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使至少一根漆包铜线与构件电接触的方法和电机技术

技术编号:352881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至少一根漆包铜线与电机、发电机、传感器或电磁体的第二构件电接触的方法,所述漆包铜线形成由第一构件(1)承载的绕组,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a)将所述至少一根漆包铜线的至少一个线端部(2)成型为电触点(3、6、8);b)在成型工艺中定位所述电触点(3、6、8),其中,在所述成型工艺中形成的模塑料(4)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构件(1)和所述至少一个线端部(2);c)使所述电触点(3、6、8)与所述第二构件接触。所述第二构件接触。所述第二构件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使至少一根漆包铜线与构件电接触的方法和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至少一根漆包铜线与电机、发电机、传感器或电磁体的构件电接触的方法,尤其是借助形成在漆包铜线端部上的电触点和额外灌封的方法,以及一种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在使布置在绕组中的漆包铜线与电机、发电机、传感器或电磁体的构件电接触时,已知的有插入接触式插头或者钎焊或熔焊线端部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简化并且过程可靠地实施电接触。
[0004]该任务由具有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用于使至少一根漆包铜线与电机、发电机、传感器或电磁体的构件电接触的方法以及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电机解决。
[0005]术语“漆包铜线”被理解为由铜合金制成的线,该线由电绝缘的漆层包围。
[0006]据此提出了一种用于使至少一根漆包铜线与电机、发电机、传感器或电磁体的第二构件电接触的方法,所述漆包铜线形成由第一构件承载的绕组,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0007]a)将所述至少一根漆包铜线的至少一个线端部成型为电触点,
[0008]b)在成型工艺中定位所述电触点,其中,在所述成型工艺中形成的模塑料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线端部,
[0009]c)使所述电触点与所述第二构件接触。
[0010]因此,接触是特别简单且节省空间的。此外,通过在成型工艺中形成的模塑料能够高效地散热。此外,在成型过程中优选加热绕组线,这伴随着线的绝缘层的去除,从而能够节省去除绝缘的过程
[0011]成型工艺能够是注塑成型、经典灌封、真空灌封,但也可以是传递模塑。
[0012]电触点优选是插入式触点。插入式触点优选是压合触点。但也能够使用圆形插头、扁平插头或插入到第二构件中用于电接触的其他轮廓。
[0013]有利的是,如果至少一个线端部通过机械加强、尤其是扭转或绞合,和/或通过表面处理来加强,以便能够建立与第二构件可靠的电连接。对于使用两种加强方法的情况,有利的是,如果通过冷压成型被涂覆的线端部,能够达到所需的硬度和弹簧刚度。在此,优选通过扭转地实施冷作硬化并且随后挤压和/或冲压出压合轮廓。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形成用于使电枢的电枢绕组与有刷电机的换向器电接触,其中,所述电枢绕组通过至少一根漆包铜线形成,所述漆包铜线的线端部在步骤a)中成型为电触点,并且在步骤b)中,具有所述线端部的电枢至少部分地由所述模塑料包围,并且在步骤c)中,所述电触点与所述换向器接触。
[0015]为了用于形成触点的材料积聚,将绕组线端部向后折叠,并且因此利用双倍的线横截面用于成型是有利的。
[0016]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形成用于使电机的定子与印刷电路板电接触,其中,所述定子具有定子芯和由所述漆包铜线形成的、缠绕在所述定子芯上的线圈,并且在步骤a)中至少一个与公共相位相关联的线端部成型为电触点,并且在步骤b)中所述电触点与所述定子连接,其中,在所述成型工艺中形成的模塑料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至少一个线端部和所述定子,并且在步骤c)中所述电触点与所述印刷电路板接触。
[0017]由此得到这样的优点:不再需要以汇流排单元形式的单独布电线。
[0018]视槽的数量和缠绕方案而定,所述绕组线端部能够与一个公共相位相关联。对于两个绕组线端部属于一个相位的情况,这两个绕组线端部优选围绕纵向轴线彼此绞合并且形成公共的电触点,该公共的电触点在定子的纵向方向上延伸。
[0019]如果每相位仅设置了一个绕组线端部,则该绕组线端部优选地围绕纵向轴线扭转并且形成一个电触点,该电触点在纵向方向上延伸。
[0020]优选,在方法步骤b)中,在定子的上侧面上形成至少两个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导向销,所述导向销在方法步骤c)中用于将印刷电路板定心在定子的上侧面上。
[0021]此外,提出了一种电机,其具有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承载由漆包铜线形成的、具有线端部的绕组,所述第二构件与所述绕组的线端部电接触,其中,至少一个线端部成型为电触点,所述电触点接触第二构件,其中,所述电触点借助成型工艺保持在其在第一构件上的位置中。
[0022]综上能够得出上面提到的优点。
[0023]电触点优选地如上所述地形成。
[002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机包括电枢体和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通孔的换向器和,所述换向器通过所述通孔抗扭地固定在所述电机的电枢轴上,所述电枢体由电枢轴承载,其中,在所述电枢体上布置有由漆包铜线形成的绕组。所述电触点使所述绕组与所述换向器电接触,并且所述电触点在具有绕组的电枢体上借助成型工艺被保持在其位置中。
