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71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以及车辆,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撑部,支撑部适于与车辆的侧踏连接且用于支撑侧踏;连接部,连接部与支撑部连接,连接部适于与车辆的纵梁固定连接,连接部的下端具有朝向纵梁延伸的第一支撑翻边,第一支撑翻边适于与纵梁的下端面止抵。由此,通过在连接部的下端设置第一支撑翻边,第一支撑翻边与纵梁的下端面止抵可以提高安装支架承载压力的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安装支架不容易出现断裂等问题,用户可以将千斤顶等支撑设备与安装支架配合以使支撑设备通过安装支架将车辆举升,从而可以提高安装支架的功能性。高安装支架的功能性。高安装支架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以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以及具有该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车辆的侧踏通过安装支架安装于车辆的两侧,现有的安装支架结构强度较低,安装支架只能够用于支撑侧踏,当安装支架承载较大的压力时,安装支架容易出现断裂等问题,从而造成安装支架的功能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该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不容易出现断裂等问题,该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可以与支撑设备配合以使支撑设备通过安装支架将车辆举升,从而可以提高安装支架的功能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适于与所述车辆的侧踏连接且用于支撑所述侧踏;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连接部适于与所述车辆的纵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下端具有朝向所述纵梁延伸的第一支撑翻边,所述第一支撑翻边适于与所述纵梁的下端面止抵。
[000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适于与所述纵梁止抵,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安装支架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且间隔开,至少一个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侧踏。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均与所述支撑部错开,所述第一安装孔适于与所述纵梁配合连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部的上端具有朝向所述支撑部延伸的第二支撑翻边,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支撑翻边间连接有朝向所述第二侧壁弯折的弧形部。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还包括:下盖板,所述下盖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部的下端。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支撑件均包括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和中间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段适于与所述侧踏连接以支撑所述侧踏,所述中间支撑段倾斜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段和所述第二支撑段之间,且所述中间支撑段的下端面构造为平面。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还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部,所述侧踏安装于所述上盖板,所述上盖板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段的上端且至少部分地设于所述中间支撑段的上端。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盖板包括:第一子盖板和第二子盖板,第一子
盖板与第二子盖板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子盖板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段的上端,所述第二子盖板设于所述中间支撑段的上端,所述第一子盖板与所述第二子盖板的连接处具有第一连接角度,所述第二支撑段的上端面与所述中间支撑段的上端面之间具有第二连接角度,所述第一连接角度与所述第二连接角度大小相同。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具有以下优势:
[0015]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通过在连接部的下端设置第一支撑翻边,第一支撑翻边与纵梁的下端面止抵可以提高安装支架承载压力的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安装支架不容易出现断裂等问题,用户可以将千斤顶等支撑设备与安装支架配合以使支撑设备通过安装支架将车辆举升,从而可以提高安装支架的功能性。
[001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00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8]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
[0019]所述车辆与上述的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架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架的正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侧踏100;车辆200;纵梁210;安装支架300;
[0028]支撑部10;支撑件101;第一支撑段102;第二支撑段103;中间支撑段104;
[0029]连接部20;第一支撑翻边201;第一侧壁202;第二侧壁203;第一安装孔204;第二支撑翻边205;弧形部206;
[0030]下盖板30;上盖板40;第一子盖板401;第二子盖板402。
具体实施方式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3]如图1

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辆侧踏100的安装支架300,侧踏100可以通过安装支架300安装于车辆200上,在车辆200的宽度方向上,侧踏100可以安装于车辆200的两侧,且侧踏100可以沿车辆20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车辆200的宽度方向可以指图4中的左右方向,车辆200的长度方向可以指图4中的前后方向,每个侧踏
100上均可以安装有多个安装支架300,多个安装支架300沿车辆20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开设置,在侧踏100上安装多个安装支架300可以提高侧踏100与车辆200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可以防止侧踏100从车辆200上脱落。
[003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架300包括:支撑部10和连接部20,支撑部10适于与车辆200的侧踏100连接且用于支撑侧踏100,其中,当侧踏100通过安装支架300安装于车辆200时,支撑部10可以沿车辆200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支撑部10的至少部分结构可以位于侧踏100的下方,从而可以使支撑部10在车辆200的高度方向上支撑侧踏100,车辆200的高度方向可以指图3中的上下方向,侧踏100可以设置于支撑部10的远离车辆200的一端,乘员可以通过踩踏侧踏100上车或者下车,即支撑部10产生的支撑力方向与乘员施加在侧踏100上的压力方向相反以实现支撑部10支撑侧踏100的技术效果。
[0035]并且,连接部20与支撑部10连接,连接部20适于与车辆200的纵梁210固定连接,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连接部20可以构造为连接板,连接部20可以沿车辆20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且连接部20可以与纵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0),所述支撑部(10)适于与所述车辆(200)的侧踏(100)连接且用于支撑所述侧踏(100);连接部(20),所述连接部(20)与所述支撑部(10)连接,所述连接部(20)适于与所述车辆(200)的纵梁(2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20)的下端具有朝向所述纵梁(210)延伸的第一支撑翻边(201),所述第一支撑翻边(201)适于与所述纵梁(210)的下端面止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202)与第二侧壁(203),所述第一侧壁(202)适于与所述纵梁(210)止抵,所述支撑部(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20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包括多个支撑件(101),多个所述支撑件(101)沿所述安装支架(300)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且间隔开,至少一个所述支撑件(101)用于支撑所述侧踏(10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0)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04),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204)均与所述支撑部(10)错开,所述第一安装孔(204)适于与所述纵梁(210)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0)的上端具有朝向所述支撑部(10)延伸的第二支撑翻边(205),所述连接部(20)和所述第二支撑翻边(205)间连接有朝向所述第二侧壁(203)弯折的弧形部(206)。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侧踏的安装支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怀刘博刘红升张隆义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