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液冷电机独立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9010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冷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液冷电机独立散热系统,包括电机液冷箱壳体和板翅式换热器,电机液冷箱壳体的内部中端设置有电机转子,电机转子的中端贯穿连接有主机轴,主机轴的外部左侧呈对称安装有同轴风扇,电机液冷箱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的上端连接有出液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液体泵、出液管道和进液管道,液体泵运行带动制冷液通过进液管道进入至电机液冷箱壳体内,再通过出液管道进入至板翅式换热器将制冷液降温,进行散热循环,提高制冷液利用率,并且该装置设置有同轴风扇,同轴风扇可配合液冷机构进行散热,两组不同类型的散热机构配合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液冷电机独立散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液冷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液冷电机独立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液冷电机一般采用在电机壳体上设置连续环形冷却水道或者设置轴向冷却水道,电子绕组热量通过定子铁芯传递到电机壳体,电机壳体上的热量通过流经电机壳体内冷却水道的冷却液带走,完成电机绕组热量的冷却降温循环。
[0003]但是现有的一体式液冷电机在液冷部分与整机液冷系统共用,制冷液温度普遍高于70℃,对电机冷却效率较低,同时也影响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空气压缩效率,并且现有的一体式液冷电机的散热机构功能性较为单一,无法有效对升温后的制冷液进行降温,不利于实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一体式液冷电机独立散热系统,包括电机液冷箱壳体和板翅式换热器,所述电机液冷箱壳体的内部中端设置有电机转子;
[0006]所述电机转子的中端贯穿连接有主机轴,所述主机轴的外部左侧呈对称安装有同轴风扇,所述电机液冷箱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上端连接有出液管道,所述电机液冷箱壳体的下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下端连接有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的中端安装有液体泵,且出液管道与进液管道的另一端均分别与板翅式换热器上下端的通液口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电机转子的上下端均安装有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均设置于电机液冷箱壳体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主机轴的右侧安装有螺杆主机,所述主机轴的水平位置设置于螺杆主机的中端。
[0009]优选的,所述电机液冷箱壳体的前后端左侧均呈契合状固定连接有观察窗口,且观察窗口均为全透明设置,并且电机液冷箱壳体的上下端左侧均设置有口径大小相同的进风口。
[0010]优选的,所述液体泵的左侧为进水口,所述液体泵的右侧为出水口。
[0011]优选的,所述板翅式换热器的右侧连接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另一端与电机液冷箱壳体连接,所述板翅式换热器的左侧设置有出气口。
[00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液冷电机独立散热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液体泵、出液管道和进液管道,液体泵运行带动制冷液通过进液管道进入至电机液冷箱壳体内,再通过出液管道进入至板翅式换热器将制冷液降温,进行散热循环,提高制冷液利用率,并且该装置设置有同轴风扇,同轴风
扇可配合液冷机构进行散热,两组不同类型的散热机构配合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0013]1、通过设置液体泵、出液管道和进液管道,一体式液冷电机运行时液体泵同步运行,将制冷液通过进液管道抽入至电机液冷箱壳体内带走电机定子产生的热量,制冷液再通过出液口进入至出液管道,通过出液管道流入至板翅式换热器中,板翅式换热器将制冷液携带的热量降低,换热完成后再通过进液管道进行循环,可以有效提高制冷液的利用率和散热效果,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0014]2、通过设置主机轴和同轴风扇,电机转子旋转同时带动主机轴旋转,进而带动连接于主机轴左右侧的同轴风扇和螺杆主机旋转,同轴风扇转动时,冷风由进风口进入至电机液冷箱壳体内部,同时加热后的风源通过进气口进入至板翅式换热器,通过板翅式换热器内部的板翅式结构进行将热量带走,通过出气口将热量带出到装置外部,同时在制冷液流入至板翅式换热器中时,同轴风扇产生的冷风可配合板翅式换热器对制冷液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散热系统流程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板翅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螺杆主机;2、电机液冷箱壳体;3、电机定子;4、电机转子;5、主机轴;6、同轴风扇;7、板翅式换热器;8、进风口;9、液体泵;10、通液口;11、进气口;12、出气口;301、出液口;302、进液口;303、出液管道;304、进液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如图1

3所示,一种一体式液冷电机独立散热系统,包括电机液冷箱壳体2和板翅式换热器7,电机液冷箱壳体2的内部中端设置有电机转子4,电机转子4的中端贯穿连接有主机轴5,主机轴5的外部左侧呈对称安装有同轴风扇6,同轴风扇6可配合液冷机构进行散热,两组不同类型的散热机构配合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效率,电机液冷箱壳体2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口301,出液口301的上端连接有出液管道303,电机液冷箱壳体2的下端设置有进液口302,进液口302的下端连接有进液管道304,进液管道304的中端安装有液体泵9,且出液管道303与进液管道304的另一端均分别与板翅式换热器7上下端的通液口10连接,液体泵9运行带动制冷液通过进液管道304进入至电机液冷箱壳体2内,再通过出液管道303进入至板翅式换热器7将制冷液降温,进行散热循环,提高制冷液利用率。
[0022]具体的,请参照图2,电机转子4的上下端均安装有电机定子3,电机定子3均设置于电机液冷箱壳体2内部,电机转子4旋转同时带动主机轴5旋转,进而带动连接于主机轴5左右侧的同轴风扇6和螺杆主机1旋转。
[0023]具体的,请参照图2,主机轴5的右侧安装有螺杆主机1,主机轴5的水平位置设置于
螺杆主机1的中端,利用螺杆式压缩机轴作为电机传动轴,传动动力损失小。
[0024]具体的,请参照图1,电机液冷箱壳体2的前后端左侧均呈契合状固定连接有观察窗口,且观察窗口均为全透明设置,便于使用人员观察到内部运行状况,并且电机液冷箱壳体2的上下端左侧均设置有口径大小相同的进风口8,冷风由进风口8进入至电机液冷箱壳体2内部。
[0025]具体的,请参照图1

2,液体泵9的左侧为进水口,液体泵9的右侧为出水口,一体式液冷电机运行时液体泵9同步运行,将制冷液通过进液管道304抽入至电机液冷箱壳体2内带走电机定子3产生的热量。
[0026]具体的,请参照图3,板翅式换热器7的右侧连接有进气口11,进气口11的另一端与电机液冷箱壳体2连接,板翅式换热器7的左侧设置有出气口12,加热后的风源通过进气口11进入至板翅式换热器7,通过出气口12将热量带出到装置外部。
[0027]工作原理:通过设置液体泵9、出液管道303和进液管道304,一体式液冷电机运行时液体泵9同步运行,将制冷液通过进液管道304抽入至电机液冷箱壳体2内带走电机定子3产生的热量,制冷液再通过出液口301进入至出液管道303,通过出液管道303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液冷电机独立散热系统,包括电机液冷箱壳体(2)和板翅式换热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液冷箱壳体(2)的内部中端设置有电机转子(4);所述电机转子(4)的中端贯穿连接有主机轴(5),所述主机轴(5)的外部左侧呈对称安装有同轴风扇(6),所述电机液冷箱壳体(2)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口(301),所述出液口(301)的上端连接有出液管道(303),所述电机液冷箱壳体(2)的下端设置有进液口(302),所述进液口(302)的下端连接有进液管道(304),所述进液管道(304)的中端安装有液体泵(9),且出液管道(303)与进液管道(304)的另一端均分别与板翅式换热器(7)上下端的通液口(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液冷电机独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子(4)的上下端均安装有电机定子(3),所述电机定子(3)均设置于电机液冷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海王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众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