[0025]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机具有:
[0026]转子,所述转子围绕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安装,
[0027]定子,其中,所述定子具有定子芯和缠绕在所述定子芯上的线圈,所述线圈包括绕组,以及
[0028]印刷电路板,其中,每个相位的至少一个线端部均成型为电触点,所述电触点接触所述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电触点借助成型工艺保持在其在所述定子上的位置中。
[0029]相当普遍有利的是,如果电触点从在成型工艺中形成的模塑料中凸出。成型工艺中的密封优选地在工具本身中实现或通过绕组线端部上的几何形状实现。
[0030]在无刷电机的情况下,在成型工艺中形成的模塑料除了所述电触点之外完全包围定子表面。此外能够设置,在定子的上侧面上,在成型工艺中形成至少两个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导向销。这些导向销用于将印刷电路板定心在定子的上侧面上。
附图说明
[0031]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阐释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相同类型或相同作用的构件在附图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这些附图示出:
[0032]图1:无刷电机的定子的立体视图;
[0033]图2:图1的详细视图,具有用于使定子的绕组线端部与印刷电路板连接的连接元件;
[0034]图3:不同连接元件的空间图示;以及
[0035]图4:无刷电机的另一个定子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图1示出定子1,该定子是无刷直流电机的一部分。定子1包围未呈现的转子并且与转子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延伸,该旋转轴线在安装状态下相应于定子100的纵向轴线。定子1具有未呈现的定子芯段,线圈分别围绕所述定子芯段缠绕。线圈的绕组优选以三相的方式缠绕,其中,所述绕组由具有绕组线端部2的绕组线形成。绕组线端部2从定子1的上侧面上从端面凸出。在所呈现的情况中,一个绕组线端部2分别属于一个相位。三个绕组线端部2在端部侧成型为使得它们形成压合触点3,该压合触点设置用于形成与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压合触点3在纵向方向上延伸。
[0037]定子1在成型工艺中由模塑料4包围。这里呈现了在注塑工艺中的形成。模塑料或者灌封材料4优选由塑料形成,尤其是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例如环氧树脂。如图1中呈现的,定子的上侧面和下侧面被全面积地注塑包覆。绕组的保持、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使至少一根漆包铜线与构件电接触的方法,该构件为电机、发电机、传感器或电磁体的第二构件,所述漆包铜线形成由第一构件(1)承载的绕组,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a)将所述至少一根漆包铜线的至少一个线端部(2)成型为电触点(3、6、8),b)在成型工艺中定位所述电触点(3、6、8),其中,在所述成型工艺中形成的模塑料(4)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构件(1)和所述至少一个线端部(2),c)使所述电触点(3、6、8)与所述第二构件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步骤a)之前的以下步骤:通过机械加工和/或表面处理加强所述至少一个线端部(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设计为用于使电枢的电枢绕组与有刷电机的换向器电接触,其中,所述电枢绕组通过至少一根漆包铜线形成,所述漆包铜线的线端部在步骤a)中成型为电触点,并且在步骤b)中,具有所述线端部的所述电枢至少部分地由所述模塑料包围,并且在步骤c)中,所述电触点与所述换向器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设计为用于使电机的定子(1)与印刷电路板电接触,其中,所述定子(1)具有定子芯和由所述漆包铜线形成的、缠绕在所述定子芯上的线圈,并且在步骤a)中,至少一个与公共相位相关联的线端部(2)成型为电触点,并且在步骤b)中,所述电触点与所述定子(1)连接,其中,在所述成型工艺中形成的模塑料(3)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至少一个线端部和所述定子(1),并且在步骤c)中,所述电触点与所述印刷电路板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法步骤c)中,在所述定子(1)的上侧面上形成至少两个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导向销(14),所述导向销在方法步骤d)中用于将所述印刷电路板定心在所述定子(1)的上侧面上。6.一种电机,该电机具有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承载由漆包铜线形成的、具有线端部(2)的绕组,所述第二构件与所述绕组的线端部电接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线端部(2)成型为电触点(3、6、8),所述电触点接触第二构件,其中,所述电触点(3、6、8)借助成型工艺保持在其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
申请(专利权)人:德国日本电产电机与驱动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