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通气防感染鼻腔填塞止血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54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通气防感染鼻腔填塞止血条,包括棉套、支撑柱、驱动条,棉套中心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且支撑柱套接于棉套中心的通孔中,支撑柱中心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且驱动条活动连接于支撑柱中心的通孔中,支撑柱内部内壁中依次开设有活动腔、存储腔,且活动腔中分隔出若干个单独的空腔,同时活动腔中固定连接有可向棉套方向移动的扩撑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通气防感染鼻腔填塞止血条为解决现有止血条在对于大小调节时利用膨胀件自身扩张能力进行调整难以控制扩大的范围,适用范围相对较小的问题,以及在止血的同时由于止血条将创口覆盖导致后续对创口处补充药剂时需要重新拆解,换药极为不便的问题。换药极为不便的问题。换药极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通气防感染鼻腔填塞止血条


本专利技术涉及鼻腔止血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通气防感染鼻腔填塞止血条。

技术介绍

在患者进行完鼻腔手术后由于鼻腔内壁中布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导致术后需要对创口处进行挤压止血,然而常规利用棉花对鼻腔进行止血时将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利用鼻子进行呼吸。现有的具有通气能力的止血条如专利号为:CN201921461410.0,名为:通气型鼻腔止血组件,其公开了: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中通管形结构,其中通部为引流孔;所述本体外侧面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环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设有止血条;所述本体为弹性材质;有益效果是:通过弹性胶体的回弹力对鼻腔内侧进行压迫止血;同时设有止血条和膨胀海绵,较好的实现了止血目的;留有完整的中通引流孔,便于引流和使用内窥镜;大小便于调节,可弯曲,能更好适应鼻腔内部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上述止血条在对于大小调节时利用膨胀件自身扩张能力进行调整难以控制扩大的范围,从而不适用与鼻腔较小或较大的患者使用,并且在止血的同时由于止血条将创口覆盖导致后续对创口处补充药剂时需要重新拆解,换药极为不便的问题,所以设计一款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止血条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通气防感染鼻腔填塞止血条,以解决现有止血条在对于大小调节时利用膨胀件自身扩张能力进行调整难以控制扩大的范围,适用范围相对较小的问题,以及在止血的同时由于止血条将创口覆盖导致后续对创口处补充药剂时需要重新拆解,换药极为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通气防感染鼻腔填塞止血条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可通气防感染鼻腔填塞止血条,包括棉套、支撑柱、驱动条,所述棉套中心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且支撑柱套接于棉套中心的通孔中,所述支撑柱中心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且驱动条活动连接于支撑柱中心的通孔中,所述支撑柱内部内壁中依次开设有活动腔、存储腔,且活动腔中分隔出若干个单独的空腔,同时活动腔中固定连接有可向棉套方向移动的扩撑组件,并且支撑柱一侧上下贯穿有加注管。优选的,所述储存腔内部固定连接有多块阵列设置的隔板,且隔板底部开设有与储存腔导通的导通孔,同时加注管贯穿至储存腔内一隔板内,并且储存腔顶部与活动腔底部内壁中嵌入有对接口。优选的,所述扩撑组件包括扩撑板、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于活动腔内部空腔的中心,且伸缩杆末端延伸至支撑柱内部中心通孔中并转动连接有驱动球,并且扩撑板固定连接于伸缩杆的前端。优选的,所述扩撑板顶端一体连接有顶板,且顶板顶部末端一体连接有导接板,同
时扩撑板、顶板、导接板内部均开设有相互导通的内置通道,并且导接板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对接口配套设置的导接嘴,所述扩撑板外侧侧壁上开设有渗液口。优选的,所述驱动条底端中心固定连接有拉绳,且驱动条外壁上开设有与扩撑组件数量相同的滑槽,同时滑槽一侧的驱动条外壁上开设有与其导通的导向槽。优选的,所述导向槽为由内至外依次向上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棉套整体由具有弹性的卫生棉制成。优选的,所述加注管位于存储腔处的管身上开设有出液口,且出液口与导通孔对位设置。有益效果:(1)通过设有支撑柱,利用加注管与注射器对接将患者恢复期间的药物通过加注管配合储液口导入储存腔中,实现防止患者术后感染以及不拆解止血条进行换药的效果。(2)通过设有驱动条,利用导向槽控制驱动球与驱动条之间的啮合状态,从而控制驱动条拖动时是否驱动扩撑组件扩张或收缩,并且在调节完毕后将驱动条取出使得支撑柱中心通孔处于导通的状态,实现对扩撑组件调节并便于患者呼吸的效果。(3)通过设有扩撑组件,利用伸缩杆延长或回收控制扩张版对棉套进行扩大或缩小,从而使得止血条适用与各种鼻腔大小的患者,并且扩撑板利用顶板、导接板、导接嘴将储存腔中的药剂导入其中,并通过扩撑板外侧的渗液口将药剂渗入棉套中,实现调节止血条直径的同时还能够为棉套提供患者恢复药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杆局部剖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活动腔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扩撑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扩撑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储存腔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加注管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驱动条结构示意图。图1

