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围板总成、车辆及前围板总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8516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前围板总成、车辆及前围板总成的制造方法,前围板总成包括前围上板和前围下板;前围上板包括上板本体及轮罩避让部;轮罩避让部相对于上板本体向后拱起;前围下板的上部连接于上板本体的下部及轮罩避让部的下部。前围板总成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前围上板:加工出前围上板过程工序件,且其上与轮罩避让部对应的区域处于未翻折状态;对前围上板过程工序件进行精加工,将第二筋槽结构的整形到位,轮罩避让部的翻折及拱起到位;制造前围下板;将前围上板和前围下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小轮罩避让部的加工深度,有利于简化模具及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围板总成、车辆及前围板总成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围板总成、车辆及前围板总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前围板是发动机舱与乘员舱的主要隔离构件,具有隔音、减振、隔热的作用。
[0003]常规一体式前围板拉延深度大,冲压开裂问题多,需要采用拉延性能更佳、成本更高的深冲钢,且修边和冲孔需采用斜锲模具,模具结构复杂,冲压的材料利用率低,造成单件制作成本高。
[0004]现有的一种分体式前围板总成,包括前围上板、前围板左板、前围板右板和前围板下板,前围上板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与前围板左板上端和前围板右板上端固定连接,前围上板中部下端与前围板下板上端固定连接,前围板下板左右两端分别与前围板左板右端下部和前围板右板左部、前围板右板下部固定连接;该分体式前围板总成,将前围板分成前围上板、前围板左板、前围板右板和前围板下板等四块板,左、右轮罩避让部分别设置在前围板左板和前围板右板上,降低了冲压成形难度,但整个前围板由四块板拼焊而成,焊接工艺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前围板总成、车辆及前围板总成的制造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前围板总成,包括前围上板和前围下板;
[0007]所述前围上板包括上板本体,及分别设于所述上板本体左右两端的轮罩避让部;所述轮罩避让部相对于所述上板本体向后拱起;
[0008]所述前围下板的上部连接于所述上板本体的下部及所述轮罩避让部的下部。
[0009]可选地,还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围板加强梁;所述前围板加强梁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围上板和所述前围下板。
[0010]可选地,所述前围板加强梁中段的上部连接于所述上板本体的前侧,下部连接于所述前围下板的前侧;所述前围板加强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应的所述轮罩避让部的前侧。
[0011]可选地,所述前围上板还包括上板下连接边,所述上板下连接边设于所述上板本体的下边缘;
[0012]所述前围下板包括下板本体,及设于所述下板本体上边缘的下板上连接边;所述下板上连接边的中段搭接于所述上板下连接边,两端分别搭接于所述轮罩避让部的下边缘。
[0013]可选地,所述前围板加强梁包括梁本体,连接于所述梁本体上部的梁上连接边,及
连接于所述梁本体下部的梁下连接边;
[0014]所述梁上连接边的中段连接于所述上板本体,两端连接于所述轮罩避让部;
[0015]所述梁下连接边的两端连接于所述轮罩避让部。
[0016]可选地,所述梁上连接边焊接于所述上板本体的前侧和所述轮罩避让部的前侧;
[0017]所述梁下连接边的中段、所述上板下连接边的中段及所述下板上连接边的中段自前向后层叠设置并焊接;所述梁下连接边的两端焊接于所述轮罩避让部的前侧;
[0018]所述下板上连接边的两端焊接于所述轮罩避让部的后侧。
[0019]可选地,所述梁上连接边的中段与所述上板本体之间,所述梁上连接边的两端与所述轮罩避让部之间,所述轮罩避让部与所述下板上连接边的两端之间均通过两层点焊连接;
[0020]所述下板上连接边的中段、所述上板下连接边和所述梁下连接边的中段通过三层点焊连接。
[0021]可选地,所述梁本体与所述上板本体之间,及所述梁本体与所述轮罩避让部之间形成有传力腔。
[0022]可选地,所述前围下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前围上板的厚度。
[002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前述前围板总成。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围板总成及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前围板总成的板体分割为上下两部分—前围上板和前围下板,将轮罩避让部设置在前围上板上,结构简单,有利于简化加工、装配,可在用于加工前围上板的原料板上,通过浅加工对应于上板本体的区域和对应于轮罩避让部的区域的筋槽结构,再向后折起轮罩避让部对应的区域,减小轮罩避让部的加工深度,有利于简化模具及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002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前述前围板总成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制造所述前围上板;所述前围上板的制造步骤包括:
