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判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850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9
在分心判定装置1中,分心判定部27在由行路变更检测部28检测到自己车辆10的行路变更时,由视线方向检测部24所检测的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被检测出为朝向自己车辆10所具备的车内后视镜R及侧边后视镜RS(LS)中基于自己车辆10与他人车辆91、92的相对位置所定的至少其中一后视镜的视线方向后,即便所述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超出判定基准范围,也不将驾驶员判定为分心状态。由此,即便存在显示出要向自己车辆的行车道并线的行为的他人车辆时,也可抑制分心状态的不恰当判定。态的不恰当判定。态的不恰当判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心判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心判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提出各种判定驾驶员的分心状态的分心判定装置。本申请人已经 提出如下分心判定装置:在车辆行为改变而车辆的转弯方向朝弯道方向变化之 前的时机,使与分心状态的判定相关的对象范围位移规定量,从而防止将并非 分心的状态不恰当判定为分心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845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7]根据专利文献1的分心判定装置,在向弯道进入时及通过弯道时,也可以 使判定驾驶员是否为分心状态的精度提高。当自己车辆进行车道变更等的行路 变更时,可能在驾驶员的视线移向车内后视镜或侧边后视镜时将该视线判定为 分心驾驶。但,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并未特别将此方面提出为技术课题。
[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心判定装置,当自 己车辆进行行路变更时,可预防在驾驶员的视线移向车内后视镜或侧边后视镜 时将该视线判定为分心驾驶的分心状态的不恰当判定。
[0009][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0](1)一种分心判定装置,具备:视线方向检测部(例如后述视线方向检测部 24),检测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分心判定部(例如后述分心判定部27),在由所 述视线方向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视线方向超出规定的判定基准范围时,判定所 述驾驶员为分心状态;行路变更检测部(例如后述行路变更检测部28),检测自 己车辆的行路变更;周边车辆检测部(例如后述周边信息获取部29及他人车辆 检测部30),检测所述自己车辆的周边的他人车辆信息;及车辆状态获取部(例 如后述车辆状态获取部25),获取与所述自己车辆的车辆状态相关的信息;且 所述分心判定部在所述行路变更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自己车辆的行路变更时,由 所述视线方向检测部所检测的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被检测出为朝向所述自己车 辆所具备的车内后视镜(例如后述车内后视镜R)及侧边后视镜(例如后述右侧 后视镜RS、左侧后视镜LS)中基于所述自己车辆与他人车辆的相对位置所定 的至少其中一后视镜的视线方向后,即便所述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超出所述判定 基准范围,也不将所述驾驶员判定为分心状态。
[0011](2)根据所述(1)的分心判定装置,其中所述行路变更检测部检测所述自己 车辆的车道变更作为所述自己车辆的行路变更,所述分心判定部在所述行路变 更检测部检测
到所述自己车辆的车道变更时,由所述视线方向检测部所检测的 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被检测出为朝向所述自己车辆所具备的车内后视镜及侧边 后视镜中基于所述自己车辆与他人车辆的相对位置所定的至少其中一后视镜 的视线方向后,即便所述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超出所述判定基准范围,也不将所 述驾驶员判定为分心状态。
[0012](3)根据所述(1)的分心判定装置,其中所述分心判定部在所述自己车辆与 由所述周边车辆检测部所检测的他人车辆在车道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规定 临界值时,驾驶员的视线方向由所述视线方向检测部检测出为朝向所述车内后 视镜的方向后,即便所述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超出所述判定基准范围,也不将所 述驾驶员判定为分心状态,在所述自己车辆与由所述周边车辆检测部所检测的 他人车辆在车道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规定临界值时,驾驶员的视线方向由所 述视线方向检测部检测出为朝向所述侧边后视镜的方向后,即便所述驾驶员的 视线方向超出所述判定基准范围,也不将所述驾驶员判定为分心状态。
