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三维激光辅助机电管线安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702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三维激光辅助机电管线安装的方法,基于原始的土建结构的施工图纸进行BIM模型构建,形成建筑物土建结构的BIM,再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土建结构进行扫描,获取土建结构的标定参数,并基于该标定参数对原始的BIM进行调整,使其能够与建设完成后的土建结构的实际情况相匹配;且基于原始的管线搭建图纸,在优化后的BIM模型中进行管线搭建模拟,模拟管线的搭建过程以及搭建效果,基于搭建过程以及搭建效果,对管线的搭建图纸进行优化,形成优化后的管线搭建图纸,并基于该图纸进行管线的搭建,从而辅助完成机电管线的安装;本方法能够根据实际土建结构进行调整,大大的提高了工程效率,且降低了因为返工存在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工存在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工存在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三维激光辅助机电管线安装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更进一步的,涉及一种基于BIM+三维激光辅助机电管线安装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机电安装工程主要有智能建筑工程、电气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包括有风管、自喷管道、消防栓管道、桥架、空调水管、压力排水管道等,目前,针对于机电安装工程中对应管线的搭建是基于设计院二维图纸按图施工,存在如下问题:
[0003]1、管线搭建的工程图纸有一定概率存在设计缺陷和漏洞,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后续管线搭建存在返工的情况,直接导致建造成本的增加;
[0004]2、管线搭建的工程图纸是基于土建结构的工程图纸绘制的,但是土建结构施工由于人工操作,技术条件水平等因素存在,建设出来的实际土建结构与土建结构的图纸存在较多不一致情况,会直接影响后续的管线搭建。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于在现有技术中在机电安装中管线搭建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工况与图纸对应的工况不一样的问题,本提供了一种基于BIM+三维激光辅助机电管线安装的方法,基于BIM技术以及三维扫描技术的结合,在保证模型建立效率的同时,模拟基于实际土建结构施工过程中的管线搭建过程,从而确定实际的土建结构对管线安装的影响,并能够根据实际土建结构进行调整,大大的提高了工程效率,且降低了因为返工存在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BIM+三维激光辅助机电管线安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基于土建结构的施工图纸建筑BIM模型;
[0010]对土建结构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三维激光测量,获取土建结构标定参数;
[0011]结合采集的标定参数对所述BIM模型进行优化,得到土建结构的优化模型;
[0012]基于优化模型以及管线搭建图纸进行管线搭建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进行管线搭建图纸的优化;
[0013]基于优化后的管线搭建图纸辅助进行机电管线安装。
[0014]在本方案中,首先基于原始的土建结构的施工图纸进行BIM模型构建,形成建筑物土建结构的BIM,在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土建结构进行扫描,获取土建结构的标定参数,并基于该标定参数以及基于原始的土建结构的施工图纸构建的BIM模型,进行模型优化,对原始的BIM进行调整,使其能够与建设完成后的土建结构的实际情况相匹配;且基于原始的管线搭建图纸,在优化后的BIM模型中进行管线搭建模拟,模拟管线的搭建过程以及搭建效
果,基于搭建过程以及搭建效果,对管线的搭建图纸进行优化,形成优化后的管线搭建图纸,并基于该图纸进行管线的搭建,从而辅助完成机电管线的安装,通过本方案中所提供的辅助安装方案,基于原始土建结构的模型进行BIM模型搭建,在基于实际建筑的土建结构模型进行优化,能够有效的降低BIM模型构件过程的数据处理量,大大提升模型的搭建效率;且通过在优化后的模型进行模拟,能够直接模拟基于实际土建结构施工过程中的管线搭建过程,从而确定实际的土建结构对管线安装的影响,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大大的提高了工程效率,且降低了因为返工存在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0015]进一步的,所述标定参数包括楼层间距、楼板的平行度、楼板的倾斜度。
[0016]进一步的,基于优化模型以及管线搭建图纸进行管线搭建模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7]依据预搭建管线类型,进行管线优先级分类;
[0018]按照管线优先级,进行管线搭建模拟,在搭建过程中,进行管线碰撞检测;
[0019]根据管线搭建模拟的模拟结果,形成优化后的管线搭建图纸。
[0020]进一步的,按照管线优先级,进行管线搭建模拟,在搭建过程中,进行管线碰撞检测,具体包括:
[0021]按照原始管线搭建图纸的预设位置,在优化模型上进行第一优先级的管线搭建模拟;
[0022]完成第一优先级的管线搭建模拟,进行第二优先级的管线搭建模拟,搭建完成后,进行碰撞检测;
[0023]通过碰撞检测后,进行第三级优先级管线的搭建模拟;
[0024]重复上述搭建与检测步骤,完成整体管线的搭建。
