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的泄水结构及地下室底板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9025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底板的泄水结构及地下室底板的施工方法。所述泄水结构包括第一钢管、第二钢管、止水钢板和底部钢板。所述第一钢管的下端与止水钢板的顶面焊接,所述第二钢管的顶端与止水钢板的底面焊接,所述底部钢板与第二钢管底端焊接。所述止水钢板中心设置有直径为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底板的泄水结构及地下室底板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结构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的泄水结构及地下室底板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化高速发展和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背景下,新型建筑呈现集中化、多样化、高层化发展趋势。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私家车的普及,为了满足人们日常车位的停泊需求,节省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土地开发成本,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向地下拓展空间。而由于地下水的存在且有些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浮力对地下结构及上部结构产生潜在的破坏风险。
[0003]近年来,“地下室上浮”事件频发,涉案建筑物底板破坏、梁柱板挤压变形损伤甚至建筑物的倾斜等,给后期建筑结构的修缮带来较大的成本,并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其中案例中多以地下室底板结构泄水孔未设置与泄水孔设计和施工不合理成了很重要的原因,因此地下室结构泄水孔的预留和合理的设计成为地下室结构施工中很重要的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的泄水结构及地下室底板的施工方法,用于解决地下室底板地下水浮力造成地下室底板上浮的问题。
[0005]专利综合地基条件、工程造价、施工工序等因素,在结构上做了很大的优化,更好地保证了地下水泄流减压的效果,降低地下水的浮力给地下室底板及建筑结构可能带来的破坏,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地下室底板的泄水结构,包括第一钢管、第二钢管、止水钢板和底部钢板;
[0008]所述第一钢管的下端与止水钢板的顶面焊接,所述第二钢管的顶端与止水钢板的底面焊接,所述底部钢板与第二钢管底端焊接;
[0009]所述止水钢板中心设置有直径为D
Z
的中心孔,所述第一钢管的内部直径为D1,所述第二钢管的内部直径为D2;满足:D
Z
<D1,D
Z
<D2;
[0010]所述第一钢管轴线与第二钢管的轴线相重合,且经过中心孔的圆心;
[0011]所述第二钢管自底端向上已知高度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排透水孔;
[0012]所述底部钢板上设置有若干透水孔。
[0013]进一步,所述止水钢板上以中心孔圆心为圆心、以D
C
为半径的范围内做冲孔处理,止水钢板在冲孔处呈向上的倒漏斗状;其中:D
Z
/2<D
C
<D1/2,D2/2。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的内部直径均为220mm,所述止水钢板中心孔的直径为100mm,所述D
C
为90mm,所述止水钢板的倒漏斗状处的高度为20mm。
[0015]相应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底板的施工方法,包括:
[0016]步骤一、地下室底板的土体开挖至设定高度,在预先设定的待安装所述的泄水结
构的位置开挖集水坑;
[0017]步骤二、将绑扎有钢丝网的泄水结构放置就位,所述钢丝网覆盖底部钢板和第二钢管上的透水孔;用粗砂或碎石将集水坑填满形成透水层,泄水结构的泄水孔段插入透水层中;
[0018]步骤三、浇筑混凝土垫层至设定标高并振捣找平,在垫层上方铺设防水卷材形成防水层,防水层与所述第二钢管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然后在防水层上方浇筑混凝土形成防水保护层;
[0019]步骤四、浇筑地下室底板,所述止水钢板浇筑在地下室底板中,所述第一钢管顶端高出地下室底板表面;地下室底板施工过程中,将泄水结构中的积水抽出,使地下水浮力满足地下室底板的施工要求;
[0020]步骤五、待地下室顶板覆土或建筑物自重达到抗浮要求后,将泄水结构的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0021]进一步,集水坑的深度为500mm,坑底为800mm的正方形,四周呈45
°
坡度。
[0022]进一步,第二钢管长度为70mm,第二钢管下端400mm的范围内绑扎钢丝网;第二钢管底部插入集水坑中300mm,第一钢管顶部超出底板50mm。
[0023]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泄水结构可以应用于地下室底板中,用于消除地下水浮力;其中,透水孔用于收集地下室底板下方的地下水,止水钢板浇筑于地下室底板中,防止地下水沿泄水结构向上渗透;止水钢板中间冲孔处理,底部钢板上设置透水孔,增强了整体的导流和泄压功能。本申请提供的地下室底板的施工方法通过设置集水坑和透水层,并将泄水结构底端插入透水层,便于底板下方的地下水收集;通过在垫层中设置防水层、使防水层与第二钢管之间密封处理,将止水钢板浇筑在地下室底板的混凝土中,便于后期在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中填充后浇筑混凝土后,避免地下水沿第二钢管外壁和第一钢管外壁向上渗透。本申请中的地下室底板的泄水结构及地下室底板的施工方法操作方便,减少施工过程中相关工种的协调管理时效和难度,适用性强且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泄水结构的爆炸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泄水结构的剖视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底板的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如下:
[0028]1‑
泄水结构;2

集水坑;3

透水层;4

钢丝网;5

垫层;6

防水层;7

防水保护层;8

地下室底板;9

后浇筑混凝土;
[0029]10

第一钢管;
[0030]20

第二钢管;21

第一透水孔;
[0031]30

止水钢板;31

中心孔;32

冲孔边线;
[0032]40

底部钢板;41

第二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下室底板的泄水结构及地下室底板的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34]实施例一
[0035]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底板的泄水结构,包括第一钢管10、第二钢管20、止水钢板30和底部钢板40。
[0036]所述第一钢管10的下端与止水钢板30的顶面焊接,所述第二钢管20的顶端与止水钢板30的底面焊接,所述底部钢板40与第二钢管20底端焊接,止水钢板30的尺寸大于第一钢管10和第二钢管20的断面尺寸。所述止水钢板30中心设置有直径为D
Z
的中心孔31,所述第一钢管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底板的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管、第二钢管、止水钢板和底部钢板;所述第一钢管的下端与止水钢板的顶面焊接,所述第二钢管的顶端与止水钢板的底面焊接,所述底部钢板与第二钢管底端焊接;所述止水钢板中心设置有直径为D
Z
的中心孔,所述第一钢管的内部直径为D1,所述第二钢管的内部直径为D2;满足:D
Z
<D1,D
Z
<D2;所述第一钢管轴线与第二钢管的轴线相重合,且经过中心孔的圆心;所述第二钢管自底端向上已知高度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排透水孔;所述底部钢板上设置有若干透水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的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上以中心孔圆心为圆心、以D
C
为半径的范围内做冲孔处理,止水钢板在冲孔处呈向上的倒漏斗状;其中:D
Z
/2<D
C
<D1/2,D2/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底板的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的内部直径均为220mm,所述止水钢板中心孔的直径为100mm,所述D
C
为90mm,所述止水钢板的倒漏斗状处的高度为20mm。4.一种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梅英宝尤雪春暴海东陈洪帅王智周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