[0013](4)根据所述(3)的分心判定装置,其中所述规定临界值是基于与所述自己 车辆所行驶的道路的形态相关的信息而可变地设定。
[0014](5)根据所述(1)的分心判定装置,其中所述行路变更检测部基于所述车辆 的方向指示器的亮灭状况及/或所述车辆的操舵状况,检测所述自己车辆的行 路变更。
[0015][专利技术的效果][0016]在(1)的分心判定装置中,分心判定部在由行路变更检测部检测到自己车 辆的行路变更时,由视线方向检测部所检测的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被检测出为朝 向自己车辆所具备的车内后视镜及侧边后视镜中基于自己车辆与他人车辆的 相对位置所定的至少其中一后视镜的视线方向后,即便所述驾驶员的视线方向 超出判定基准范围,也不将驾驶员判定为分心状态。由此,当自己车辆进行行 路变更时,可防止在驾驶员的视线移向车内后视镜或侧边后视镜时将该视线判 定为分心驾驶的分心状态的不恰当判定。
[0017](2)的分心判定装置是在所述(1)的分心判定装置中,尤其在行路变更检测 部检测到自己车辆的车道变更时,由视线方向检测部所检测的驾驶员的视线方 向被检测出为朝向自己车辆所具备的车内后视镜及侧边后视镜中基于自己车 辆与他人车辆的相对位置所定的至少其中一后视镜的视线方向后,即便所述驾 驶员的视线方向超出判定基准范围,也不将驾驶员判定为分心状态。当自己车 辆进行车道变更时,可防止在驾驶员的视线移向车内后视镜或侧边后视镜时将 该视线判定为分心驾驶的分心状态的不恰当判定。
[0018](3)的分心判定装置是进一步在所述(1)的分心判定装置中,分心判定部在 自己车辆与他人车辆在车道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规定临界值时,驾驶员的视 线方向由视线方向检测部检测出为朝向车内后视镜的方向后,即便所述驾驶员 的视线方向超出判定基准范围,也不将驾驶员判定为分心状态,而且,在自己 车辆与他人车辆在车道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小于规定临界值时,驾驶员的视线方 向由视线方向检测部检测出为朝向侧边后视镜的方向后,即便所述驾驶员的视 线方向超出判定基准范围,也不将驾驶员判定为分心状态。由此,当自己车辆 进行行路变更时,可防止在驾驶员的视线移向车内后视镜或侧边后视镜时将该 视线判定为分心驾驶的分心状态的不恰当判定。
[0019](4)的分心判定装置是在所述(3)的分心判定装置中,尤其是规定临界值基 于与自己车辆所行驶的道路的形态相关的信息而可变地设定。由此,可根据弯 道的曲率等的道
路形态,恰当地设定即便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超出判定基准范 围,分心判定部也不将驾驶员判定为分心状态的情况的条件。
[0020](5)的分心判定装置是在所述(1)的分心判定装置中,尤其是行路变更检测 部基于车辆的方向指示器的亮灭状况及/或车辆的操舵状况而检测自己车辆的 行路变更。因此,可在恰当时机检测到自己车辆的行路变更,进行更恰当的分 心状态的判定。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分心判定装置的构成图。
[0022]图2是对根据自己车辆与他人车辆在车道延伸方向上的距离的大小而驾 驶员的视线选择性地移向车内后视镜或侧边后视镜的状况进行说明的图。
[0023]图3是解除将图2的自己车辆的驾驶员的视线移动判定为分心状态的状况 进行说明的图。
[0024]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分心判定装置的处理装置所执行的处理 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心判定装置,具备:视线方向检测部,检测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分心判定部,在由所述视线方向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视线方向超出规定的判定基准范围时,判定所述驾驶员为分心状态;行路变更检测部,检测自己车辆的行路变更;周边车辆检测部,检测所述自己车辆的周边的他人车辆信息;及车辆状态获取部,获取与所述自己车辆的车辆状态相关的信息;且所述分心判定部在所述行路变更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自己车辆的行路变更时,由所述视线方向检测部所检测的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被检测出为朝向所述自己车辆所具备的车内后视镜及侧边后视镜中基于所述自己车辆与他人车辆的相对位置所定的至少其中一后视镜的视线方向后,即便所述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超出所述判定基准范围,也不将所述驾驶员判定为分心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心判定装置,其中所述行路变更检测部检测所述自己车辆的车道变更作为所述自己车辆的行路变更,所述分心判定部在所述行路变更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自己车辆的车道变更时,由所述视线方向检测部所检测的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被检测出为朝向所述自己车辆所具备的车内后视镜及侧边后视镜中基于所述自己车辆与他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亦杨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