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791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包括:下夹体、上夹体、压板、固定板、旋帽、环形接头、卡箍,卡扣结构,铰接结构;所述上夹体与下夹体拆卸连接;所述上夹体与旋帽螺纹连接;所述压板与旋帽转动连接,所述压板与上夹体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帮助使用者可视化的定量的调节输液器流速,且极易拆卸可重复利用;本装置还可对较长的输液管路进行固定。本装置还可对较长的输液管路进行固定。本装置还可对较长的输液管路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液是常用的医疗手段,输液过程中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药物种类的不同注射药物的速度也不相同,需要不断调节;
[0003]输液器一般为一次性产品,调节装置不与患者接触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而现有输液器中配备的调节装置往往是固定在输液管上的不可拆卸,难以取出,造成设备浪费,增加了患者医疗负担;
[0004]现有输液器调节流速往往依靠护士目测结合经验进行流速调节,实际操作中不仅费时,而且不利于定量控制;
[0005]目前输液器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管路较长,输液时冗余的管路常发生缠绕或意外拉扯,造成脱管或对患者造成其他伤害;
[0006]一种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帮助使用者可视化的定量的调节输液器流速,且极易拆卸可重复利用;本装置还可对较长的输液管路进行固定;
[0008]一种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包括:下夹体、上夹体、压板、固定板、旋帽、环形接头、卡箍,卡扣结构,铰接结构;所述上夹体与下夹体拆卸连接;所述上夹体与旋帽螺纹连接;所述压板与旋帽转动连接,所述压板与上夹体滑动连接;
[0009]所述下夹体后端连接环形的铰接结构,环向有等间距的凸起结构,上表面有径向贯通的弧形凹陷,凹陷的中心有沿凹陷环向分布的弧形突出结构;所述下夹体环向表面刻蚀有刻度线和文字;所述下夹体底部连接卡箍
[0010]所述上夹体下表面有径向贯通的弧形凹陷,后端有连接柱状的铰接结构;所述上夹体上端连接环形接头;所述环形接头外表面有螺纹;所述上夹体中部有轴向贯通的形状与压板相配的滑槽;所述上夹体环向表面刻蚀有刻度线和文字;
[0011]所述旋帽为盖状结构,侧面有环向分布的等间距的凸起结构,上端刻蚀有箭头标记;内部侧壁有螺纹结构;所述固定板中部有通孔;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旋帽内部,且与旋帽封闭端端面有间隙,间隙大于压板法兰结构的厚度;所述压板下端为弧形,中部为柱状,上端有突出的限位结构;所述压板下端与上夹体滑动连接;所述压板中部与固定板中部通孔套接,上端安装在固定板与旋帽的间隙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楔形端,钩形端;所述楔形端安装在下夹体前端,所述钩形端安装在上夹体前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下夹体后端的铰接结构有开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结构的钩形端前端有凸起的弧形板状结构;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夹体、下夹体闭合后中部组成椭圆形的通道;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装置可安装在任意抽、输液管的任意位置上,且可以借助卡扣结构轻松拆卸;
[0017]本装置旋帽与上夹体采用螺纹配合,旋紧或旋松螺纹压板在旋帽的带动下压紧或松开装置中的输液管,从而控制输液管的流速;压板底端的弧形面与下夹体中的环向凸起形状相同且为线配合,因此压板下压到最大位置时可压迫输液管,完全阻断流通;
[0018]本装置上夹体与下夹体形成的放置输液管的椭圆形通道为输液管受压迫提供了横向变形空间;
[0019]本装置底部的卡箍可固定多余的输液管从,减短杜宇管路长度,放置管路缠绕或收到意外拉扯;保护输液安全;
[0020]本装置旋帽上有箭头,配合上夹体、下夹体表面的文体和刻度标识,指示旋帽的位置状态;使用者更容易进行定量的流速调节,改善了目前完全依靠经验控制流速的现状,使调节操作更更准确,可重复性更高,操作难度降低,使操作流程更加标准化;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爆炸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剖面示意图;
[0024]1‑
下夹体、2

