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巷道出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777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煤矿巷道出货装置,铲斗与双连杆及辅助臂一端铰接,双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一液压缸与辅助臂铰接,辅助臂通过第二液压缸与升降臂铰接,升降臂一端与辅助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臂铰接,支撑臂底部固定设有齿轮,支撑臂两侧设有双向液压锁并与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连接;推移前箱上部设有连接柱,第四液压缸一端与齿排铰接,另一端与推移前箱内铰接,支撑臂固定安装在推移前箱的连接柱上,推移前箱插入推移后箱内,底部通过第五液压缸连接,所述推移后箱一侧固定设有铰接座;其优点是:既能及时对巷道底部进行拉低、出货作业,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同时又提高了效率及安全性。同时又提高了效率及安全性。同时又提高了效率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巷道出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煤矿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巷道出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日常生产过程中,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巷道往往前期由掘进机进行掘进,之后再进行综采工作面的回采,但巷道打通后底部由于岩层压力的作用或掘进后底面出现各种高低不平的情况,使后期在进行综采作业的时候,巷道底部与综采工作面的底部高度不能一致,导致运输机及液压支架不能继续向前移动,此时就要对巷道部位进行拉底、出货作业,目前采用的办法是人工使用风镐及铁锹进行拉底,然后再将挖出来的岩石或煤运送到运输机上,通过运输机运送到井外。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安全性不高,并且拉底、出货不及时,严重的影响了开采的进度。那么如何能专利技术出一种装置,既能及时对巷道底部进行拉低、出货作业,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效率及安全性就成为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巷道出货装置,既能及时对巷道底部进行拉低、出货作业,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同时又提高了效率及安全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铲斗、液压控制系统、双向液压锁,其特征是:铲斗与双连杆及辅助臂一端铰接,双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一液压缸与辅助臂铰接,同时通过单连杆与辅助臂两侧连接,辅助臂通过第二液压缸与升降臂铰接,升降臂一端与辅助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臂铰接,支撑臂通过第三液压缸与升降臂铰接,支撑臂底部固定设有齿轮,所述支撑臂两侧设有双向液压锁并与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连接;推移前箱上部固定设有连接柱,第四液压缸一端与齿排铰接,另一端与推移前箱内的铰接座铰接,支撑臂固定安装在推移前箱的连接柱上,支撑臂底部的齿轮与齿排相配合,推移前箱插入推移后箱内,底部通过第五液压缸连接,所述推移后箱一侧固定设有铰接座,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第五液压缸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能及时对巷道底部进行拉低、出货作业,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同时又提高了效率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技术的推移前箱及推移后箱结构示意图一
[0008]图3为本技术的推移前箱及推移后箱结构示意图二
[0009]图4为本技术的辅助臂结构示意图
[0010]图5为本技术的齿排结构示意图
[0011]图6为本技术的单连杆结构示意图
[0012]图7为本技术的升降臂结构示意图
[0013]图8为本技术的双连杆结构示意图
[0014]图9为本技术的推移后箱结构示意图
[0015]图10为本技术的推移前箱结构示意图
[0016]图11为本技术的支撑臂结构示意图
[0017]图12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
[0018]图中:1.铲斗;2.液压控制系统;3.双向液压锁;4.双连杆;5.辅助臂;6.第一液压缸;7.单连杆;8.第二液压缸;9.升降臂;10.支撑臂;11.第三液压缸;12.齿轮;13.推移前箱;14.连接柱;15.第四液压缸;16.齿排;17.推移后箱;18.第五液压缸;19.替棚支架;20.运输机;21.液压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如图1

图12所示,铲斗1与双连杆4及辅助臂5一端铰接,双连杆4另一端通过第一液压缸6与辅助臂5铰接,同时通过单连杆7与辅助臂5两侧连接,辅助臂5通过第二液压缸8与升降臂9铰接,升降臂9一端与辅助臂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臂10铰接,支撑臂10通过第三液压缸11与升降臂9铰接,支撑臂10底部固定设有齿轮12,所述支撑臂10两侧设有双向液压锁3并与第一液压缸6、第二液压缸8、第三液压缸11连接;推移前箱13上部固定设有连接柱14,第四液压缸15一端与齿排16铰接,另一端与推移前箱13内的铰接座铰接,支撑臂10固定安装在推移前箱13的连接柱14上,支撑臂10底部的齿轮12与齿排16相配合,推移前箱13插入推移后箱17内,底部通过第五液压缸18连接,所述推移后箱17一侧固定设有铰接座,所述第一液压缸6、第二液压缸8、第三液压缸11、第四液压缸15、第五液压缸18与液压控制系统2连接。
[0021]当煤矿井下通过掘进机掘进出巷道后,首先在巷道内安设替棚支架19,而后用固定轴将替棚支架19与本装置的推移后箱17铰接座铰接,开动液压控制系统2控制第五液压缸18伸缩,可以使推移前箱13伸出,同时可以控制第四液压缸15伸缩,此时第四液压缸15可以通过齿排16带动支撑臂10底部的齿轮12转动,进而带动支撑臂10转动,待调整好方向后,可以同时控制第一液压缸6、第二液压缸8及第三液压缸11在巷道所需要的位置进行拉底作业,当铲斗1内装满货后,再通过双向液压锁3控制第一液压缸6、第二液压缸8及第三液压缸11固定位置,防止因货物过重使得铲斗1、辅助臂5及升降臂9下坠,而后通过液压控制系统2调整铲斗1的位置,最终将拉底出来的浮货,装入到运输机20上,由运输机20将浮货运送到井外,待拉底作业结束后,巷道的底面及综采工作面的底面高度一致后,运输机20及液压支架21即可以随着工作面的前进而一并前进。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巷道出货装置,它包括铲斗、液压控制系统、双向液压锁,其特征是:铲斗与双连杆及辅助臂一端铰接,双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一液压缸与辅助臂铰接,同时通过单连杆与辅助臂两侧连接,辅助臂通过第二液压缸与升降臂铰接,升降臂一端与辅助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臂铰接,支撑臂通过第三液压缸与升降臂铰接,支撑臂底部固定设有齿轮,所述支撑臂两侧设有双向液压锁并与第一液压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振文高海涛齐伟明张营邓庆鹏姚奇舒适邸峰唐英政赵星温泉石林李明尚阳
申请(专利权)人: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隆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