(205),所述第一加工台(201)的顶部且靠近第一升降模组(204)的一端等距安装有揉平器(206),所述第一加工台(201)的中部安装有二次除尘模块(20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全极耳组装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机构(3)包括包胶模块(301),所述第一加工台(201)的顶部且位于二次除尘模块(207)远离揉平器(206)的一侧等距安装有包胶模块(301),所述第一加工台(201)的顶部且位于包胶模块(301)远离二次除尘模块(207)的一侧安装有第一CCD模块(302),所述第一加工台(20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CCD模块(302)远离包胶模块(30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短路测试模块(303),所述第一加工台(201)的顶部且远离二次除尘模块(207)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抓取移动模块(304),所述第一抓取移动模块(304)的底部一端设有NG线(305),所述第一抓取移动模块(304)底部的另一端设有配对缓存线(306),所述第一磁悬浮输送线(202)远离第一升降模组(204)的一侧设有第二升降模组(307),所述第一抓取移动模块(304)的底部还设有第一下料线(30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全极耳组装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盘焊接机构(4)包括第二加工台(401),所述第二加工台(401)的顶部且靠近包胶机构(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抓取移动模块(402),所述第二抓取移动模块(402)与第一下料线(308)相连,所述第二加工台(401)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第二磁悬浮输送线(403),所述第二加工台(401)的顶部且靠近第二抓取移动模块(402)的一端等距设有正极焊接模块(40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全极耳组装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负极集流盘焊接机构(5)包括负极焊接模块(501),所述第二加工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尹小虎黎培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