上夹体、3

压板、4

固定板、5

旋帽、6

环形接头、7

卡箍, 8

卡扣结构,9

铰接结构;81

楔形端,82

钩形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参阅图1

图3所示,一种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包括:下夹体1、上夹体2、压板3、固定板4、旋帽5、环形接头6、卡箍7,卡扣结构8,铰接结构9;所述上夹体2与下夹体1拆卸连接;所述上夹体2与旋帽5螺纹连接;所述压板3 与旋帽5转动连接,所述压板3与上夹体2滑动连接;
[0028]所述下夹体1后端连接环形的铰接结构,环向有等间距的凸起结构,上表面有径向贯通的弧形凹陷,凹陷的中心有沿凹陷环向分布的弧形突出结构;所述下夹体1环向表面刻蚀有刻度线和文字;所述下夹体1底部连接卡箍7;
[0029]所述上夹体2下表面有径向贯通的弧形凹陷;所述上夹体2上端连接环形接头6;所述环形接头6外表面有螺纹;所述上夹体2中部有轴向贯通的形状与压板3相配的滑槽;所述上夹体2环向表面刻蚀有刻度线和文字;
[0030]所述旋帽5为盖状结构,侧面有环向分布的等间距的凸起结构,上端刻蚀有箭头标记;内部侧壁有螺纹结构;所述固定板4中部有通孔;所述固定板4 安装在旋帽5内部,且与旋帽5封闭端端面有间隙,间隙大于压板3法兰结构的厚度;所述压板3下端为弧形,中部为
柱状,上端有突出的限位结构;所述压板3下端与上夹体2滑动连接;所述压板3中部与固定板4中部通孔套接,上端安装在固定板4与旋帽5的间隙中;所述卡扣结构8,包括:楔形端81,钩形端82;所述楔形端81安装在下夹体1前端,所述钩形端82安装在上夹体 2前端;
[0031]所述环形接头6及旋帽5上螺纹的螺距等于压板3下压的行程;
[0032]所述下夹体1后端的铰接结构9有开口;
[0033]所述卡扣结构8的钩形端82前端有凸起的弧形板状结构;
[0034]所述上夹体2、下夹体1闭合后中部组成椭圆形的通道;
[0035]具体应用操作方式:
[0036]使用者上拉钩形端的凸起结构,使上、下夹体相互分离;将输液管放入下夹体凹陷处,按压上下夹体,使卡扣结构锁紧;拧动旋帽,旋帽推动压板向下运动,当观察输液器滴管中的滴速满足要求时,记录旋帽上箭头指向的刻度;将流速与刻度的对应关系可作为表针记录,待下次重复使用;使用者将多余的管路弯折并将一端压入卡箍,从而减小多余管路的长度;
[003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器流速控制装置,包括:下夹体、上夹体、压板、固定板、旋帽、环形接头、卡箍,卡扣结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体与下夹体拆卸连接;所述上夹体与旋帽螺纹连接;所述压板与旋帽转动连接,所述压板与上夹体滑动连接;所述下夹体后端连接环形的铰接结构,环向有等间距的凸起结构,上表面有径向贯通的弧形凹陷,凹陷的中心有沿凹陷环向分布的弧形突出结构;所述下夹体环向表面刻蚀有刻度线和文字;所述下夹体底部连接卡箍;所述上夹体下表面有径向贯通的弧形凹陷,后端有连接柱状的铰接结构;所述上夹体上端连接环形接头;所述环形接头外表面有螺纹;所述上夹体中部有轴向贯通的形状与压板相配的滑槽;所述上夹体环向表面刻蚀有刻度线和文字;所述旋帽为盖状结构,侧面有环向分布的等间距的凸起结构,上端刻蚀有箭头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菊芬赵丽花吴玉蓝王敏陈玲琳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