9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

棉套、2

支撑柱、201

活动腔、202

加注管、203

扩撑组件、204

储存腔、205

扩撑板、206

伸缩杆、207

驱动球、208

顶板、209

导接板、210

导接嘴、211

渗液口、212

隔板、213

导通孔、214

对接口、215

出液口、216

密封盖、3

驱动条、301

拉绳、302

滑槽、303

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在术前现将支撑柱2内部通过加注202注入一定量的液体药剂,药剂将通过加注管202管身上的出液口215流至储存腔204中的隔板212内并通过导通孔213将液体药剂流入储存腔204内部进行存储。在患者手术完成后将止血条整体放置在患者鼻腔中,拉动驱动条3延伸至支撑柱2内部的通孔外。通过旋转驱动条3使得扩撑组件203中的驱动球207通过导向槽302从驱动条3中的滑槽302中导出,使得驱动球207与驱动条3外壁啮合,此时,再次向外拉动驱动条3将使得驱动球207在驱动条3外壁的作用下旋转,并驱动伸缩杆205将扩撑板205向棉套1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棉套1在扩撑板205的作用下向鼻腔外扩张。同时,在扩撑板205向外移动时其顶部的顶板208上的导接板209将利用导接嘴210与对接口214对接导通,将位于储存腔204中的液体药剂导入导接板209内部,并通过顶板208与扩撑板205内部的内置通道将液体药剂导入扩撑板205中,最终通过扩撑板205外侧的渗液口211将液体药剂导入棉套1中对鼻腔内壁进行消毒防止感染。通过驱动条3的拖动将棉套1扩撑至合适直径后再次旋转驱动条3使得驱动球207重新落入滑槽302中,由于驱动球207解除与驱动条3外壁的接触使得后期抽动驱动条3时将不再对扩撑组件203提供向外扩张的动力。若驱动条3的长度用尽后依旧不足以将棉套1扩撑至合适位置时可将驱动条3上的滑槽302对准驱动球207重新插入支撑柱2中心的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通气防感染鼻腔填塞止血条,包括棉套(1)、支撑柱(2)、驱动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套(1)中心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且支撑柱(2)套接于棉套(1)中心的通孔中,所述支撑柱(2)中心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且驱动条(3)活动连接于支撑柱(2)中心的通孔中,所述支撑柱(2)内部内壁中开设有活动腔(201)、存储腔(204),且活动腔(201)中分隔出若干个单独的空腔,同时活动腔(201)中设有扩撑组件(203),并且支撑柱(2)设有加注管(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通气防感染鼻腔填塞止血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腔(204)内部固定连接隔板(212)将其内部进行分隔,且隔板(212)底部开设有导通孔(213),同时加注管(202)贯穿至储存腔(204)内一隔板(212)内,并且储存腔(204)顶部与活动腔(201)底部内壁中嵌入有对接口(2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通气防感染鼻腔填塞止血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撑组件(203)包括扩撑板(205)、伸缩杆(206),所述伸缩杆(206)设立于活动腔(201)内部,且伸缩杆(206)末端延伸至支撑柱(2)内部中心通孔中并转动连接有驱动球(207),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