[0027]加工出前围上板过程工序件,所述前围上板过程工序件上与轮罩避让部对应的区域处于未翻折状态,所述前围上板过程工序件上对应于所述上板本体的区域具有第一筋槽结构,所述前围上板过程工序件上对应于所述轮罩避让部的区域具有第二筋槽结构;
[0028]对所述前围上板过程工序件进行精加工,将所述第二筋槽结构整形到位,将所述前围上板上的所述轮罩避让部翻折及拱起到位;
[0029]制造所述前围下板;
[0030]将所述前围上板和所述前围下板连接。
[0031]可选地,所述加工出前围上板过程工序件的步聚包括:采用第一冲压模具冲压钢板,在所述钢板上拉延出所述第一筋槽结构和所述第二筋槽结构,得到所述前围上板过程工序件,且所述第一筋槽结构处于成形到位状态。
[0032]可选地,对所述前围上板过程工序件进行精加工步骤包括:采用第二冲压模具冲压所述前围上板过程工序件,将所述第二筋槽结构整形到位,将前围上板过程工序件上与轮罩避让部对应的部分翻折及拱起到位,将所述前围上板周圈翻边到位。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围板总成的制造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直接在钢板上一序冲压成型轮罩避让部,而是分别制造前围上板和前围下板,再将前围上板与前围下板连接,且前围上板制造时,前围上板过程工序件上与轮罩避让部对应的区域处于未翻折
状态,再折起轮罩避让部,如此能降低轮罩避让部的加工深度,减小废料区,有利于简化模具及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工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前围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图1的A

A剖面图;
[0036]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37]图4是图1左右翻转后的爆炸图;
[0038]图5是图4中前围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6是图5中一局部在另一视角下的放大图;
[0040]图7是图5中另一局部在另一视角的放大图;
[0041]图8是本专利技术前围上板的轮罩避让部的折平示意图;
[0042]图9是用于制作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前围板总成的前围上板的第一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10是用于制作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前围板总成的前围上板的第二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44]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45]1、前围上板;11、上板本体;12、轮罩避让部;13、上板下连接边;
[0046]2、前围下板;21、下板本体;22、下板上连接边;
[0047]3、前围板加强梁;31、梁本体;32、梁上连接边;33、梁下连接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围上板和前围下板;所述前围上板包括上板本体,及分别设于所述上板本体左右两端的轮罩避让部;所述轮罩避让部相对于所述上板本体向后拱起;所述前围下板的上部连接于所述上板本体的下部及所述轮罩避让部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围板加强梁;所述前围板加强梁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围上板和所述前围下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加强梁中段的上部连接于所述上板本体的前侧,下部连接于所述前围下板的前侧;所述前围板加强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应的所述轮罩避让部的前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上板还包括上板下连接边,所述上板下连接边设于所述上板本体的下边缘;所述前围下板包括下板本体,及设于所述下板本体上边缘的下板上连接边;所述下板上连接边的中段搭接于所述上板下连接边,两端分别搭接于所述轮罩避让部的下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加强梁包括梁本体,连接于所述梁本体上部的梁上连接边,及连接于所述梁本体下部的梁下连接边;所述梁上连接边的中段连接于所述上板本体,两端连接于所述轮罩避让部;所述梁下连接边的两端连接于所述轮罩避让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上连接边焊接于所述上板本体的前侧和所述轮罩避让部的前侧;所述梁下连接边的中段、所述上板下连接边的中段及所述下板上连接边的中段自前向后层叠设置并焊接;所述梁下连接边的两端焊接于所述轮罩避让部的前侧;所述下板上连接边的两端焊接于所述轮罩避让部的后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上连接边的中段与所述上板本体之间,所述梁上连接边的两端与所述轮罩避让部之间,所述轮罩避让部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田野邓国朝柴武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