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777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它包括轨道、液压缸、滑车、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轨道上固定设有吊梁环,两个托槽的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滑车,两个托槽的中部通过两根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板穿入托槽中部的螺栓;防撞顶梁一端设有防撞板,另一端设有插入槽及螺栓孔,防撞顶梁与支撑板螺栓连接;固定柱固定在变电列车上,固定柱中部设有通孔;固定牵引链一端连接变电列车,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液压缸穿过固定柱的通孔,一端固定连接变电列车,另一端连接移动牵引链;移动牵引链另一端连接支撑板;其优点是:既能在煤矿综采工作面工作中快速的移动电缆,同时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还能增加电缆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移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煤矿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日常生产过程中,煤矿综采工作面往往可采走向比较长,各机电设备需要多条电缆为其动力,以往在工作面中的电缆全部采用拖地式移动,即将电缆全部放入铁槽中,通过拉动变电列车带动铁槽中的电缆移动,此种方式存在诸多缺点:电缆在移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及人工进行维护调整;当铁槽内有积水时电缆浸泡在水中,需要人工时常维护,并且造成安全隐患;电缆与铁槽摩擦致使电缆使用寿命降低,同时增加安全隐患;电缆在铁槽内拖行阻力增大,无形之中增加了变电列车的行驶阻力;作业空间狭小,在拖拽电缆过程中容易造成人员伤害事故。
[0003]针对以上的缺陷,如何能专利技术出一种装置,既能在煤矿综采工作面工作中快速的移动电缆,同时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还能增加电缆的使用寿命就成为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移动装置,既能在煤矿综采工作面工作中快速的移动电缆,同时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还能增加电缆的使用寿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轨道、液压缸、滑车、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轨道上固定设有吊梁环,两个托槽的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滑车,所述滑车与轨道相配合,两个托槽的中部通过两根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板的上部设有两个螺栓连接孔,两侧各设有一个牵引孔,下部设有防撞顶梁连接孔;所述支撑板的两个螺栓孔穿入托槽中部的两根螺栓;防撞顶梁一端固定设有防撞板,另一端设有插入槽及螺栓孔,防撞顶梁通过插入槽与支撑板螺栓连接;固定柱通过螺栓固定在变电列车上,固定柱中部设有通孔;固定牵引链一端连接变电列车,中部与固定柱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连接;液压缸穿过固定柱的通孔,一端固定连接变电列车,另一端连接移动牵引链;移动牵引链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板;所述液压缸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托槽底部为拱形。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能在煤矿综采工作面工作中快速的移动电缆,同时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还能增加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技术的A部放大图
[0009]图3为本技术的吊挂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0]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0011]图5为本技术的防撞顶梁侧视图
[0012]图6为本技术的防撞顶梁俯视图
[0013]图中:1.轨道;2.吊梁环;3.托槽;4.滑车;5.支撑板;6.螺栓连接孔;7.牵引孔;8.防撞顶梁连接孔;9.固定柱;10.变电列车;11.固定牵引链;12.液压缸;13.移动牵引链;14.液压控制系统;15.电缆;16.防撞顶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如图1

图6所示,轨道1上固定设有吊梁环2,两个托槽3的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滑车4,所述滑车4与轨道1相配合,两个托槽3的中部通过两根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板5的上部设有两个螺栓连接孔6,两侧各设有一个牵引孔7,下部设有防撞顶梁连接孔8;所述支撑板5的两个螺栓孔穿入托槽3中部的两根螺栓;防撞顶梁16一端固定设有防撞板,另一端设有插入槽及螺栓孔,防撞顶梁16通过插入槽与支撑板5螺栓连接;固定柱9通过螺栓固定在变电列车10上,固定柱9中部设有通孔;固定牵引链11一端连接变电列车10,中部与固定柱9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板5连接;液压缸12穿过固定柱9的通孔,一端固定连接变电列车10,另一端连接移动牵引链13;移动牵引链13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板5;所述液压缸12与液压控制系统14连接。所述托槽3底部为拱形。
[0016]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先将吊梁环2通过螺栓悬挂于巷道顶部,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需要将变电列车10连同电缆15一同推进,变电列车10行驶过程中,通过固定牵引链11带动第一部分托槽3移动,当行驶一段距离后,将移动牵引链13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部分支撑板5的牵引孔7连接,通过液压控制系统14控制液压缸12,使第二部分托槽3移动,以此类推控制后续的托槽3行进,托槽3行进过程中,防撞顶梁16的防撞板可以防止托槽3之间的撞击,如此往复工作即可实现电缆15在煤矿井下的安全运行,同时满足的工作需要。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它包括轨道、液压缸、滑车、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轨道上固定设有吊梁环,两个托槽的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滑车,所述滑车与轨道相配合,两个托槽的中部通过两根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板的上部设有两个螺栓连接孔,两侧各设有一个牵引孔,下部设有防撞顶梁连接孔;所述支撑板的两个螺栓孔穿入托槽中部的两根螺栓;防撞顶梁一端固定设有防撞板,另一端设有插入槽及螺栓孔,防撞顶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振文齐伟明高海涛张营邓庆鹏王冲唐英政赵星邵奇温泉张行金姚奇邸峰石林尚阳
申请(专利权)人: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隆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