[0025]进一步的,还包括管线空间复核步骤,其中,所述管线空间复核步骤在所有管线搭建模拟完成之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6]确定标记管线的位置,并获取所述标记管线到楼层顶面的距离,其中,所述标记管线为所有管线中距离楼层顶面最远距离的管线;
[0027]确定标记管线的半径,获取整体管线搭建模型的最大高度;
[0028]将获取的最大高度与预设的管线搭建图纸中的最大高度进行对比,并判定优化后的管线搭建位置是否会对层高造成影响,如若获取的最大高度小于等于预设的最大高度,则导出优化后的管线搭建图纸;如若获取的最大高度大于预设的最大高度,则进行模型调整。
[0029]进一步的,所述模型调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0]调整标记管线的位置,使得标记管线对应的整体管线搭建模型的最大高度小于等于预设的最大高度;
[0031]根据标记管线的位置对其余的管线进行位置调整。
[0032]进一步的,所述位置调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3]确定标记管线的优先级;
[0034]按照优先级的反序依次调整优先级高于所述标记管线的管线;
[0035]按照优先级的正序依次调整优先级低于所述标记管线的管线;
[0036]确定调整完的管线模型的最远端与楼板的距离,并确定与预设的管线搭建图纸中
的最大高度的大小关系;如若小于等于预设的最大高度,则导出优化后的管线搭建图纸;如若获取的最大高度大于预设的最大高度,则重复进行模型调整步骤。
[0037]进一步的,在进行管线搭建模拟时,对每一个管线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获取到每一个管线的安装范围,其中,所述安装范围的确定根据碰撞检测确定。
[0038]进一步的,基于优化后的管线搭建图纸辅助进行机电管线安装,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9]根据优化后的管线搭建图纸,且根据管道的优先级依次进行管道的搭建;
[0040]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管线的实施位置确认,并确认搭建中的管线是否在对应的安装范围内。
[0041]进一步的,在管线的安装过程中,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管线的实施位置确认,在对应的模拟结果中进行碰撞检查。
[004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4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基于BIM+三维激光辅助机电管线安装的方法,首先基于原始的土建结构的施工图纸进行BIM模型构建,形成建筑物土建结构的BIM,在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土建结构进行扫描,获取土建结构的标定参数,并基于该标定参数以及基于原始的土建结构的施工图纸构建的BIM模型,进行模型优化,对原始的BIM进行调整,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三维激光辅助机电管线安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土建结构的施工图纸建筑BIM模型;对土建结构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三维激光测量,获取土建结构标定参数;结合采集的标定参数对所述BIM模型进行优化,得到土建结构的优化模型;基于优化模型以及管线搭建图纸进行管线搭建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进行管线搭建图纸的优化;基于优化后的管线搭建图纸辅助进行机电管线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三维激光辅助机电管线安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参数包括楼层间距、楼板的平行度、楼板的倾斜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三维激光辅助机电管线安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优化模型以及管线搭建图纸进行管线搭建模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依据预搭建管线类型,进行管线优先级分类;按照管线优先级,进行管线搭建模拟,在搭建过程中,进行管线碰撞检测;根据管线搭建模拟的模拟结果,形成优化后的管线搭建图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三维激光辅助机电管线安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管线优先级,进行管线搭建模拟,在搭建过程中,进行管线碰撞检测,具体包括:按照原始管线搭建图纸的预设位置,在优化模型上进行第一优先级的管线搭建模拟;完成第一优先级的管线搭建模拟,进行第二优先级的管线搭建模拟,搭建完成后,进行碰撞检测;通过碰撞检测后,进行第三级优先级管线的搭建模拟;重复上述搭建与检测步骤,完成整体管线的搭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三维激光辅助机电管线安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线空间复核步骤,其中,所述管线空间复核步骤在所有管线搭建模拟完成之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标记管线的位置,并获取所述标记管线到楼层顶面的距离,其中,所述标记管线为所有管线中距离楼层顶面最远距离的管线;确定标记管线的半径,获取整体管线搭建模型的最大高度;将获取的最大高度与预设的管线搭建图纸中的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波黄涛陈科宇曾凯余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